公平 公正 公开 让阳光低保受惠于真正需要的人

08.01.2015  10:40

  冶秀莲是西宁市城东区的一户低保户,在递交申请的那两天,她心里一直在犯嘀咕:“需不需要找个熟人打个招呼?”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正让她犯难的时候,她的低保证就办了下来。用社区民政干部的话说,如今,通过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你的财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要符合条件,一个也不落,若不符合条件,任何人“爱莫能助”。不让任何一个贫困家庭掉队,也不让任何一个不达标的家庭“挤”进低保队伍,这就是我省建立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信息平台,阳光施保的有效举措——

   “洗牌”洗出一片明媚天——格尔木市“阳光低保”工作侧记

  在格尔木,关于低保户,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些说法:和干部搞好关系,打个招呼,就可以弄个低保一直吃,反正查得也不严,开着小车、住着商品房吃低保的大有人在,也没谁管。

  话虽难听,但也不能说它完全是无中生有。确实有极个别干部看人情、凭关系办低保,也确实有一部分所谓的低保户,用隐瞒财产、租住破旧房屋等方式骗保、混保。群众有意见,也是难免。

  但是现在,这些说法就像阳光下的冰雪一样,不断融化、消失。原因很简单:过去那些“骗保”户、“混保”户,已经被一个个清退。而且,格尔木实现了城乡低保一体化,同城同待遇,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清退一个“骗保”户,也许靠的是眼睛,而不断清退“骗保”户,靠的是长效的制度。2010年起,格尔木市开始执行“洗牌”制度,也就是把所有享受低保满一年以上的低保对象推翻,重新进行申请、审核、审批,重新认定低保享受资格,经过几年的摸索、优化,效果良好。据统计,通过这种“洗牌”方式清退的低保对象有551户,新增低保对象85户,有进有出。

  “动态管理可以发现许多问题,每年重新申报,可以把钱用在真正的贫困户身上,充分体现公正公平。低保是救助制度,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为人民把钱用好,我们的责任重大。”格尔木市民政局局长唐富明说。

  市民郭世华年近四十,身体不好,丈夫也残疾,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2007年开始,她申请了低保,全家每月能领到1072元,虽然钱不多,却真的是雪中送炭。郭世华告诉记者:“每年重新申请,虽然比以前麻烦,但是我挺支持的。现在要是想混低保,那真是太难了,干部们要去家里转,要写委托书,还要接受大伙的评议,浑水摸鱼是不可能了。”

  郭世华所说的,就是格尔木在申请评审上用的几个办法,用这些方法,让低保从“宽进”变成“严进”,与大“洗牌”相结合,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委托书,就是申请对象需要写一份书面委托,授权格尔木市民政部门了解自己的财产情况。民政局联合银行、车管所等单位在内的21个部门,建立了一个核对机制,并成立了专门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申请人有多少银行存款,有没有小车,有没有房产,一查就清清楚楚,想瞒也瞒不住。

  “大伙的评议”说的是三级低保评审会议。乡镇(街道办事处)、行委、民政的低保负责人、纪检代表和一定数量的居民代表组成参评组,先根据申报材料、入户调查情况、财产核对报告等分析申请对象是否符合条件,再以记名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纳入低保,全程都要接受群众的监督。

  有一次,评审会议评审一个低保申请对象,材料没什么问题,但在场的群众提出:这个人是我的邻居,他有一辆小轿车,挂在别人名下,逃避财产核对。根据线索,工作人员重新对他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情况属实,取消了他的申请资格。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工作人员毕竟没有三头六臂,总有些了解不到的情况,这时就要靠群众,我们还设有举报电话,让大家来监督。”市民政局下属的市社会救助局局长马占伟说。

  做低保工作“有酸有甜”。酸,是那些被清退的对象不甘心,骂人的、威胁的都有。但是民政干部手里握着足够的证据,可以理直气壮地做工作。甜,是看到困难的群众得到了救助,脸上露出笑容,就觉得自己做了点有益的工作。

  赵碎定今年70岁了,唯一的儿子因病去世,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老人丧子之后心烦意乱,没有申请低保。了解到情况后,马占伟等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主动帮老两口办理低保,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老两口一辈子没张合影,马占伟就为二老照了张像,二老非常喜欢,一直摆在家里。

  照片上,二老笑得很甜。让每一个低保户都有这样的笑容,是民政干部们的希望,也是“阳光低保”的目的。

   党和政府始终把我们放在心上

  50岁的陈建宁和49岁的爱人高琼娴,是城中区饮马街办事处文化街社区低保户。两人的女儿今年15岁,因严重癫痫病无法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一直在家休养,高琼娴必须时刻在女儿身边照顾。丈夫陈建宁靠着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

  2012年冬天,对高琼娴来说,是个噩梦。一直在外打零工养家的陈建宁摔断了腿,家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在此之前,用高琼娴的话说,家里虽不富裕,却也还“凑合”。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高琼娴家举步维艰,无奈之下她向办事处申请了低保,街道办事处及文化社区工作人员经过调查核实和入户走访,于2013年3月将陈建宁一家三口纳入了低保救助范围。一家人靠着低保救助金和亲戚的帮扶勉强度日。然而,女儿的病离不开药,平均每周400元的医药费是这个家里最大的开支。

  受伤的腿上打好钢钉后,陈建宁又开始打零工,门卫、清洁工……,为了女儿。只要自己能干的,陈建宁从不喊累:“家里条件差一些没关系,可是不能亏了孩子,娃娃的药不能断啊!”

  “上个星期我丈夫刚取了钢钉,花了七千多块,过两天我就要去街道办事处申请大病医疗二次救助了,这样一来,除去职工医保报销的部分,我自己只需要花不到一千元。”高琼娴说起丈夫医药费的问题,松了一口气。

  这不是高琼娴的家里人第一次享受大病医疗二次救助。2013年4月,女儿因先天性心脏病做了手术,他们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两万多元钱用于手术费为女儿捡回了一条命。为了尽快还钱,高琼娴找到了办事处低保管理中心,办事处的干部为女儿办理了大病医疗二次救助,最终高琼娴夫妇只花了1150元。通过这一次,高琼娴切身感受到了政府低保救助政策就是贫困家庭基本生活的托底保障政策,让贫困家庭的生活有了希望。

  陈建宁和高琼娴的家,在北大街19号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60余平米的房屋是从别人家租来的,住在这里十年来,房东因为了解他们的情况,从没涨过房租。近两年,每个月600元的房租是由陈建宁的母亲帮着垫付的。办事处低保专干告诉高琼娴,像她这样的情况可以申请房屋廉租补贴费,每月332.5元。“太意外了,原来还有这样的政策,办事处和社区的干部们总是主动告诉我不知道的政策。我心里明白,党和政府是始终把我们放在心上的。”高琼娴有些动情地说。这两天,高琼娴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正在申请房屋廉租补贴。

  因为大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纳入低保系统的高琼娴一家,说起社区对低保户的救助和关爱,除了连声道谢,似乎想不出还能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逢年过节办事处和社区干部还会来看望我们,送来很多实用的生活用品,看!家里现在盖的几床被子都是他们送来的。我们一家人在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是社区给了我们阳光,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些真的不是一句‘谢谢’就可以回报的。”

  “这次钢钉取完之后,医生说要休养半年,我打算熬过这半年后,就重新振作起来,继续打工挣钱,相信有了政府的帮助和鼓励,我们能够把日子过好。希望这一天赶快到来!”面对未来,陈建宁充满信心。

   不让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家庭落下

  寒风刺骨,雪花漫天,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关镇东门村村民刑生仁刚把自己这两个月的医疗救助报销材料整理好,他摸了摸“躺”在衣服兜里的低保证,很是温暖。2008年,身体健壮的刑生仁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也会成为一个低保受益者。那天,刑生仁从地里回来,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给媳妇说:“天天守着这4亩地过日子,刚刚能保证个口粮,这也不是个事,以后还得供娃娃上学,我想了又想,还是要到外面打工去。”

  就这样,没什么文化的刑生仁在县城找到了一份上夜班的工作,他心里想着,农忙的时候,白天能赶回家帮帮忙。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收入,家里的日子过得轻松多了。两年后的一天,刑生仁和哥哥闲聊时说:“哥,像我这身体,上完夜班白天很累,沾上被子就能睡着。可最近这半个多月来,上完夜班,白天一点儿瞌睡都没有,你说我是不成仙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虽是一句玩笑话,却搅得哥哥也睡不着了。哥哥每天都打电话嘱咐他一定得去医院看看,在哥哥的再三催促下,两人一同去了医院。

  “你们怎么不早点来,现在已经晚了,你60%肾功能已经丧失了,现在好的治疗手段也没有,但你也不能不治疗。”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顿时让这个家庭陷入绝境。上哪去筹看病的钱啊,看着身边懂事的儿子,刑生仁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自己竟然得了尿毒症。雪中的热炭是这样送到他家的。村干部在听说他的病情以后,赶忙来到他家了解情况,告诉他可以尝试

  申请低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仓促写好了申请材料,让妻子送到了村上。那时的他,眼中的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对于能否享受上低保政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当盖着章子的低保证送到刑生仁手里的时候,他的眼眶湿润了,他说:“以前有人为了吃上低保,托关系、找熟人,我申请的时候谁都没找,心里真没数。这下可好了,现在,每年6千多元的低保金,足够维持家里的日常开支,真的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大通县城关镇民政办主任马永胜给记者算了笔账,刑生仁每周最少透析2次,一次要花掉600元,一个月就是4800元,算上其他开销,平均两个半月就要花掉1万8千元,一年也就是10万元,对于任何一个普通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刑生仁说:“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根本透析不起,因为我是低保户,还可以申请医疗救助,现在,除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保直接‘抹掉’的钱,余下的,我自己只需拿着发票、结算单等去报销,基本一个月以后报下来的钱就打到卡上了。”

  “现在,医疗救助为患者‘兜底’,个人只需支付10%,对这种家庭来说,这些钱真的就是救命钱。所以在低保对象认定上,我们始终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不让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家庭落下,也不让任何一个不符合条件的挤进来。”大通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马凤英说。

  低保带给刑生仁一家的,不仅仅是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满满的正能量,更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李奶奶的心里话

  80岁高龄,牙齿几乎掉光,身体却很硬朗,精神矍铄——城中区饮马街办事处东大街社区低保户李生英,这个被社区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作“李奶奶”的耄耋老人,命运坎坷,却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奶奶一家共六口人,一次次的家庭变故让原本应该和睦美满的家庭举步维艰。53岁的大儿子因两岁时的一次脑膜炎,导致精神失常, 44岁的二女儿因7岁时的一场高烧,造成了精神残疾,老伴儿和三儿子成了家里仅有的两个劳动力。祸不单行,三儿媳妇因病去世,留下了还在上中学的孙女,压在老人心头的石头由此又增了一块。

  “在我觉得天都要塌了的时候,我向政府申请了低保。1998年10月,我领到了第一笔低保补助金100多元,之后几个月,办事处和社区的干部到家里来了解了情况后,给我的两个残疾孩子也办了低保。当时可是为我解决了天大的难题。一家几口人能吃饱穿暖了!儿媳妇去世后,小孙女也有了低保,感觉压力又减轻了很多。”李奶奶口齿清楚地讲述着低保政策给自己家庭带来的实惠。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这位坚强的老人。

  李奶奶一家原来住在新民街46号瑞和园小区的一个60平米的房子里,房子是房管所提供的,李奶奶一家从法院街的平房搬来,一住就是十几年。因为家里房子不大,人又多,祖孙三代居住很不方便。两年前,社区通过区建设局保障性住房办公室为李奶奶家争取了水磨的廉租房,12楼,46平米,每年水、电、房租等各种费用加起来1800元,三儿子和小孙女完全可以负担得起,就搬过去住了,现在李奶奶家里宽敞了许多。

  李奶奶的老伴儿苏世旺是省一建退休工人,今年已83岁高龄。他每月微薄的退休工资,成了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现在家里每月的低保补助加起来一共有880元,加上老伴儿的退休工资,我们一家人吃得饱穿得暖,我很满足,很感谢社区的领导们,谢谢,谢谢!”见到社区和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李奶奶像是见到了亲人。“办事处干部为我们办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年可以在社区卫生院免费买一百多块钱的药,头疼脑热的小病小痛完全够用了,我们的家庭情况,真的是不敢病也病不起啊!不过上次办事处的毛师傅告诉我,现在我们低保户还享受大病二次救助,除了医保报销的部分,政府还会给我们报销一部分,我自己花不了太多钱,心里有底了!一下子就感觉自己有了依靠!”

  “要说最及时的,就是前几个月刚刚发给我们的烤火费补助了。550块,我们烧煤取暖,过个冬天,没有问题了。听说以后还要给我们接天然气。国家政策好哇!这些干部们就是我的家人,更是我的依靠,为我们想的太周到,感谢的话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次,恩情说也说不完!”(黄瑾辰 乔欣 李彩芸)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