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使用改革有效遏制“车轮腐败”
新华网南宁12月21日电(记者徐海涛、覃星星) “以前领导干部开会,停车位时常会停满公车,如今不仅难见公车成排,还出现不少干部乘公交、骑车或步行上下班的好现象。”聊起工作上的变化,在广西一机关单位司勤岗位工作多年的赵国建很是感慨。
赵国建感受到的变化源自中国正在推进的一系列改革。自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公众对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公车私用等问题屡登“黑榜”,“车轮腐败”现象成为监管查处的重点。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中国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已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4934起,处理人数138867人。其中,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问题突出,达到20295件。
与此同时,“最严车改令”正在让“车轮腐败”的空间进一步压缩。2014年7月,中国出台公车改革方案,要求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并明确了全国车改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在2014年底前基本完成公车改革;地方党政机关则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公车改革。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消息显示,目前,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140个参改部门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地方车改正迎来最后的改革时限。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受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上报了车改方案,中央车改领导小组分六批全部审核批复。预计今年年底,近20个省份将完成省级机关车改。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车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依照车改方案,除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保留必要的应急和调研用车之外,其他各部门留用车辆将按部门行政、参公单位人员编制数的一定比例保留。
“在公务交通补贴方面,广西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标准上浮150%的政策,规定标准上限为厅级每人每月1950元,处级每人每月1200元,科级每人每月750元,科员及以下每人每月650元。”参与广西车改方案制定的广西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调研员肖志华说。
“公车改革方案的出台,给违规使用公车上了‘紧箍咒’,转变了部分领导干部的出行习惯,更驱动了参改单位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的转变。”肖志华表示,没了专车接送,领导干部多了纪律意识,少了特权观念。
广西车改办受访工作人员表示,依照方案,各市、县(市、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将根据本地实际适当细化,层次划分不得少于四级。推行车改、合理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既优化了公车配置,又回应了许多地方公务人员的呼声。
“在实施车改过程中,认识上的误区也使得个别干部将车补等看作是一种福利。”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可达说,有的干部想多争取补贴最大化,有的则觉得没了车,办事不方便而“消极怠工”。
此外,如何处置多出来的公车也是遏制“车轮腐败”的关键一节。“对未能及时处置的车辆,为减少闲置浪费,地方可以设立过渡性的车辆服务中心或租赁公司,但也必须实施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一律不许‘开小灶’,搞特殊照顾,或变相提供财政性补贴。”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唐仁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