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思想、谋划新思路、开创新局面”系列述评之六 从优待警:让民警工作更有尊严生活更加幸福
(一)“这些年来,每当看到公安民警舍生忘死、感人肺腑的事迹,我都深受感动;每当听到公安民警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赴汤蹈火、流血牺牲的消息,我都深感心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公安工作,关心关爱公安民警,加大综合保障力度,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5月19日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时的讲话,字字句句饱含深情,让广大民警备受鼓舞、深感振奋。
警察职业具有特殊性,担负着一般行业无法比拟的艰苦和风险。关爱公安民警,关系到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关系到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
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多次强调,要切实关心关爱民警,合理调整警务部署,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爱、生活上体恤,着力解决基层一线存在的实际困难,不断激发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国公安机关广大民警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奋力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在新时代公安事业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一幅幅关心关爱公安民警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将党和政府对民警的悉心关怀、社会各界对从优待警的热切期盼,化作关心关爱民警的实际行动;知警心、汇警智、聚警力,把握执法办案的真情实况,回应公安民警的所思所盼;用事业激励警心、用关爱温暖警心、用待遇慰勉警心,为公安工作注入绵绵不断的活力,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
(二)恩格斯指出:“文明国家的一个最微不足道的警察,都拥有比氏族社会的全部机关加在一起还要大的‘权威’。”
警察的执法尊严,承载的是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人民警察舍生忘死同犯罪分子作英勇斗争,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赴汤蹈火、流血牺牲;他们像老黄牛一样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不知疲倦、无怨无悔地为社会治理甘当“螺丝钉”,为人民安居乐业呕心沥血。警察执法应当受到保障,人民警察应当受到尊重。然而,现实生活中辱警袭警、暴力抗法行为一再发生,严重侵害民警人身安全,给警察执法尊严和正常社会秩序带来了严峻挑战。
针对近期相继发生的公安民警、辅警遭遇辱骂殴打、正常执法执勤受到暴力阻挠的事件,公安部高度重视,专门派出工作组看望慰问遭遇暴力抗法的民警、辅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点赞。民警士气为之一振,纷纷感慨“感谢上级对基层一线的信任和关怀!”“有你们撑腰,我们会做得更好!”
切实维护民警执法尊严,事关法治秩序和国家法律尊严,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党委政府到各地公安机关,都高度重视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坚决为民警执法撑腰打气,绝不让民警流汗流血又流泪。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公安机关赋予了新使命、对新时代公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公安机关要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使命。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如果说关心关爱民警是一项爱警暖警的系统工程,维护民警执法尊严则是这项工程的基石。
——推动维护民警执法尊严的法律政策落地生根。进一步落实《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的“依法维护人民警察执法权威”,完善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根据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从重处罚暴力袭警行为;严格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规定;建立民警依法履职免责制度,坚决保障民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旗帜鲜明地惩治辱警袭警行为。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领导要把维护民警执法尊严作为爱警暖警的基础工程来抓,“该严格执法的没有严格执法是失职,该支持和保护严格执法而没有支持和保护,同样是失职”;为民警配备精良装备,强化警务实战训练和应急防护演练,进一步提升一线民警应对处置突发情况、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水平。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育公民守法意识和法治文化,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培育社会正能量,为广大民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
24 小时待命,警力少,任务重,压力大,工作危险系数高,职务发展空间受限,不少民警身心健康堪忧,因积劳成疾去世的民警人数居高不下,职业保障水平不能充分体现超负荷、强应急、高风险的职业特点。
民警这些带有普遍性的职业状况已是共识,社会各界一直呼吁完善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如何提升人民警察职业待遇保障,增进公安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已成为当前公安队伍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建立符合人民警察职业特点的工资待遇保障体系,健全抚恤优待制度和职业风险保障制度,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风险保障水平。2017年1月17日,公安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关爱民警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健康上关心民警。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
进入新时代,更好的工作条件、更优的工作环境、更实的待遇保障,正在变成现实——
民警职业待遇保障进一步加强。人民警察津贴补贴政策,执法勤务警员、警务技术职务序列配套的工资政策进一步落实,特殊岗位的待遇和防护将得到更有力保障。
民警职业风险保障进一步健全。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和因公负伤医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正在落实;因公伤残民警长效关爱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民警家属以及因公伤残、生活特别困难、患职业重病民警将得到更好的帮助。
民警医疗救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民警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开通,为因公负伤和患急重病民警提供及时救治;执行重大安保任务的民警和长期坚守基层一线以及艰苦边远地区的民警享受到送医上门、诊疗保健的优质服务。
人民警察也是血肉之驱,有着普通人的所思所盼,他们也会牵挂父母安康、儿女成长,他们也有着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带来的烦心事。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会让他们更为专注地打击犯罪、服务人民,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安全服务。
(四)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万家灯火,是因为有人为你守护安宁。
在2017年5月19日的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特别节目现场,公布了一组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176名民警因公牺牲,23516名民警因公负伤。仅2017年春节假期短短7天里,就有10名民警牺牲。
安宁祥和的生活,离不开公安民警的辛勤付出和流血牺牲。抓好新时代爱警暖警的工程施工,既要做好“加法”,提升职业保障水平,提高职业保障待遇,也要做好“减法”,坚持科学用警,为民警减压减负。广大民警期盼着通过这“一加一减”,营造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温馨氛围,创造出“身心舒畅、潜能激发”的工作环境。
新时代的“暖警工程”,在强化落实的跑道上奔跑,我们期待着:
让110减负增效。建立健全非紧急求助警情与公共服务平台分流对接机制,推动落实联动处置措施;
让民警轻装上阵。进一步清理考评检查项目,严格统筹专项行动,严格规范各类台账报表,进一步压缩会议文件;
让科技释放威力。积极拥抱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建立警力随着警情走的警力动态调整机制,坚持科学用警,提升实战能力;
让民警有更强获得感。制定和实行民警轮休制度,统筹安排组织休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心理健康保护,完善民警心理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机制。
减压减负,在负重前行中收获满满的幸福。
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守护万家灯火的平安。
(五)“对那些因公牺牲的同志的家属特别是其中的老年人和未成年子女,要切实安排好、照顾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人民的关怀和全社会的温暖”。
细微之处见真情,细小之事关大局。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要求我们从解决民警实际困难出发,把民警的需要作为关爱民警的第一选择、第一考虑,抓到实处、做到细处。
从优待警不在一时一事,而在时时事事。针对“双警家庭”年幼子女无人看护问题,组织夏令营、冬令营,将民警的“小家”和公安的“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开展针对烈士、牺牲民警家属和因公致伤残民警、功模民警的关怀活动,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工作和教育条件。
坚持以理想信念为引领,以人文关怀为基础,最能激发队伍战斗力。新时代公安机关的爱警暖警工作要善于从“心”着力,打造公安民警的精神家园——
尊重民警主体地位,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走访慰问传递关怀之情,增强心理归属感;聊天谈心,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增进理解;多站在基层民警的立场想一想,多一些体谅,多一份理解。
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滋润警心。深入践行“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培育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增进警队凝聚力;设立心理咨询室答疑解惑,舒缓心结。
强化民警职业荣誉,用榜样的力量鼓舞警心。每一场行动,每一次舍生取义,都是英勇正义的弘扬;每一次执法,每一次为民解难,都是服务人民的担当。要善于以典型为引领,讲好公安故事,传递公安正能量。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基层所队到指挥机关,每一名民警的坚定信念、如磐初心和无私奉献汇聚成公安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新时代的公安工作已经扬帆起航!“暖警工程”将为公安事业垒炉添薪,在润物无声中激励人民公安这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在新时代不懈奋斗,永不停步,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