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个红手印 的“心愿”
互助资金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贫困户已建成使用的家庭牧场
王斌云和工作队员走访贫困户
前,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庄乡台集村精准扶贫工作站收到一份来自64名贫困群众签字并盖上红手印的联名申请书,恳请上级主管部门再留“第一书记”王斌云和扶贫工作组干部继续在台集村驻村帮扶和指导一年。
王斌云和他的扶贫工作组是青海省海东市广播电视台委派到台集村的扶贫干部、村第一书记,从去年10月到今年10月,他们的驻村帮扶工作刚满一年。因为村民们担心他们被调离,所以便有了摁上红手印挽留“第一书记”的一幕。
11月24日,记者来到了台集村扶贫工作站,王斌云双手紧攥着盖满红手印的联名书,激动不已……
“牵手”贫困村
民和县大庄乡台集村地处干旱山区,这里山大沟深,自然环境严酷,贫困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迫于生活的压力,全村原有的168户村民中近一半农户异地另谋生路,留在村里的还有94户467人。
2015年10月,精准扶贫的暖风吹进了台集村,青海省海东市广播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王斌云和他的同事张洪福,带着组织赋予的脱贫攻坚使命,以第一书记的角色扛起台集村托脱贫攻坚的大旗。
驻村第一天,王斌云站在台集村的山梁上俯瞰,他们所驻村帮扶的这个贫困村,除了蜿蜒的山梁,便是交错的沟壑,只有零星散落的几十户村民在这里生活着。
面对如此严酷的自然条件,怎样才能让生活在这里的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呢?王斌云深深地思索着。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为精准识别贫困户,王斌云和搭档张洪福按照“五必看”要求,逐户走访,挨家摸底。还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五户求证法”,也就是说,在入户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摸底结果向5户以上的本村农户求证,最后从常住本村的89户467人中精准识别出64户336人贫困户,而王斌云用“五户求证法”识别的结果和村民大会投票的结果基本一致,以至于在后来的识别登记造册、扶贫政策落实中没有出现上访、告状的现象。
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在“牵手”台集村时,王斌云十分重视群众观念的转变,对村里的大小事情都要开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或两委会、或村民大会,会议除了研究所要解决的事情之外,大多数时间就是讲政策、说道理,让村们明白脱贫致富关键还得靠自身努力。所以,在采访中,一些村民就说,王书记来了以后,台集村里的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王斌云告诉记者,他这样做,目的就是先让群众的“脑袋”先脱贫。
“药罐书记”的产业扶贫路
要实现群众稳定脱贫,关键要有产业支撑。而在台集村,除了那106.67多公顷干旱山地,几乎找不出什么产业支撑。
但王斌云却从干旱山地里找到了出路,那就是走农牧联动发展之路。
正当他全身心为台集村群众谋富路的时候,却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糜烂性胃炎,医生建议要住院治疗。但他没听医生劝告,而是带着药罐子继续做他的“第一书记”,他因此多了一个“药罐书记”的别称。
当记者问他连病都不顾,到底图个啥?他笑着说,就图着把村里的64户贫困户带出贫困。
也许,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初衷坚守。
此后的日子里,王斌云就拖着带病的身子为台集村的早日脱贫忙于奔波。发展养殖业是他选择扶持的主导扶贫产业。
王斌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只母羊一年产4只羔羊计算,从产羔羊的第二年起,养一只母羊,每年都有4只羔羊出售,每只羊按600元售价计算,4只羊就是2400元,除去1000元的饲料费和400元的人工费,那么养一只母羊的年纯收入就是1000元,如果饲养10只母羊,那就是1万元的纯收入。同时用上自家种植的玉米秸秆,养羊成本会大幅降低,收入也就增加了。
而这样的增收账,王斌云不仅算给记者听,早在驻村入户调研时,也曾不止一遍地算给群众听。
王斌云的这笔经济账算通了群众的思路,从7月份开始,全村就掀起一股建设家庭牧场的热潮。当时有61户贫困户就申请建设家庭牧场,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部分已经开始进羊饲养。在50万元农村互助资金的支持下,该村50户贫困户和10户非贫困户自愿申请贷款,从甘肃武威购进西门塔尔良种肉牛饲养,并朝着“一村一品”的方向发展。
在采访中,饲养着3头牛和近10只羊的村民白旭高兴地说,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家里修建一个家庭牧场,让媳妇在家养上几头牛和十几只羊,他自己外出打工挣点钱,一年下来过点像样的日子不成问题。
据王斌云介绍,目全全村全膜玉米种植面积达73.33公顷,占到耕地面积的68.75%;羊饲养量达1000多只,比去年翻了近一倍;牛饲养量118头,比去年增加1.95倍。预计今年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比去年的2760元将增加1240元。
老村庄里新变迁
还记得去年入冬季节,记者踏进台集村时,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萧条。一年后的入冬季节记者再次踏进这片山洼,在萧条中却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那就是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催生的农村新景致。
结合当前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王斌云抢抓建设高原美丽乡村的难得机遇,在大庄乡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为台集村争取到了总投资120万元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危房改造、新建大门基本实现常驻家庭全覆盖。同时投资40万元新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投资65万元新建1500平方米的群众活动广场。王斌云还从自己所在单位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对口帮扶单位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弥补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为了修建出农户满意的大门,他还到周边其他地方考察,拍了上百张庄廓大门成型图片让村民们参考选择,大门颜色、样式选定后,他又带着村民代表到大门制作商商谈价格。
同时,自来水也通到了农户家里,硬化路修到了农户家门口。记者走进村民马拉拉家看到,自来水拉到院子中央,龙头一打开,白花花的自来水喷涌而出。马拉拉一边洗菜一边告诉记者,要是几年前,他们每天还要花2个小时时间到沟岔深处的一股泉眼中用牲畜驮水吃,现在这样的苦难日子算是熬到尽头了。
扶贫政策的支持、驻村干部的操劳、全村群众的齐力,今年一年时间,台集村真的发生了很大变化。看着眼前的巨变,村民海学玉感慨说,今年的台集村一年干了几十年的活儿。
六十四个红手印的“心愿”
在一年的驻村扶贫中,王斌云和驻村干部张洪福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不仅给村里的贫困户找到了一条切合实际的产业脱贫之路,也给台集村贴上了“高原美丽乡村”的标签,让老村庄在国家惠民阳光的沐浴下焕发出新气象。
而这些变化,让每一位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民海彦生这样表达心中的喜悦:“今年来大家虽然苦一些、累一些,但心里高兴!”
在打好脱贫攻坚仗的同时,王斌云也为村里办了不少爱心帮扶事,比如在所在单位领导的坚强支持下,为看不上电视的贫困户解决15台液晶电视机,还发动所在单位同事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为困难群众解决救济面粉5吨……这些点点滴滴的帮扶资助,也让台集村在精准扶贫路上多了一份温暖。
进入10月份,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组驻村扶贫刚好满一年,一些乡镇的第一书记有了调整。得知消息后,村民们担心他们的第一书记王斌云也被调整,大家都不舍:“要把第一书记留下来”。
于是,全村64名贫困户便联名上书请愿,希望“第一书记”能留下来为村里的贫困户再扶一把。
看着摁着六十四个红手印的请愿书,王斌云感动得有些不知所措。他告诉记者,那六十四个红手印,承载的不仅是厚重的党群干群关系,更是台集村的群众对他们扶贫工作的肯定。
王斌云对村民们说:“我只是得到了单位和市、县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只是做了一名‘第一书记’该做的事,对于村民们的联名挽留,感到受之有愧啊。”
为了回报群众的这份深情厚意,王斌云和驻村干部最终决定要继续留在这座小山村,继续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