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关键词解读第三届中拉智库论坛
“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各国专家学者就开拓产能合作、深化人文交流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和坦诚的探讨与交流,为中拉关系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关键词一:产能合作
“产能合作”是近年来的新名词,也是经济界的热点话题。一年多来,从冰天雪地的阿斯塔纳到骄阳似火的吉隆坡,从中亚区域扩展到南美,以及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中国推进的国际产能合作版图已经横跨世界几大洲,为天南海北各个角落的百姓带来便利。
多位专家学者在中拉智库论坛期间表示,中拉以贸易为主导的传统经贸合作模式正在逐步改变,产能合作日益成为中拉经贸合作的新动能。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岳云霞指出,尽管受近年来全球贸易低迷的影响,中拉贸易增长速度不尽人意,但投资增速强劲。随着多个双边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的达成以及金融支撑条件的日益成熟,中拉产能合作正成为中拉经贸合作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对于未来的中拉经贸合作路径,岳云霞认为双方应加强对接和协调,努力寻找产业契合点,以全球价值链为导引,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制度创新,为中拉产能合作提供保障。
牙买加前总理布鲁斯·戈尔丁说,中拉产能合作增强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竞争力,是中国分享其发展成果和利益的体现,有助于增强双边关系。“中国帮助我们更好地定位自己,抓住机遇,推进牙买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希望双方产能合作能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二:科技创新
自古以来,科技创新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拉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前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提出,创新应成为未来中拉合作的核心词。中国是世界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国,因此未来中拉合作应该以创新为重点,尤其是要抱着坦诚的态度,在科技、文化产业方面保持顺畅的沟通与合作。
南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王萍则建议,中拉应将中国对拉科技援助与中拉间平等的科技合作相结合,提高针对性,加强顶层设计、用好现有平台、发挥各自强项,并认真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推动拉美国家创新体系发展。
关键词三:人文交流
中拉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深化人文交流,有助于中拉互学互鉴,共同进步。只有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学习,中拉关系才能不断保持活力。对此,多米尼加加勒比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路易斯·冈萨雷斯建议,应多在拉美地区建立中国学或研究中国的学术机构。他说,中拉共同设立的“未来之桥”中国和拉丁美洲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正稳步进行,这有利于拉美地区培养优秀青年政治家,在未来成为联接中国和拉美的桥梁,为双方的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做出贡献。
推进中拉人文交流,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针对中国各高校设立的拉丁美洲国别研究中心的发展现状,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主任刘建提出,在人才培养和工作机制方面,这些研究中心与中国高校西语专业的教学出现了脱节现象。他建议,应该充分发挥拉美研究中心里面各领域专家的优势和专长,与西语或葡语教师们的研究相结合,让学生在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后,能够做到既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真正做到了解拉美或西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世界观、价值观,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向,成为拉美问题研究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四:合作与发展
拉丁美洲是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陆,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当前,中拉关系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只有坚持开放的发展、包容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才能为推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构筑更大平台,为亚太地区甚至世界的稳定繁荣增添更多正能量。
在论坛开幕式上,国务委员杨洁篪指出,中拉关系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轨道,双方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与双边合作相互促进。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关系,愿同拉方一道积极构建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的发展。
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生产和企业发展司司长马里奥·西莫利提出,拉美各国应着眼于长远,关注科技、努力发展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中拉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应该用战略性的眼光看待双方的合作与发展,拉美各国应将自身放在全球范围内去考虑问题。
四个关键词看似独立,其实融合共通,同属一脉。我们期待,中拉合作必将迈上新台阶,开启新时刻。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6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