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境界带来的“心” 希望 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外科成功开展院内首例成人“室间隔缺损修补+左心耳缝闭术”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外科成功地为一名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女性患者实施了室间隔缺损修补及左心耳缝闭术,这也是青海红十字医院自建院以来在心脏外科手术领域一项史无前例的突破。
患者女性,61岁,以“反复心悸、胸闷2年,再发加重1天”为主诉,前往急诊科就诊,由于病情严重收住入院。入院行相关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心房纤颤、心功能Ⅳ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据患者及家属讲述,随着年龄的增大,病情越加严重,每年都要住院治疗,曾在省内一家医院住院时提出可否通过手术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改善症状,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后出院,但患者症状一直没有明显改善。目前因心脏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症状日渐加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患者正常生活,患者及家属经多方打听得知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乔衍礼教授在青海红十字医院坐诊,故前往青海红十字医院就诊。
患者收住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外科后,针对患者年龄偏大,病程长、病情重的情况,心脏外科医生组成了一支专门的治疗团队并拿出了多种治疗方案进行探讨,最终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及后续治疗方案。通过术前给患者降肺动脉压并改善心功能、抗凝、延缓心肌重塑等对症治疗,再次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决定行手术治疗,由青海红十字医院心脏外科的乔衍礼教授与外籍专家鞠天伟博士主刀,手术中发现:右心增大,肺循环血量增加,膜周部室缺,大小约20mm,冠状静脉窦开口于左心房(较为少见)。正常的冠状静脉窦口位于右房的后部,该患者的冠状静脉窦口于左房,有可能术后自主心率失常需要放置永久的起搏器,这对术中的缺损修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增加了手术难度,但经过专家们的精准手术以及ICU监护病区和心脏外科后期的严谨护理,患者手术心慌、气促、胸闷症状已明显改善,自主心率恢复良好,未安装起搏器,心律为窦性心律,无房颤律,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伤口无感染,愈合快,目前该患者已痊愈出院。
这是青海红十字医院自建院以来成功实施的第一例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一般来说,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手术风险也相应增加,且该病的病死率较高,因此选择手术治疗时机及方案都非常重要。该病例的手术成功预示着青海红十字医院在小儿先心病治疗日渐成熟的同时,青海红十字医院成人心脏外科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并向更高的难度进行挑战。相信今后随着医院各项专业技术的发展,在青海地区将会有更多的成年心脏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也将开辟我省的心脏外科领域治疗的新境界。
知识链接:1、先心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左心室是主动脉的血泵,右心室是肺动脉的血泵。当存在室间隔缺损时,左心室内的血液必然经缺损流到右心室,其流量的大小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及两心室间的压力差。缺损越大压力差越大,左心室血流向右心室分流就越多。右心室内血液增多后射入肺动脉的血液也增多,肺动脉长期充血形成肺动脉高压,如果不及时关闭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压会持续升高,严重时会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失去手术机会以致缩短患者寿命。
2、左心耳与栓塞:左心耳是胚胎时期原始左心房的残余,呈狭长、弯曲的管状形态,有一狭窄的尖顶部。房颤时左心耳入口明显增宽,呈球形或半球形改变,且失去有效的规律收缩,心耳壁的内向运动难以引起足够的左心耳排空,导致血液在左心耳淤积,进而形成血栓。另外,左心耳自身的形态特点及其内的肌小梁凹凸不平,使血流产生漩涡和流速减慢,也是促使血栓形成的条件。左房血栓脱落会导致体循环栓塞,关闭左心耳可使栓塞发生率降低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