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回应转基因安全性问题 网传识别指南无科学依据

13.04.2016  20:32
资料图:长三角一家公司正在从外轮上卸运进口大豆。

  中新网4月13日电 国家农业部近日上午就农业转基因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目前,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从生产和消费实践看,经过科学家安全评价、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孔明在发布会上表示,网上传播的转基因识别的指南里面很多东西没有科学依据,基本上都是随意的编造。

  此外,本次发布会提到了如下几个要点:

   【经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廖西元介绍,转基因技术产生以来,为保障转基因产品安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制定了一系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成为全球公认的评价准则。依照这些评价准则,各国制定了相应的评价规范和标准。从科学研究上讲,众多国际专业机构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有权威结论,就是通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是安全的。从生产和消费实践看,20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累计种植近300亿亩,至今未发现被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因此,经过科学家安全评价、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经过审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等同于传统食品】

  吴孔明表示,只有经过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产品才能上市,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它的安全性和传统的食品是等同的,经过安全性评价以后审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此外,吴孔明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认为“目前尚未显示转基因食品批准国家的广大民众使用转基因食品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任何不良影响”,国际科学理事会也明确提出,“现有的转基因食品是可以安全食用”。

   【中国去年进口大豆大部分为转基因近期发展非转基因大豆】

  根据农业部的公开信息,去年中国进口了8169万吨大豆,大部分为转基因。廖西元表示,目前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饲料豆粕,二是食用豆油。以食用豆油为例,在十几亿人食用油大量增加的背景下,进口大豆是必须的、难免的。

  廖西元介绍,在转基因方面,我们现在没有成熟的品种,也只是审批了一些进口的安全证书,国内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还没有批过,近期发展大豆肯定是发展非转基因大豆。同时,也还需要进口来补充。

   【转基因技术推广首先发展非食用经济作物】

  廖西元介绍,推进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一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二是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和食用的路线图,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三是充分考虑产业的需求,重点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比如说抗病、抗虫、节水抗旱、高产优质等瓶颈问题。

  此外,基于我国现有转基因大豆、玉米、水稻研发状况,以及产业需求,农业部目前还没有批准商业化种植。私自种植的话,因为违反了《种子法》、《专利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将要严肃依法查处。

   【不存在转基因滥种现象总体可控】

  近日,有报道称转基因存在一些滥种问题。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回应称不存在所谓的滥种现象,“农业部高度重视转基因的监管工作,严格依法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种植转基因作物行为,不存在所谓的滥种现象,总体可控。但个别地区确实存在违法零星种植的情况,对此我们予以严厉打击。”

   【网传转基因识别指南无科学依据系随意编造】

  吴孔明表示,任何一种农作物从它的自然分布的遗传多样性而言,各种各样的品种都有,但是它是自然存在的,不能因为我们过去没有见过,就把它编成所谓的《转基因的鉴别方法》,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吴孔明指出,从这个角度来看,网上传播的转基因识别的指南里面很多东西没有科学依据,基本上都是随意的编造。这样的东西在网上流传其实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对于相关的厂家和产业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