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转基因研发单位数量不详难监管
阳光玻璃房内盆栽区,技术人员在护理不同发育期的转基因玉米幼苗和植株。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摄
近段时间,新疆转基因玉米违规种植让公众将目光再次聚焦在转基因问题上。前天,转基因报道研修班的媒体记者团走进吉林公主岭转基因玉米试验基地,目睹了转基因玉米从培育到进入试验农田种植的全过程。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转基因作物进入农田种植要经过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获得安全证书五个阶段的递进式监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立即终止,不再进入下一个阶段。
□现状
部分研发单位违规开展试验
在此次新疆被曝违规种植转基因玉米前,辽宁也被曝出现未经国家批准的转基因玉米种植,并且已渗透到当地种子销售、种植、粮食收购及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据了解,中国目前用于加工的转基因玉米都来自进口,多用于饲料,严禁进入食品流通环节。中国目前允许进行商业化种植的只有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木瓜,除此之外,非试验用途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都是违法行为。
农业部科教司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处处长林祥明介绍,我国对转基因作物的研发监管很严格,要对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安全证书五个阶段进行安全监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要立即终止,不再进入下一个阶段。“但是近年来确实出现了一些零星的转基因材料扩散问题,主要是研发单位,这些研发单位不仅仅是大学、科研单位,还包括一些有研发能力的企业。”林祥明说。
“有的单位开展小型的田间试验不报告,开展环境试验不申请,私自开展试验,这样带来很大风险。还有个别的研发单位,私自从国外带入材料在国内开展试验,这是不允许的。也正是由于这些不法活动,造成了转基因玉米个别的非法的扩散。”林祥明说,监管最大的难度在于底数不清。“农业部除掌握国家的项目研发情况,对一些自发开展的转基因研究,有多少家、是谁在做,目前底数还不清楚。目前中国从事转基因研究的研发单位有几百家,还不包括“地下工作者”,比如从国外偷运过来进行试验的,可能得有几百家。
转基因玉米叶子完好。
□探访
温室内作物实现全年培育
前天,媒体记者团走进位于吉林省的国家转基因玉米、大豆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公主岭),一路从培育温室到田间地头对转基因玉米试验种植环境一探究竟。
走进5000平方米的培育温室内,一股暖流迎面而来,室温比清晨长春的室外温度略高,体感较为舒适。为保证恒温效应,温室内供暖每年需燃煤1200吨,为此建立了专门的锅炉,运行成本很高。
该温室是在2002年建成基础上于2009年完善改造的,是东三省目前唯一能实现玉米、大豆等作物冬季开花结实的温室。即使冬季气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室内也有20摄氏度以上,大大提升了研发保障条件。这使东北地区单季种植拓展至四季种植,促进了研发进程。东北地区无霜期短,每年只有夏季有限的时间可以满足作物生长,而现在的温室体系,全年都可以保障提供玉米幼培开展转基因研发,实现转基因作物全天候培育。
“事实上,温室降温比升温更难,在三伏天中午温室内温度达60-70摄氏度,通过改造后的地下水降温系统,可使室温保持在30摄氏度左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郝东云说。
按照转基因安全管理法规要求,温室内还设置了焚烧炉,温室内产生的所有的种子材料在室内焚烧掉。
非转基因玉米叶子被虫蚕食。
种植规则严于欧盟和美国
在阳光玻璃房内的盆栽区,技术人员正在护理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基因玉米幼苗和植株。技术人员介绍,用于移栽转基因玉米幼苗的栽培土是由采自欧洲深山经年沉积土加工而成。记者用手掂了一下,深棕色的土壤比普通的东北黑土更轻。郝东云说,转基因玉米培育很难,绝大多数玉米品种都转不进基因,只有个别几个特殊玉米品种才可以成功接收外源基因,温室转基因玉米幼苗的移栽成活率及其植物保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一个步骤都要非常严谨。
郝东云介绍,这个基地共有5套植物遗传转化生产线,整个温室全部运转情况下,可以满足10万株转基因幼苗或2万株左右玉米、大豆成体材料同时生长的需要。这里可以承接国内外研发单位以团队形式来基地开展工作,所有遗传转化平台培养出来的转基因幼苗通过回廊直接进入转基因幼苗的培育温室里,所有转基因幼苗第一代种子都在温室里培育完成。等完成第一代种子后根据实验目的需要进入室外田间试验的,要向农业部提出安全评价申请,否则拿出去就是违规。
“我们在田地里看到的所有转基因作物无一例外都要走国家相应法规和程序,并接受地方农业厅(委员会)监管,绝不允许随意种植,即使是农业部要求的试验也不例外。这方面我国法规的严格程度要超过美国和欧盟。”郝东云说。
转基因玉米果实饱满。
转基因玉米长势质量占优
室外的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展示试验区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较大规模试验田,入口的警卫处有民警巡查,防止有人违规携带转基因作物走出玉米地。
在田地里,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分方块区分布。记者发现,非转基因玉米留有很多被害虫蚕食的痕迹,叶片上有螟虫吃过的空眼;果实上有很多虫类附着在上面,有些玉米还长出了白色或黑色的霉菌,严重的连茎秆都快折断了。而另一个区域的转基因玉米长势良好,绿色叶片完好,果实圆润饱满,很少看到害虫。
郝东云介绍,目前我国转基因玉米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因发掘、遗传转化、分子检测、良种培育、安全评价、产业化开发等转基因育种创新和产业化开发体系,并获得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虫、抗除草剂、优质抗逆等功能基因和相关调控元件,目前已全部应用于创制转基因作物新材料的研发中。目前生物安全评价及检测监测技术正不断完善,为实现“通过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就具备安全性”提供了技术保障,可基本满足产业化监管的技术需要。一批科研单位,以及创新型生物育种企业,研发能力逐年增强,形成中国特色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研发体系。
非转基因玉米果实附着害虫。
□背景
7转基因作物获批安全证书
2008年,我国立项了“转基因重大专项”工程,这项工程计划用15年时间完成,计划投入经费240亿元(其中国家投入120亿元)。根据现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拿到安全证书后,需要通过品种审定才可能产业化。但是,由于目前尚未制定进入品种审定的流程,很多品种拿到安全证书后就搁置了。
目前,中国对转基因实行的是定性标识制度,即按照标识目录,食品中只要有转基因成分就要标识。而被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这些年来,农业部共批准发放过7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证书,包括:耐贮存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抗病番木瓜、转植酸酶玉米和抗虫水稻。但有3个都作废了,也没有市场化。目前只有4种证书还在有效期,包括转基因抗虫水稻,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番木瓜。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
(责编:洪蔚琳(实习生)、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