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技术攻关聚焦短
“这块地是全膜垄作,机子是残膜卷收机,这种机型起膜、收膜一次完成,适应于抗拉强度高、不易断裂的废膜……”
去年底,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威丰种植家庭农场的马铃薯种植基地,省农机推广站进行了一次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验证试验:只见一台台残膜回收机穿梭在田间,清理着地里的废旧地膜,一会儿的功夫,田间残留的地膜就被清理了出来。
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覆膜种植技术在我省广泛使用,使用地膜后农作物普遍增产三到四成。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已有13个县110多万亩(每亩=0.067公顷)土地实现了地膜覆盖。
然而由于许多地区使用的地膜较薄,加之庞大的覆膜面积,残膜回收成了一个难题,残膜留存于土壤中,极易造成土壤污染,并导致作物产量持续下降。而人工捡拾残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耕层残膜存留多。
解决残膜问题,实现农业的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
“相对于每人每天只能捡拾1-2亩的人工捡拾效率,机械化回收残膜的优势极为突出,如果机型选择适宜,可同时完成地表和耕层内残膜,拾净率很高。”承担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验证的省农机推广站“许振林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许振林告诉记者。
“根据全省残膜回收机应用现状,农机推广站选择了湟中县多巴镇、互助县西山乡、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洲镇这三个具有典型示范效果的旱作农业区,作为残膜回收机试验验证地点。这三地也是全省玉米和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典型地区,几乎全部采用覆膜种植,极其适合针对短板弱项进行技术攻关。”省农机推广站站长何彦武认为。
“这项工作虽然艰难,但我们工作室在规定时间内,将7个厂家的9种机型、15台机具,在三个点做了全面的技术试验验证,基本上把这些机具的情况、适应性全部了解清楚。我们又对三种不同厚度的地膜进行残膜回收试验,从实验情况来看,膜越厚越容易回收,留在地里的就越少。”许振林介绍。
这些工作的完成,为全省推出适用机型、开展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省民和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自2008年推广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技术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技术90%为秋季覆膜,即秋季残膜回收后,在田间起大小双垄,用地膜全覆盖越冬,保水保墒,来年春季在垄内用人工进行玉米点播。秋季覆膜很大的缺点是覆膜后,农机不能进田间作业,导致用工量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存在越冬破膜风险、肥效差、杂草严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许振林创新工作室联合民和县农机站,从2017年开始,在民和县转导乡后坪村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生产工艺革新试验测试,采用残膜越冬春季覆膜的新工艺,即玉米秋收后地膜保持原样越冬,来年春季播种前进行残膜回收和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这种新的生产工艺,蓄水保墒功效与秋覆膜不相上下,还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的巨大作用,缓解了劳动力的不足,颇受农民欢迎。
“春季覆膜比秋季覆膜的杂草减少了40-60%,同时,玉米成熟后摘穗,有利于玉米的晾晒、脱粒,间接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收获后的鼠害损失,肥效利用率还高于秋季覆膜。”民和县农机推广站研究员、副站长张富英告诉我们。
“同样是机器覆膜,在季节使用时可加装点播器,一亩地比原来节省84元,如果和半人工覆膜对比,一亩地节省304元,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最主要的作用是第二年春季,因为能用机器进行整地施肥起垄铺膜播种联合作业,机械化的效能就充分发挥出来了。现在民和县玉米覆膜基本上是一半机器一半人工,我们大概核算了一下,如果采用这项机械技术,仅节约的生产成本加起来,就有7000多万元,这是很惊人的数字。我们现在和甘肃临洮的企业合作研发了一款机子,做到了整地、施肥、起垄、覆膜、播种一体化,这样整个春季的作业,一台机器就可以全部完成了。”许振林由衷高兴。
据了解,针对我省农机化生产中的薄弱环节,2018年,在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农机推广站的大力支持下,安排专项经费,“许振林创新工作室”分别开展了《残膜回收机技术验证与选型试验》、《全膜双垄玉米生产工艺宜机化革新试验》和《门源油菜田杂草防控综合机械化技术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
“以门源回族自治县为例,是油菜造就了门源百里花海的旅游奇观,其旅游观光属性日渐突出,但由于常年连作,导致油菜田杂草生长难以遏制,产量严重下降。根据门源北山兴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要求,2018年,我们农牧机械推广站‘许振林创新工作室’将门源油菜田杂草防控综合机械化技术列入创新攻关内容。”何彦武介绍。
“这对我们既是创新的挑战,也是责无旁贷的任务。根据不同的试验结果,我们工作室制订了全新高技术含量的机械化绿色无公害杂草防控方案,在秋翻的基础上,我们引进了一种复式作业机械,联合整地,一遍代替过去的6遍工序,改变了繁杂落后、成本较高的状况。同时还将引进使用调幅犁的全翻垡技术和卫星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油菜生产全过程绿色无公害的杂草防控技术,彻底解决杂草危害。关键机具之一的中耕除草机已经设计完成进入样机制作阶段,很快就进入实验阶段,完善定型后2019年投放市场。”许振林说。
“打破了以前囿于资金、人员的限制,采用灵活、高效的工作方式,去年,‘许振林创新工作室’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技术验证和机具研发工作,并组织召开了三次全程机械化现场实训活动,成效颇为显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管理处处长王建元介绍。
据悉,由省总工会和省农牧工会命名授牌的“许振林创新工作室”,2017年底正式成立,是我省第一个以农牧机械技术创新、研发为主的工作室,目前创新成员达到18人,技术创新是其核心任务。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孙应祥认为, “创新工作室最大特点与优势,就是拆除了条条框框,人员选择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为在行业系统内集中最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集团技术攻关,提供了便利。专业人才和技术资源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最优化的组合,更有利于发挥科研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正常推广工作和创新工作相得益彰。”
春耕。 机械化耕作。摄影:东金德
机具研发突破瓶颈制约
时间回溯到2018年6月的德令哈市柯鲁柯镇万亩枸杞种植基地,全省枸杞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上,低空低量喷药无人机、履带自走式旋耕机、行株间自动割草机、多功能施肥机、自走式全方位喷杆喷雾机、刀片式枝条还田机等先进机具大秀“本领”,让现场观摩者纷纷赞叹:原来枸杞生产机械化还有这么多新设备。
我省枸杞种植面积50余万亩,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达上百家,主要集中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但枸杞种植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机械化生产机具严重缺乏,仍以人工作业为主,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劳务用工量大。同时,用工难、用工荒现象时有发生,已经成为枸杞生产发展的瓶颈。
都兰县夏日哈镇沙珠玉村朝阳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承善告诉记者,每到枸杞抹芽、剪枝的关键期,都要雇佣技术熟练的宁夏工人来完成这些工作。
“耕地、浇水、锄草、抹芽、剪枝、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采摘,这一系列工作下来,每亩枸杞地投入的人工成本超过4000元,其中采摘的成本差不多就占到了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张承善很无奈。
引进和推广枸杞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发挥好农业机械在枸杞生产中的作用,成为大势所趋。而破解枸杞生产机械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成为目前我省枸杞规模化生产的主攻方向。
“这款枸杞专用的全方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使用效果很不错,我们报了发明专利,国家已经受理了。”许振林介绍。
“以前,在枸杞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大大降低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水平。采用标准化适宜机械化作业模式,将成熟的追肥、行株间除草和高效植保机具投入到生产中,亩均劳动用工成本将节省1000元以上。”何彦武介绍。
“我们农机推广部门成立的创新工作室,积极汇聚了科研院校、农机推广、农机企业和合作社等各方英才,重点进行枸杞生产机械化的技术创新和关键机具研发,加快推出我省的枸杞生产宜机化模式下的机械化集成技术,为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装备支撑。”王建元说。
不独是枸杞产业,2018年,我省农机推广部门还针对牧草、油菜、马铃薯等生产实际需要,研发了不同类型的适用机具。
由许振林创新工作室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联合成功研发的“自走式割草调制机”,是牧草收获中的关键机具,专收燕麦,是替代进口割草机的有益尝试,属国内首创。
依托创新工作室,研制适用于油菜田的“油菜田中耕除草机”,配套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在精准播种的基础上,实现精准化机械中耕锄草。机械化除草,达到了油菜田杂草无药剂无污染的绿色除草方式。
由省农牧机械推广站主持、以许振林创新工作室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所和企业制造完成的《丘陵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已获省科技厅批准。据悉,项目建成后,将出台青海省丘陵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研制国内外空白的马铃薯捡拾机;建设马铃薯机械化资源库和机具共享平台,实现马铃薯产业化生产。目前机具研发改进工作已全面铺开。
“这两年,我们创新工作室针对农机研发方面的不足,集中难题攻关,一是薄弱环节的关键机具难题,比如马铃薯捡拾机、中小型联合收获机、残膜回收机、自走式割草调制机、油菜中耕锄草机等;二是农机农艺融合后集成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难题。针对这些难题,工作室将不断争取相关专家加入,集中优势力量攻关,逐一填补空白点。”许振林表示。
何彦武告诉记者,“工作室成立之前,已经拿到了12个发明专利,含金量较高,还有7个实用新型专利。2018-2019年我们还将陆续研发13台机子,意味着有13个专利,这个量在全国来说,都是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