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牧业更强、农牧民更富、 农牧区更美

15.01.2017  06:34

  贵南牧草种植基地正在机械化收割麦草。青海日报记者 罗连军 摄

   ——青海2017破难题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面观

              青海新闻网讯 1月13日举行的2017年全省农牧业农牧区工作会议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抓好挖潜力、促转型、强基础、重生态、抓改革、惠民生,走产出高效、绿色优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让农牧业更强,农牧民更富,农牧区更美。

  思路决定出路。2017年,为实现农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完成水利投资75亿元以上、林业投资29亿元以上,实现11个贫困县摘帽,500个贫困村退出、14万贫困人口脱贫的总体目标。我省将进一步聚焦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重点、统筹发展,奋力开创农牧业农牧区工作新局面。

   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挖潜力培育农牧业发展新优势

  农牧向好,全局主动。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眼于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培育。重点是降成本、补短板,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机制。

  规范土地流转,创新经营体制,加快科技创新,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是我省农牧业挖潜力,培育农业发展的新优势。首先是贯彻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支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引导农牧民自愿通过互换承包土地、联耕联种以及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打掉田埂、连片耕种,解决承包地碎片化问题,多路径提升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引领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和科技进步。

  今年,全省将扶持培育家庭农牧场200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00个,龙头企业20家,培训新型职业农牧民1.5万人。构建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扶持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

  组织实施好“1020”生态农牧业重大科技支撑工程,适应农牧业由量到质转变的大趋势,调整农牧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推进品种、生产、加工等环节技术的创新应用。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改变过去消耗地力,滥用化肥农药、单纯追求产量的生产方式。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完善农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增加生产绿色、有机、安全以及市场紧缺、更加契合消费者需求的农畜产品。

   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拓展价值链,促转型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建设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牧区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农民的文章要立足土地去做,农业的文章要结合工业去做,农村的文章要融入城市去做,绿色的文章要突出价值去做。

  只有优化农牧业结构,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紧紧围绕增产增效增收,着眼于国内外农畜产品供求格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四个百亿元”产业,才能不断提高我省农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以市场导向为切入点,继续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环境容量,生态类型,提高资源环境匹配度,全力推进“三区一带”战略,进一步调好调顺调优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品种和品质结构。种植业按照“减麦扩草,稳油增蔬,控薯护药”的思路,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品质和效益;养殖业按照“稳定生猪、发展牛羊、适度特种养殖”的思路,构建循环农牧业生产体系。

  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关键在坚持集约化、有机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和集中发展区,着力完善水电路及仓储、加工、物流等配套设施。用好新形势下改善农牧业供给,拓展农牧业功能,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的关键招数。以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和保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拓展价值链,培育农牧区产业融合发展多元主体,促进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修复“山水林草湖”,完善“一屏两带”格局,重生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牢记嘱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严守生态红线,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以联动的理念,法治的思维,开放的战略,科技的支撑,坚定不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努力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

  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等重大生态工程,力争完成投资11亿元以上。扎实推进“山水林草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完善“一屏两带”生态格局。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优化管理和晋级工作,力争使全省植被和湿地恢复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持续加大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力度。落实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现草蓄平衡。持续实施三北五期、天然林保护,湟水流域百万亩人工林基地、湿地保护与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坡耕地综合整治等工程。加快水生态综合治理,抓好西宁海东南北山植绿,治荒建设,全面推进县城村庄,交通干道,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学校等重点区域的植树造林,不断巩固扩大生态保护建设的成果。

   “稳”字当头,“进”字加速,“改”字做实,抓改革激发农牧区发展活力

  农牧业结构性问题,病症是资源要素的错配扭曲,病因在政府调控制度和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必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市场配置资源有效、政府支持保护有力的农牧业发展制度。要“稳”字当头、“进”字加速、“改”字做实。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只有从青海实际出发,稳慎推进已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牧区草场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农牧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继续深化农垦企业、国有林场、供销合作社改革,加大水利管理体制、农田水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力度,真正让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让沉睡的农村土地资产醒过来。

  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在保证增量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调整”和“撬动”两篇文章。通过统筹整合存量资金,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发挥财政资金“药引子”作用,吸引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牧区。同时完善农牧业补贴制度,提高补贴的指向性、精确性和实效性。加快农牧区金融改革创新,健全农牧区创业创新机制,持续推进相关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为各类返乡人员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强力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创业就业,惠民生着力实施精准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牧区,难点在贫困地区。全省41万农牧区贫困人口成为当前最难啃的硬骨头,到2019年全省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任务还是异常艰巨。

  如何迎难而上,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关键在瞄准贫困问题最突出的区域、群体和环节,加大攻坚力度,提高脱贫质量;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做好社保兜底,防止因灾因病返贫。

  这就要解决“谁来干”、“怎么干”、“干什么”的问题。首先要始终坚持“省负总责,市州、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全面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到县制度,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其次要突出“准”、“实”、“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严格考核、严密督查,严厉问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同时还要全面推进“1+8+10”脱贫攻坚政策落地生根,特别要把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创业就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脱贫实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