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海农牧业特色品牌名扬天下 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采访记

06.11.2014  09:23

  从低矮的手工作坊到全封闭自动化流水线;从单一的加工模式到从牧场到餐桌产业链条的延伸;从“身居深闺无人知”到特色品牌天下扬……包括牛羊肉、绒皮毛、马铃薯、油菜、青稞、蚕豆、中藏药材、特色蔬菜、水产养殖和野生采集十一大类的青海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在十多年的风雨磨砺中,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金秋,记者不论是在河湟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还是在绿草茵茵的辽阔草原,不论是在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还是在工业园区,看到的是青海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勃勃生机,深深感受到各级政府的担当作为和基层群众的创新精神。

  

  由破产企业45名下岗职工凑起80万元组建的青海“绿草源”肉食品公司,1998年刚成立时,还只能进行牛羊肉的初级加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牛羊屠宰、分割、速冻小包装、休闲熟食品、牦牛肉肠五条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形成四大类60多个系列品种,年销售额达一亿元以上,不仅牢固占据西北市场,而且在长三角、珠三角及西南、华东、华北已有稳定的分公司和专卖店……

  “雪舟三绒”亦是如此,这个由农民创办的纺织企业,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牛绒和羊绒服装设计、研发生产基地。形成牛绒、羊绒、驼绒及羊毛原料粗精加工、内外贸销售为一体的多层次、跨行业的经济实体。特别是牛绒系列产品的研发在全国独占鳌头,一枝独秀。

  “绿草源”和“雪舟三绒”的变迁,应该说,是我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纵观我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天然、富足、稀有”的资源优势,二是突出了“绿色、有机、养生”的高原特色,三是突出了独特的人文、地域和民族特色。

  青海横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空间分异强烈,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因而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使青海的特色资源神奇而富有:河湟流域的黄土地上,种植着青稞、蚕豆、马铃薯、油菜等特色农作物;4.7亿亩可利用草原上养育着牦牛和藏系羊;广袤的高原山川生存着250多种经济动物和1000多种经济植物。“人无我有的惟一性、人有我优的优质性、人少我多的稀缺性”,就是对青海特色资源的准确定位。

  这种天然的优势,为我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近年来,在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的前提下,我省围绕着建设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和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使具有浓郁特色的农牧业产业化呈蓬勃发展之势——

  以“雪舟”、“藏羊”、“圣源”为代表的毛纺织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同行业的佼佼者;以“可可西里”、“西北骄”、“绿草源”为代表的牛羊加工系列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以“江河源”、“塞上雪”、“天佑德”、“赵牌”为代表的油菜籽、马铃薯、青稞、蚕豆加工业,其特色优势日益显现;以“金诃”、“晶珠”、“三江源”为代表的藏医药和保健品制造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以“青海清”、“呀拉索”为代表的野生植物加工业,其技术、质量走在世界同行业前列;以“天露”、“圣湖”、为代表的乳制品行业,其销售区域和销售量呈跨越发展之势;以“民泽”为代表的高档冷水鱼绿色养殖,被国内外行家称之为“小荷才露尖尖角”……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青海农牧业产业化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94家,其中国家级17家、省级76家、市州级301家,原料基地面积达437.8万亩。牲畜饲养量271.7万头(只),禽类饲养量5.1万只,养殖水面15万亩,特色植物种植比重达81.4%,实现年销售收入55.5亿元,辐射带动农户50.9万户,户均增收1300多元,安排就业人员10万多人。

  

  记者在采访中明显感到,青海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态势之好之快,关键得益于两条。其一,科技的支撑和拉动。其二,在实践中对生产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以青海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这个专业从事高原荒漠化治理、特色植物有机种植、产品研发、产业化生产、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多年来围绕沙棘、枸杞、青稞、红景天等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的开发,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所等十多所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以国内外同行业28名知名顶级专家学者为领军人物,在国内首家成立“康普院士工作站”,在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拥有国内领先水平专利和成果44项,先后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攻关成果转化26项,产品不仅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而且出口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欧盟等17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仅是康普,在柴达木羊绒、藏羊集团等纺织品行业,在可可西里、西北骄等肉食品行业,在江河源、弘大等菜籽油加工行业,在金诃、晶珠等中藏药行业,在塞上雪、源兴工贸等农副产品加工及其他行业,企业都根据自身的需求,在技术引进、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全省93家省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立研发机构60家,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达2325人。科技的支撑和拉动,使我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生动力不断加强,其产品也逐步由初级走向高端。

  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是我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又一个显著特点。记者在青海三江一力农业有限公司和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看到,过去分散而脱节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已被集饲草种植、生态规模养殖、活畜屠宰、冷藏冷链、加工销售、特色餐饮六位一体的从“农场到商场”、从“放牧到餐桌”的绿色全过程可追溯产业链所代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市场的经营模式更加紧密化和规范化,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增收和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有序。

  为改变我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初期小而散、杂而乱的状况,多年来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每年投资1亿元,积极稳妥地推进西宁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海西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三江源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等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加大对大通、互助、乐都、共和、河南等地农牧业主导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引导各类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和企业聚集,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扩面”和“提质”工作,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日益呈现集群化、区域化发展态势。

  目前,全省县级示范区达到20个,其中互助、大通两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牧业示范区,海东农业科技园被农业部认定第二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该园区共建立高标准原材料生产基地5万亩,农牧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到1596个,其中农牧业企业109家,带动农牧户19万户,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产业集群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

  青海西北骄天然营养食品公司总经理余根来曾深有感触的说,如果没有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培育和支持,仅靠企业自身,要达到公司目前的规模和档次是不可能的。

  他的话表达了我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共同心声。

  的确,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崛起,除企业自身努力外,还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扶持、培育和呵护。近年来,在坚持创新、提升、优化和拓展的基础上,采取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壮大龙头规模、搭建发展平台等措施,重点扶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相对应的龙头企业,推进全省农牧业产业化提档升级。

  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财政、税费、信贷、土地等方面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各市州政府也把支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制定了加快扶持发展的具体措施。尤其是2013年省财政共安排财政贴息资金2300万元,拉动各类社会资金13.01亿元,其中银行贷款5.78亿元、企业资金7.23亿元,放大效应达56.5倍。通过财政贴息,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整合,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在此基础上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以提升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化能力为突破口,采取奖励补助和贷款贴息相结合,连续7年安排农牧业产业化扶持资金5000余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引进示范和推广优质品种,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农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

  为使农牧业产业化增强发展后劲,省农牧厅及有关部门组织企业连续6年在“青洽会”上举办了农牧业产业化项目推介会,每年招商引资签约资金达10亿元以上。特别是在全国援青合作对接活动上,对口援青的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省市,长期有合作关系的四川、安徽2省及西藏自治区农口部门分别与我省8个对口援助单位和合作的市州政府及省农牧厅签订农牧业合作备忘录。我省农牧业相关单位和企业与15个省市企业签约合作项目49个,签约金额达33.8亿元,有力促进了我省农牧业及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刘建民 王学江)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