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有养生诀:“三九贴”巩固“三伏贴”

17.12.2015  13:31
原标题:中医院冬病冬治有妙招

   “三九贴”巩固“三伏贴”,冬病冬治要把握

  大雪过后,气温骤降,各种疾病复发患者增多,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最为严重。同时,通过调查反映,今年夏天按时使用“三伏贴”的患者,较往年相比,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市中医院非药物传统诊疗中心杨主任说:“三伏贴的成效不断得到实践的证明,帮助了很多患者。七年前,我们在三伏贴的基础上开展了三九贴,三九贴对三伏贴的巩固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如果没赶上今年夏季的冬病夏治三伏贴,那么冬病冬治三九贴千万别再错过。”

  “冬病冬治”是中医学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冬天是万物闭藏的季节,也是万物为来年春天的复苏、成长积累能量的时候,三九天是冬至后气温最低、阴气最盛的一个月,而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此时若选择在人体特定穴位贴敷温经通阳、温热散寒的药贴,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可达到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的作用,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即为“冬病冬治”。

  “三九贴”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三九贴”与“三伏贴”是防治“冬病”相辅相成的治疗体系。“三九”与“三伏”交替贴敷,阴阳互补,有序循环,共同纳入防治“冬病”的治疗系统。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冬季天气寒冷,寒邪极盛,“冬病”患者阳气更显不足,寒邪最易乘虚袭人,引发疾病,因此选在“三九”时节再行穴位贴敷,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冬病冬治“三九贴”的适应症主要有哪些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儿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冻疮、肢体麻木痹痛、寒湿型颈肩腰腿痛等;

  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虚寒体质免疫力低下的亚健康人群。此类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喘反复发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

   用药要谨慎,专家治疗更放心

  杨主任说:“随着三伏贴和三九贴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配制好的膏药,很多市民为图方便,直接买了自己贴,这是不可取的。”“我们中医院采取的是一人一方,由于小孩的体质和成年人不同,小孩是纯阳体质,太补的药物不能运用在小孩身上,治疗小孩的慢性疾病只能补泻结合,我们对小孩的用药格外谨慎。此外,我们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敷贴时间的长短也不同,小于三岁的最佳敷贴时间为1小时,三到五岁为2小时,五岁以上为2.5小时,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也会敷在不同的穴位上。这些都是市面上卖的配好的膏药做不到的。”除了用药时间和配方上要注意之外,三九贴也有几种情况下要注意:

  贴敷是一个渐渐起效的过程,即时效果不甚明显,远期疗效较好,需要坚持。

  敷贴期间,忌烟、酒及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贴敷前最好先洗个澡,注意保暖不要受凉,贴敷期间要保证睡眠充足。

  穴位贴敷当天或治疗当天,建议患者不要洗澡。患者接受完治疗之后,全身的毛孔是张开的,此时洗澡,寒凉邪气易侵入人体,容易化痰生瘀,阻滞经络而导致病痛发生;

  注意保暖,贴敷患者当天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

  如果贴敷处出现明显的红、肿、痛及瘙痒,就要及时揭掉药膏,避免抓挠。若敷贴处局部有水泡时,应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不要自己处理,以防感染。极少数病人贴药部位出现皮肤有浅色印记,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

  碰到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适宜贴敷。另外,2岁以下的孩子、孕妇、对胶布过敏者也要谨慎使用。(徐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