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暖流
12月14日,民和法院办公大楼门前,人头攒动,一条写有“民和县人民法院集中执行兑现案款大会”字样的横幅醒目地悬挂在圆柱中间上方。办公大楼正上方国徽熠熠,国徽下,金黄色的“审判法庭”四个大字更是点缀了这个审判殿堂的庄严和神圣。
上午10点,初冬的天空高而深远,但天空晴朗、洁净,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显不出一点寒意。一些执行法官忙碌着会前准备,聘请的银行工作人员在熟练地将一叠叠百元大钞送进验钞机检验真伪。总金额高达一百万元的民和县人民法院执行兑现大会即将开始。
门前期待兑现案件款的有老人、儿童、农民工,也有下岗职工和交通肇事受害者们。他们的脸上满满地洋溢着激动和喜庆!
当执行法官宣布大会开始并按顺序发放案件兑现款时,他们有的喜极而泣、有的热泪盈眶,他们的脸上灿烂而奔放,嘴里不断地重复着“感谢人民法院、感谢人民法官!”他们笑了,执行法官们也欣慰地笑了,阵阵鞭炮为感人的场面送来了声声祝福!
是啊,他们怎么能不高兴呢?2015年以来,执行局陆续受理民和县玉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祁连山水泥厂、乐华冶炼有限公司等企业、施工单位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赔偿、以及一些赡养、抚养纠纷等多起执行案件,涉案标的合计达100余万元。这些纠纷案件中的一些当事人或抛家舍子,艰辛地外出打工,或被抛弃,风餐露宿,挨饿受冻,期待赡养、期待抚养,有的忍受伤痛期待赔偿。案件未能及时执结的原因是或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逃离、或有的企业停产、有的债务人故意逃债等等,造成执行积案。
案件无法执行、不能执行、生效裁判文书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执行都是对法律的一种亵渎,对公平正义的一种鞭挞。执行法官们的心中始终窝着一团火!
2015年3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庄严承诺,“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周强院长表示,要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动力,努力破解执行难题。继续深化执行体制改革,提高执行信息化水平,规范执行行为,穷尽执行措施,加强信用惩戒,让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无处逃遁”。
周强院长的承诺是各级人民法院加强执行工作的强大动力。自2016年元月以来,院党组站在政治和历史的高度,一手抓司法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一手抓审判执行业务工作。紧紧抓住审判执行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主线,全员谋划执行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早着手。院长徐德林多次组织召开执行专项工作会议,亲自参与建制度、对台账,摸底排查。督促执行干警依法穷尽执行手段,充分发挥联动机制,有效掌控执行线索建立网络查控体系,在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问题上逐步推进,力求重大突破。
2016年9月,在省高级人民法院、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院党组精心研究部署,牢牢抓住务工人员陆续返乡的有利时机,细致而周密的安排开展了为期100天的“寒剑行动”专项执行活动,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向执行难亮剑。
在开展专项执行活动以来,院党组全力倾斜执行工作,调配充实执行人员,安排增加执行办案车辆,并确定分管副院长亲自挂帅,深入执行一线督导。在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下,执行局全体干警工作信心大增,他们主动向院党组表明决心,全力挥刀执行难。他们将全体执行力量划分为两个执行小组,取消双休日、节假日,全力以赴开展执行会战。
在开展行动中,他们强化宣传攻势,说服教育,营造执行舆论氛围。主动深入被执行对象企业、单位、家庭等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之执行线索。重点把握当事人生活工作规律,蹲点守候,早出晚归,对当事人耐心进行说服教育。与城建、金融、土地等多家联动执行单位协作,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依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并依职权作出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动国家司法救助机制,切实做好执行过程中对生活困难群体的救助工作,及时救助困难当事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力促案结事了人和,确保执行救助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逐一攻克了一大批钉子户、硬骨头执行案件,树起了执行权威,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成绩仅仅只是一个标点。执行工作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院党组将进一步明确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全力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大力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按照“一新两化”的基本思路谋划执行工作,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努力开创执行工作新局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