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碗拉面“拉”出个现代饭店——马二布都和韩军返乡创业记
积石山下又多了一个气势不凡的现代化饭店,这原本也成不了新闻。但是,这家饭店的投资者韩军、马二布都的创业历程和故土难离的情怀,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看着积石山下气派的伯尔曼饭店,谁也想不到10年前,它的主人韩军、马二布都穷得不得不背井离乡另谋生路,10年后却腰缠万贯,返乡创业,一掷千金,拥有了一座现代化饭店;谁也想不到韩军、马二布都过去穷得读不起书,如今一出手就拿出3万元资助寒门学子,不希望下一代再走他们没有文化的老路。
历尽艰辛异乡谋生
2005年,临近而立之年的马二布都面对家乡化隆山大沟深的黄土地,常常对生活发出无奈的感慨——看不到希望、干不出名堂、找不到出路,但是又不甘心穷困潦倒。
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的化隆人翻越青沙山、走出山门到沿海各大城市去开拉面馆。不断传来的消息是:情况不错。这也让马二布都开始心动,走出去闯一闯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然而,囊中羞涩的他不要说上万元的投资,就是上千元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也许大部分成功者的奋斗都是从零开始,马二布都也不例外。他并没有因为没有本钱放弃闯一闯的念头,一切从一无所有、从零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当时他怀揣400元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东去的列车,一头扎进了国际大都市上海。车水马龙的上海对目不识丁的马二布都来说,一切都不是他想象的天堂般美好,陌生首先向他袭来,孤独接着纷至沓来,生存都成问题。身上的钱所剩无几,一天只吃一顿饭,去涵洞桥梁下遮风避雨,度过漫漫长夜。
开弓没有回头箭。马二布都唯一的选择是绝地反击,挨家挨户求职,只想能解决生活问题。就这样,他在上海浦东一家拉面馆找到了一份管吃管住,月工资700元的打杂工作。
乡土的淳朴让马二布都早早就懂得节俭,700元工资他月月净额积攒起来。一年多后,他竟然也成了万元户,不甘向命运屈服的他就地盘下了一个小小拉面馆,虽然只有两三张桌子,但是这对马二布都来说是一次华丽的转身,他从伙计蜕变成了老板。
天道酬勤。马二布都起早贪黑、苦心经营的小小拉面馆一月竟然也能收入上万元。三年后,他再次投资,扩大营业,自此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2009年,马二布都与和他有相似经历的同乡韩军不期而遇,相同的命运、共同的理想让他们相见恨晚。意气风发的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大干一场。说干就干的他们在浦东高科技园区开了一家上档次、有规模的拉面馆,日营业额达6、7千元。
从此,他们在拉面经济产业中不断扩张,很快年收入突破了百万元大关。拉面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他们的思想。一天天富起来的他们渐渐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人生更加精彩?
根在海东返乡创业
一天天富起来的马二布都和韩军,精神世界也在不断升华。
马二布都朴实地告诉记者:“人的梦想永无止境,十年前我想多挣些钱,把日子过好些,想吃啥能吃得起,想穿啥能穿得起。现在这都不是问题了,手里的钱一辈子也花不完,可以说对钱没有了感觉,总想着要做点什么。我没有文化,对此也说不出个道道,钱多了自然就有了一个心愿,我的根在海东,一直想回到海东再做点什么。”
韩军也感慨道:“为了生计,我们背井离乡,吃尽了苦头,由于肯于吃苦,善于经营,站稳了脚跟,一步步地脱贫致富,扩大经营,年收入上百万。自己的日子好过了,就会想起还有很多乡亲依旧贫困,想返乡创业,通过兴办企业帮助乡亲们就业。近年来,政府也一再号召和支持我们这些先富起来的人返乡创业,就有了这方面的想法。 ”
也许是基于这样的思想,马二布都和韩军今年商议上海的拉面馆照样经营,在家乡也要创一份产业。
他们经过反复考察,发现近几年循化的旅游业蒸蒸日上,宾馆生意十分火爆,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好项目,一来能确保创业成功,二来在家门口能为乡亲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动他们也走上致富之路。
敢闯敢干的马二布都和韩军仅用半年时间,再次圆了他们返乡创业的梦想。今年6月,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驼泉路上,投资1280万元,面积7000多平米,集客房、餐厅、会议室等为一体,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吸收了家境贫寒的30多名年轻人就业的伯尔曼饭店开业。
记者在采访中问道:“你们用十年的血汗钱返乡投资你们并不擅长的行业,有把握收回投资,产生新的效益吗?”马二布都和韩军的回答是,没有想过收回投资,产生多大效益,只想着能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能为乡亲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马二布都其中的一句回答值得回味:“钱没有了还可以挣,理想没有了钱也就没有啥用了。”
如今,伯尔曼饭店拔地而起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马二布都和韩军的返乡创业梦远远不止如此,他们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还要在化隆群科新区开一家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宾馆,要在家门口闯出一片新天地……
己之不能扶植他能
马二布都和韩军的心里有一道伤痛,也是一个永远的缺憾,那就是没有文化。马二布都嘴上常常挂着一句话:“没有文化太可怕了。”
在和马二布都、韩军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他们有着太多的激情、理想和追求,但是有些东西让他们无法去付诸行动并得以实现,其中致命的硬伤是他们没有文化。
基于这种己之不能,马二布都和韩军心里一直揣着一颗扶植他能的热心。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马二布都和韩军决定为学校捐款,让孩子们在“六一”节能收到他们的礼物,让他们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有多大力尽多大力,决不能让下一代走没有文化的老路。
经过各方的了解和打听,了解到化隆县特殊学校有个孤儿班,听到学生们没有父母的爱,觉得很可怜;还有一小、二小有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大部分是拉面大军中的成员,孩子们急需资助。因此在“六一”当天,马二布都和韩军马不停蹄地去一小、二小和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捐款,总价值达3万余元。
捐款中,校长对他们表示感谢,他们说:“不要说感谢,我们必须感恩,小时候乡亲们帮助过我们渡过了难关,我们赚了钱不能忘本,应当报恩。”
马二布都和韩军告诉记者:“我们小时候也渴望上学,无奈家中太穷,未能读书,为此遗憾终身。现在我们创业有了一点成就,我们心里一直在想,能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是我们弥补遗憾的最好方式,此次捐助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每年我们将拿出一定比例的营业收入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尽点微薄之力,回报家乡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