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米南锣鼓巷高峰穿行需25分钟游客慕名而来
南锣鼓巷
昨天是“十一”假期的第三天,南锣鼓巷、什刹海、大栅栏等开放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涌入。南锣鼓巷游客10万人次,什刹海则将近20万人次。这么庞大的客流,秩序如何维护,人员如何疏散?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就此对这些景区进行了现场探访。
下午2点至3点迎高峰 步行穿过需25分钟
昨天上午11点,当北青报记者来到位于地安门东大街的南锣鼓巷南口牌楼时,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其中大部分都是跟随旅游团来参观游览的。
在牌楼附近执勤的保安告诉北青报记者,“2日从上午10点就开始大批涌入人群,今天的客流量还算有所缓解,下午两三点钟应该是人最多的时候。”一位在此居住的居民也表示:“这会儿人还不算多,等过了饭点儿,游客会更多。”
据北青报记者观察,下午2点到3点之间,仅从南锣鼓巷南口牌楼进入的游客人数,就比上午11点时增加了至少2倍。人流的迅速增加也让整个游览队伍的速度越来越慢。
在这个高峰时段内,北青报记者从南牌楼出发自南向北,步行穿越长约800米的南锣鼓巷,用时约25分钟。不少店铺集中的地段出现了短时人挨人人挤人的情况。
餐饮店排长队
游客慕名而来
北青报记者发现,尽管南锣鼓巷里布满了各种商家,真正吸引游客驻足观看的还是餐饮店铺,一些经营工艺品或者老北京物件的店铺门口却未见人头攒动的景象。走在街巷中的游客手中也多举着鸡排、鱿鱼、酸奶、抹茶冰淇淋等小吃。
部分颇有名气的小吃和冷饮店门前排起了很长的队。一位从青岛来的游客甚至表示,就是冲着某一家店铺特意而来的,“这里的炸鸡排很有名啊,我知道肯定会排队,但就是为了尝尝才过来的。”
16条沿巷胡同
挂疏散指示牌
尽管南锣鼓巷会在高峰时“人满为患”,但人流疏散还是井然有序的。北青报记者发现,在沿巷的所有胡同口都悬挂了“应急疏散通道”的指示牌。另外,在下午的高峰时段内,沿巷胡同也都禁止机动车穿行。
北青报记者数了数,南锣鼓巷东西两侧各有8条主要胡同,这些胡同两两对应并相互连通,在人多时可以起到很好的疏散作用。现场一位保安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说,根据相关安排,这16条胡同靠近南锣鼓巷一侧的胡同口,在国庆节期间,都会安排至少2名保安和一名交通协管员,为的就是在下午客流量增长的情况下给游客提供服务,如果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他们也会承担指挥疏散的工作。此外,附近的派出所也在国庆期间加派了警力进行巡逻。
另据北青报记者观察,从南侧牌楼进入南锣鼓巷后,游客会在包括帽儿胡同和雨儿胡同在内的不少胡同口看见诸如“前方道路拥挤,请向西绕行500米”的指示牌,提示游客可以从南锣鼓巷两侧的这些胡同绕行,以缓解整体的客流压力。保安等执勤人员也会在下午游客人数增多时规劝大家尽量选择绕行而非一直贯穿整个南锣鼓巷。这样一来,游览的人群步速虽然慢,但始终能够“走起来”,而不至于停滞不前。文/本报记者 张昆龙 本组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相关新闻
近3000人值守什刹海 大栅栏警力增三分之一
同样是开放景区,前门大栅栏和什刹海地区也聚集了大量游客。
昨天中午12点左右,什刹海的荷花市场、银锭桥附近和烟袋斜街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既有携家带口出行的散客,也有依靠导游小旗领路的团队游客。根据什刹海街道的统计,昨天的客流量有19.7万多人次,比前天还要多出将近1万人次。
从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是什刹海地区白天的人流高峰,因为邻近北海公园和恭王府两个著名旅游景点,不少去往这两个景点的游客都穿行在什刹海。但北青报记者发现,什刹海地区面积比较大,各个胡同都四通八达,所以客流量虽多但是人流并不集中。
荷花市场、银锭桥附近因为小吃店众多,从中午开始就聚集了不少游客。银锭桥附近“烤肉季”的外卖羊肉串至少要排队等上20分钟。烟袋斜街则汇集了很多经营工艺品或者老北京物件的店铺,使得这条并不宽的小巷里面也是人山人海。而沿着后海往西北方向走去,在后海北沿、西沿则并没有太多游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游客安全,从10月1日起,什刹海地区共有近3000人值守,包括6组巡逻组共72人、保安100人、巡防队80人,以及2300多名社区志愿者等,还有16辆保洁车和226名保洁员负责维护环境。
除了安保措施,为了方便游客,10月1日起至10月7日,每天14时至23时,地安门外大街(不含)以西,烟袋斜街(不含)以南,后海北沿东段(含)以东,前海西街、前井胡同一线(不含)以东,后海南沿前井胡同北口(含)以东,地安门西大街(不含)以北围成的区域范围内道路禁止机动车驶入。
昨天下午2点,前门大栅栏依然人潮涌动。外地游客成为主力军,前门大街上的铛铛车、杜莎夫人蜡像馆、全聚德前都排起了长龙。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前门大街的南北两侧入口以及大栅栏西侧入口处,都不同程度增设了驻守警力。同时,在各地重点位置上也都安排有安保人员进行巡视。一位执勤民警表示,“我们的警力比平时增加了至少三分之一。”
文/本报记者 董鑫 见习记者 彭小菲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