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法院:巡回审判+双语诉讼 让牧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辆巡回审判车,三名合议庭成员、一名书记员、一名翻译人员、一名法警,这是刚察县法院巡回审判团队和必要装备。8月1日,由民事审判庭庭长宋积珠带队,一行六人驱车近70公里,到泉吉乡日芒村一户牧民家门口就地开庭审理草场纠纷案件,案件标的是180亩草场。已从公安局退休的娘格加是刚察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参加了此次诉讼。这是刚察县法院巡回审判一个缩影。巡回审判+双语诉讼已成为刚察法院办案的重要模式,法官的身影巡回在全县偏远的各个村落。
巡回审判没有盲区
刚察县古为羌地,是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3乡2镇1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300-3800米,行政地域面积广阔,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为解决偏远牧区当事人的实际困难,方便当事人诉讼,刚察县法院将巡回法庭办案,就地审理案件作为司法为民的重要方式。
针对距离特别远,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刚察法院办案人员携带帐篷、国徽、横幅等物品,驱车到相对偏远的乡村或案发现场审理案件,涉及草场纠纷的把法庭开在草场上,涉及婚姻家庭纠纷的就开在群众院落、村委办公室等场所,因案而宜,按需开庭,确保了巡回审判没有盲区。
巡回审判的案件类型主要涉及婚姻家庭纠纷、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草原租赁纠纷、草场划分纠纷、民间借贷等纠纷案件,占刚察法院收案比例较高。这些案件适于巡回审判方式审理。通过巡回办案审判,送法上门,可以使矛盾纠纷在群众家门口就得到化解,平息纷争,而且还在案件审理期间邀请当地群众旁听,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整个法庭的审判过程,进行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达到通过巡回审判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2011年以来刚察县法院通过巡回法庭方式共审结案件229件,当庭宣判率为10%,调解率为76%,总行程达10余万公里,5000余人次参加旁听。虽然服务半径大,诉讼成本较大,但刚察法院始终克服困难,坚持以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将诉讼服务延伸到群众需要的地方。
双语诉讼服务更细致
刚察县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藏族占63.38%,由于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藏族群众大部分不懂汉语。提供双语诉讼服务在当地显得尤为重要。刚察县法院突出加强双语审判队伍,将招录对象倾斜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在其他单位工作符合条件的双语专业人才,并努力在每次的招录过程中争取一名双语人员招录名额,提升干警当中双语法官的比例。每年按照青海高院的双语培训计划要求,选派2至3法官参加双语培训,系统的学习了专业藏语法律术语,进一步解决了诉讼过程中对法律的准确解释和规范使用藏语问题。同时组织不懂藏语的干警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双语培训,安排具有藏汉双语的法官为全院干警进行双语培训,将他们在培训中和日常工作当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其他干警,协助不懂藏语的干警学会日常用语,纠正他们在使用藏语过程当中的错误,进一步规范干警藏语应用能力,提升干警在开展基层工作中藏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藏语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能力。
目前,全院在编2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数为20人,占总人数的71.4%,藏族占总数的44.4%,双语法官为3人,双语法官助理2人,双语书记员2人,在审判、执行工作岗位的双语法官为2人。
在运用藏语进行审判的同时,刚察法院坚持运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进行裁判文书、送达回证、开庭公告等文书的制作。为此,院里选派兼通藏汉双语干警专门制作了藏族版的各类文书,由一名精通藏语的法官进行把关,确保文书质量为保证藏语裁判文书的核稿、发文。此外,还定期对藏文裁判文书进行评比和不定期抽查,查找不足,及时改进,提高藏文裁判文书的质量。选配了法律知识较丰富、通晓藏汉双语的人员到立案窗口工作,相应配套印制了藏汉双语诉讼指南、诉讼流程、诉讼费收取管理办法等内容,将藏汉双语的相关制度要求挂牌上墙,方便群众能够知晓诉讼方面的相关规定,充分保障他们的诉讼权利。2011年以来,刚察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342件,审(执)结案件1262件,双语案件就占到了总案件数的75%。
为保证巡回审判和双语诉讼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聘任了22名人民陪审员,其中藏汉双语人民陪审员,包括少数民族村干部、在群众当中具有影响力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充分发挥他们对民族风俗和基层情况了解清楚的优势,调解群众之间的矛盾,并且在调解过程当中运用牧民群众能够易于接受民俗民语进行,弥补了双语诉讼中的空白。
娘格加说,“巡回审判方便群众诉讼,节约了当事人诉讼成本,真正体现了司法为民。”刚察法院能动司法,加强巡回审判力度,提升双语诉讼的整体水平和能力,通过双语法官、少数民族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了区域内的民族团结,切实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