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戈壁新城,更是创业沃土——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格尔木篇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一种精神。
对戈壁新城格尔木来说,“从无到有”、“锐意进取”,誓把荒原变家园的创业精神,是从第一顶帐篷搭在荒漠上时,便与这座城市相生相伴的。
一部格尔木的城市史,其实就是一部辉煌的创业史。
几十年来,格尔木人将这种精神贯穿到了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就业创业工作也是如此。
2016年7月,格尔木市再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位列第49位,也是我省唯一入围“2016年县域经济100强榜单的(县)市,这其中,就离不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源源不断的助力支撑。
创业“明星”带动创业热情
创业需要什么?资金、技术、人脉……这些固然必不可少,但首先,要有想创业、敢创业的热情和激情。
为了鼓励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格尔木市积极开展“换脑筋、闯市场”主题宣传教育专项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制作宣传片,讲述创业故事,撒播创业种子,宣传全市大学生创业典型,努力营造尊重创业、投身创业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王子源就是格尔木市推出的一个创业“明星”。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打算投身于现代农业,在就业部门的鼓励下,他一步步坚持下来,成为了当地特色农业种植领域的佼佼者。后来,经过格尔木市推荐,他又参加了全省创业大赛,获得全省创业奖及全省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创业奖。他的事迹经过宣传后广为人知,在格尔木市创业者群体中家喻户晓,激励着更多的创业者勇敢迈出第一步。
格尔木市就业服务局局长谭继喜说:“王子源的成功,是我市大学生创业者的一个缩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中最具成长前景的创业群体就是大学生,他们在一些最新的前沿领域会创造出许多非常好的企业,潜力较大。培育这样的典型创业明星,就是要带动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最终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益。”
手把手帮,让创业梦生根发芽
创业的梦想如同一颗种子,有了激情和热情,就要想办法让它生根发芽。而在创业初期,创业者本身的能力往往十分有限,这时,格尔木市伸出援手,手把手帮扶,帮助他们的梦想生根发芽。
为了帮扶他们,格尔木市在政策上进行了创新,“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设立市级创业就业专项资金”、“被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基地的,并起到一定品牌带动作用的给予主办方5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入驻创业园、创业街、创业孵化基地的每一个创业户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等几项格尔木市自己出台的政策都属于创新突破,给了创业者极大的支持。
同时,格尔木市还给创业者积极发放“创业政策红包”,截至目前,为15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一次性奖励共9.5万元,为6名高校毕业生发放首次创业补贴1.4万元;为15名创业者发放创业贷款610万元。
获得5000元创业补贴的大学生王一凡说,虽然钱的数额不算多,但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期望,更是巨大的鼓舞。“我觉得,领取的不只是一份补贴,更是一份承诺和责任。”
想创业,也有资金,但不知道该怎么干?创业培训来帮忙。格尔木市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2015年至今,共组织398人参加SIYB9创业培训;11人参加浙江义乌电子商务培训;11人参加湖北武汉创业能力提升培训;15人参加企业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升创业能力。
为使就业创业信息发布、政策传导更加及时、便捷,今年5月,格尔木市正式开通微信公众号“格尔木市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人身边。
孵化平台成为“梦想温室”
想创业没有办公室?没关系,有创业街、创业园和孵化基地!这些创业孵化平台,就像一个个梦想的“温室”一样,给创业者提供了发展壮大的空间。
去年9月,格尔木市新建的创业孵化基地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拥有水电暖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市财政还统一出资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等办公设备,创业者基本可以“拎包”入驻。
按照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原则,基地内重点打造了格尔木市众创空间这一新型创业服务平台,重点吸纳高校毕业生,只要有创业想法的城乡失业人员均可申请入驻。基地最多同时入驻孵化企业36家,众创空间可同时入驻预孵化人员9人,可共同实现带动就业200余人。目前,孵化基地已基本住满,涉及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文化创意、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加工等10余个项目。截至目前,包括创业街和创业园在内,格尔木市累计孵化企业119家,实现带动就业1000余人。
他维虎就是孵化基地入驻的一名创业者。创业前期,因为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了产品研发中,没有钱交房租,他一度为办公室发愁。而孵化基地给他提供的办公室地段好、空间大,还不收任何费用,和客户谈生意十分方便。如今,他的公司已经初步走上正轨。
“政府确实是真心帮我们创业,不是做样子,我也认识很多外地和国外的朋友,他们都很羡慕我这儿的好政策。”他维虎说。
分享,为创业者搭建良性“朋友圈”。
好的工作,应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用宣传去鼓舞、用政策去扶持,帮助一批创业者成功创业后,再继续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推介创业项目,充分扩大创业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帮助更多人顺利创业,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想创业没有好项目?想知道别的创业者是怎么成功的?通过政府搭建的交流平台,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去年,格尔木市成功策划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包括了创业成果展示会、观摩会、项目推介会、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多种形式,搭建起了创业互动、交流、推广平台,受到了创业者的欢迎。
今年4月,格尔木市又举办了“创业项目推介会”,把电子商务、航空拍摄影视制作、财务咨询代理、枸杞精深加工等6个前景好、投资少、上手快、风险小的精选项目推荐给了创业者,减少了他们自己寻找项目的盲目性。
5月,格尔木市组织4名创业典型参加“2016年海西州创业典型事迹巡回分享会”活动,创业者分享创业的艰辛历程,畅谈心得体会和宝贵经验,鼓励大家用自己的魄力和智慧实现创业。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创业者们建立起一个良性的“朋友圈”、“商机圈”,也大大激发了格尔木市的创业创新能力。
60多年前,格尔木只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滩,而今天,这里不仅崛起了一座戈壁新城,更成为了一片培育创业者的沃土,有了政府的全方位助力,在这片从来不缺精神的土地上,一批批创业者,成为格尔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个加速器,带给这座城市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采访感言】
都说创业艰难、创业不易,的确,一个创业者若想成功,必须要付出无数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努力。这其中,最难的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他们缺乏起步资金,缺乏经验,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在创业初期,他们如同一棵幼苗一样稚嫩。
但在格尔木,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来自政府的强大助力,正在扶持这些“幼苗”成长。缺资金,有各种贷款和奖励;没办公室,有创业基地;没经验,有老师讲课,有同行交流……可以说,政府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力推进,成为了创业者在起步阶段最坚实的依靠。
同时,这种助力和依靠,也转化为创业者内心的一份“承诺”,一份“责任”。“政府都这么帮我了,我怎么可以不努力”,正是格尔木创业者真实的内心写照。
“十二五”至今,格尔木市树立“促就业,保民生”的理念,想方设法、锐意改革,以“创业典型宣传+创业政策落实+创业平台管理+创业培训指导+创业创新活动引领”的“五创”工作模式,促进各类人员实现创业,把格尔木变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
创业和创新是面向未来的。有创业精神的城市,一定是一座明天会更美好的城市。看到了今天的创业沃土,仿佛就见到了格尔木的未来。(黄瑾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