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高原创业创新热流涌动——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上篇)

17.04.2015  10:00

  25.69万户各类市场主体,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同比增长27.51%;4.45万户各类企业,企业户数增长率接近25%……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在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任务的同时,一批央企、民企进驻青海,一批青海本地企业发展壮大,我省市场主体总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调整。企业规模效益、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极大提升,绿色发展、循环经济路径更加宽广,对全省经济社会贡献力不断增强。

   总量扩大规模提升

  企业数量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一年来,创业成本明显降低,全省工商系统停止收取企业登记费、企业年检费、营业执照工本费、各类表格工本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验资报告和报刊发布企业登记公告,实现了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零成本”,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创业活力,代表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制企业增长加快。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5.69万户,同比增长28.13 %,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65个百分点,注册资本5007.54亿元,同比增长49.55%,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54个百分点。全省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为44户。

  改革不但激发了民间投资和创业热情,也促进了就业岗位的大幅增加。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快速增长,对创业就业尤其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2014年底,私营企业户数、注册资本分别占全省企业总数的78.78%、50.85%,全省私营企业无论是户数还是注册资本均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自然人投资者在我省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规模不断扩张。同时,201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吸纳从业人员7.6万人。

   二产是骨干一、三产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10年10∶55.1∶34.9变为2014年9.4∶53.5∶37.1,工业的骨干作用日益凸显,服务业增势强劲。

  在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1家,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5%。2014年,“双百”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13.4亿元,较2010年增长45.1%,年均增长13.2%。新能源、生物产业、装备制造较上年分别增长82.8%、44%、29.7%,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轻工纺织较上年分别增长21.1%、18.4%、16.4%、14.9%,企业向资源精深加工、循环利用转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2014年,全省农牧业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13585户,注册资本306.3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44.89%、85.6%。其中,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户数达到9956户,比2013年增长32.8%;农牧业企业3629户,比2013年增长93.93%。

  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后,极大地激发了技术、商务、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2014年,全省服务业企业31149户、注册资本2364.39亿元,分别占全省企业总数的69.93%、56.75%。与2013年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户数增长58.7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户数增长47.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户数增长39.1%。全省新登记注册企业在三次产业数量分别2308户、2547户和8909户,分别占全省新登记企业总数的17%、19%和64%。新设企业多集中在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07.9%。

   私营企业增势强劲小微企业比重上升

  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计登记私营企业35088户、注册资金(本)2118.53亿元。与2013年年底相比,分别增长34.49%、66.23%,私营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金)增长速度均超过30%,较上年增速高10个百分点。

  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计登记500万元以下的企业31590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70.9%,仅2014年全年新登记8646户,占全省新登记企业总数的71.8%。在小微企业中,公司制企业户数、注册资本增长率分别达到27.18%、49.94%,较2013年增速分别提高9.83、25.02个百分点,这都表明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投资者更多地选择了门槛较低、股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规范的公司制企业类型。

   绿色经济主导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省半导体级多晶硅、矿热炉及烟气回收净化装置、多功能模锻压机等技术装备实现了多个全国首创,部分技术应用和单体技术装备跻身国内甚至国际先进行列,电解铝、铁合金等重点行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技术指标国内领先。截至2014年底,我省高技术产业增长46.2%,在重点企业建设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30个,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96项,突破关键技术16项,引进和消化吸收技术120项。

  此外,柴达木、西宁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以绿色、低碳、集聚、循环为特征的新型发展模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企业跨园区实施产业融合,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相互融合、园区错位发展的大循环,园区企业产业上下游对接、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中循环,企业内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小循环初步构建,形成了盐湖化工与石油天然气、煤化工、有色金属、建材产业融合发展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各产业间原料、产品、废弃物相互利用,企业间相互协作的循环经济已具雏形。(花木嵯)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