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力量 引领推进青海绿色可持续发展
刚刚过去的2016年,可以说是青海科技事业发展史上很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从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实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科技创新思想,为新时期科技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不仅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而且特别强调“青海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要‘弱鸟先飞’,奋起直追,下决心把创新这个短板补起来”;“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谋发展新路、布发展新局”。
这一年,省委召开十二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战略部署,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青海的号角,标志着我省科技强省的新征程已全面开启。省委书记王国生在这次会议上指出,“只要我们找到自身发展与科技大势、科技创新与发展优势的结合点,做到高度契合、不断突破、敢为人先、奋力赶超,青海的科技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实现弯道超越,谱写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在青海“科学春天”的氛围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开局。据统计,全年实施完成(验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23项,新增产值74.3亿元;全年登记科技成果470项,同比增长4.4%;全年申请专利3284件,同比增长26.8%;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6件,同比增长37.4%;全省技术市场交易总额达56.92亿元,同比增长21.24%。“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推进“双创”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我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引擎。2016年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引发全社会蓬勃兴起“双创”热潮。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和省政府各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和配合下,我省“双创”工作有序开展,积极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为加快构建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省政府办公厅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为全省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为推进“双创”工作创新发展,从2015年起,省政府每年都从财政科技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2015年支持的34家企业总资产增长21%,营业收入增长13%,企业净利润增长32%,许多初创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例如青海青藏华峰中蜂蜂业有限公司,在得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引导资金以阶段参股形式支持400万元以后,公司总产值翻了一番,净利润增长4倍,并已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打造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截至2016年,全省已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1家。青海大学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青海师范大学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并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建成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全省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孵化面积已达51.63万平米,在孵企业694家,总产值近32亿元。11个星创天地入驻企业、团队322家,入驻创客75人。省财政厅联动争取国家资金2亿元,支持西宁市建设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城市示范。
为在全社会掀起“双创”新高潮,我省除与全国同步举行“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外,还举办了“交行杯”、“中国银行杯”、“邮政储蓄银行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激发起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如2016年举办的“交行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开展了创业专业辅导,而且搭建了投融资对接平台,活动吸引了160多个项目参赛,其中17家参赛企业入孵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授信,4家企业获得风投机构投资,38家企业获得青海省大学生创新引导资金支持,2家企业晋级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并获优秀企业奖。
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技术服务减税等一揽子创新创业领域税收优惠政策,众多小微企业获得政策优惠“红利” 。2016年,共有17万余户小微企业累计免征增值税5.56亿元,2530户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799.78万元。
通过一年来的组织推动,我省“双创”工作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市场主体增加明显。截至2016年底,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6672户,同比增长10.6%;其中新发展企业16539户,同比增幅达33%。二是各类创新创业资源集聚。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各金融机构累计为142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3.42亿元。三是技术交易市场交易额逐年增长。2016年我省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986项,同比增长3.35%;技术合同总成交额56.92亿元,同比增长21.24%。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加快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使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2016年,省科技厅制定了《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及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并重点在全省10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05家科技型企业中分别选取50家、80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家、重新认定15家,新认定科技型企业68家。目前,全省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已分别达到130家、256家。
坚持以多种方式引导企业聚集创新资源,使其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2016年,在积极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组织科技计划项目,产业化项目近90%由企业为主联合科研机构和大学参与,省级工程中心有80%以上建在企业的基础上,省科技厅还组织实施了10项企业“强创新”重点项目,重点支持盐湖锂盐高纯化、先进晶体材料产业化、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化提升,带动企业投资近4.8亿元。全年资助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科研攻关的经费达2.06亿元,占省财政当年资助经费的70.15%。
积极推进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落实,共组织鉴定54家企业246项,落实税前扣除的研发费用总额达6.78亿元,较上年增长66%。开展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安排后补助资金4562万元,支持29项企业研究转化与产业化项目。
积极推进专利转移转化工作,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科技服务。为进一步推动我省专利质押融资工作,2016年省科技厅共促成6家企业实现9笔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8196.36万元。设立“青海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知识产权服务之窗”,为创新创业者推荐专利2175件。成功促成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一项核心专利实现4000万元的专利许可转让,充分凸显了核心专利技术对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创新产生的效益。
积极开展大型仪器共享服务。修订完善《青海省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服务管理办法》,对14家大型仪器入网相关单位给予168.6万元共享服务补贴,促使大型仪器进一步向社会全面开放,提高大型科学仪器的使用效率和资源的共享利用。
扩大创新引导资金规模,提升科技服务体系能力水平。青海省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在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省财政注入资金已从最初的6000万元扩大到了目前的2.9亿元;通过与社会资本结合,先后设立8只基金,吸引社会资本7.56亿元,总规模达到10.76亿元。其中,已建成运营的3支基金累计投资3.78亿元,对158个项目进行了扶持,预计可实现投资收益2.5-3倍。投入2000万元吸引其他资本组建了7000万元科技担保基金;投入1500万元设立了总规模达5000万元的青海孵化器基金,投资2000万元支持青海国家大学科技园,投资800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新引导资金;投资1000万元与兴业银行青海分行联合设立规模达1亿元的助保金;与国开行青海分行合作设立5000万元的“国开科创贷”平台,成功放贷900万元,与中国银行青海分行签署了《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首次选取15项重点产业化科技项目开展资金监管服务试点,银行安排5亿元信贷额度为项目单位提供“过桥贷”等融资服务。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发挥创新体系的核心作用。通过省部共建方式,推动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实验室成为我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省重点实验室及其培育基地达到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66家。共争取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70项,获资助经费1.48亿元,SCI收录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8篇,出版专著15部,培养硕士和博士293人,重点实验室在全省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
大力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新组建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达59家。全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等方式进行成果推荐与扩散,累计转化成果117项,转化项目产值达195.9亿元,创收2.87亿元,实现利税约37.13亿元。其中,“青海光伏产业科研中心”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验证试验基地。
强化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2016年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全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家、省级3家。4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截止2016年底,全省8家孵化器和4家众创空间总孵化面积达51.6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94家,总产值近32亿元。同时全省建成并服务于农牧区创新创业的国家“星创天地”11家。
截至2016年11月份,青海国家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亿元,同比增长13.2%;完成工业增加值76.1亿元,同比增长14.86%;完成工业销售收入211.8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高新区经济逆势上扬稳中向好。全省农业科技园区实现产值150.6亿元,同比增长11.4%,农业园区产值已相当于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67%。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作为地处三江源头、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青海必须不断改变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使科技创新真正发挥出核心引领作用,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赢得发展
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和省委提出的“四个转变”新思路以及一系列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示精神基础上,省科技厅自上而下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不断聚集问题,凝练工作目标,从优化创新政策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入手,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全面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打下重要基础。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解源:“在绿色发展成为主流的大趋势下,青藏高原的生态产业及其产品必将成为独具竞争力的朝阳产业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高附加值产品。未来几年,必将是青海依靠科技进步把特色资源转化成绿色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具有鲜明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经济资源,实现高水平的资源转换,实现以绿色发展为鲜明特征的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新能源经济将成为未来青海重要的、具有鲜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特质,成为青海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十三五’131总体要求的着力点,也是我们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着力点。”
围绕这一目标,省科技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并经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明确了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布局,描绘出我省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愿景。发布实施了“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形成“深化5项改革、构建8个产业体系、实施5大科技创新工程、推进8项科技行动”的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并促成科技部等四部门与省政府联合发布了《“十三五”科技援青规划》,全力推动科技援青工作。
针对我省科技计划新体系,制定了《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等5项科技计划新体系管理制度,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推进我省科技计划新体系与经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还制定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印发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符合科技创新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进“双创”工作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着力点,是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驱动,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青海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更应着力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戮力同心,奋发有为,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解决了一批制约我省重要产业关键技术难题,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围绕“四个千亿元产业”发展,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按照省委省政府“四个千亿元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集群和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组织实施了盐湖卤水制取电池级碳酸锂、高效结晶硅、晶体电池组件、军工用铝合金导轨型材、蓝宝石人工晶体制备产业化等一批重大专项。在新材料领域,离子选择性分离工程化项目突破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低成本提取电池级锂的生产工艺技术,打通了青海省上下游锂电产业链条。盐湖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突破了氯化氢尾气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为年产10万吨金属镁生产线投入运行提供配套产业技术支撑。万吨级高档电解铜箔系列产品研发,形成了锂离子储能及动力电池用铜箔8000吨生产能力,补上我省锂电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环节。120公斤蓝宝石炉的研制成功,为确立我省蓝宝石产业在国内行业地位奠定重要基础。在新能源领域,完成了5MW塔式电站热熔盐系统改造,为大规模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元储热熔盐奠定了基础;实施的高原寒荒地区高集成度大功率光伏水冷一体化电站研制及产业化研究成果已在10MW光伏水冷一体化电站建设中示范应用,为青海大规模太阳能发电产业基地建设提供新的内容。
围绕农牧业十大产业领域,组织实施“1020”科技支撑工程。以建设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主要抓手,组织实施“1020”科技支撑工程项目17项,总经费3.26亿元,资助经费6315万元,预计新增产值5.67亿元。为打造我省畜禽养殖、粮油种植、果蔬和枸杞沙棘等“四个百亿元”农牧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极大提升了我省现代生态农牧业的发展水平。在生态畜牧业方面,通过利用北斗、遥感卫星、飞艇、地面牧草自动监测等技术,实施天地一体化动态监测,建立了集信息服务、资源利用、动态监测、疫情预警、灾害预报及精细化轮牧管理的高寒地区生态养殖模式,有效提高草场单位面积载畜量22%~38%,牧草产量增加22%~43%。牦牛、藏羊分子遗传标记研究与应用取得新进展,为我省牦牛、藏羊育种及改良提供了新方法。D型肉毒素颗粒剂新剂型的成功研制,平均灭效达到90%以上,有效扩大了肉毒素使用范围。在国内外首次分离出了牦牛衣原体灭活疫苗,免疫攻毒保护率达到100%,在特色农业方面,特早熟杂交油菜、马铃薯、青稞等特色农作物新品种高产田创制示范面积已达4.5万公顷,平均产量分别高出全省平均产量的27%、45%和80%。青藏高原高寒区高产优质燕麦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选育出高蛋白、高β-葡聚糖的抗病虫害等5个燕麦新品系,育成6个新品种。自主培育的青杞1号、柴杞2号等枸杞新品种已实现规模化推广,通过枸杞水肥一体化、篱架栽培、生物防治、绿色加工等一系列技术的配套,实现了枸杞生产的节本增效及增值加工。在海东建立了年产2万吨脲醛缓控释肥生产线,填补了我省缓控释肥料生产加工的空白。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后发展省份。为进一步提升民生发展水平,全省上下不遗余力推进惠及民生福祉的科技创新,极大改善了56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按照“一网打天下”的要求,研发了包含9类数据库的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系统,初步构建了“专家—科技特派员—农户”三位一体的全省农村信息化主动服务模式。2016年向农牧民推送农牧业生产、就业劳务、政策培训、村级事务管理等综合信息37000余条,服务农牧民280万人次。
——启动高原现代科技生态园(高原之家)建设工程。通过应用现代日光温室、设施园艺等综合技术,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农业、文化与旅游、观光与休闲等多元素融合,探索出贫困地区产业、文化、休闲旅游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目前,果洛、玉树两州的12个县(市)高原现代科技生态园建设已全面启动,其中果洛州各县主体框架基本完工。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以信息化为手段,利用“互联网+”技术,按照“1+3”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模式,建设了具有基础数据管理、动态监测、数据统计、监督管理、在线指挥等5大功能的青海省精准扶贫工作大数据平台,为扶贫攻坚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服务平台已覆盖海东市2区4县634个贫困村,服务贫困户48377户、175548人。同时,依托平台,积极选派1100名科技人员深入我省42个贫困县开展科技服务。
——开展社会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资助经费550万元设立重大科技专项,开展“青海省人畜包虫病防控策略与创新技术应用”研究,积极探索包虫病预防控制、早期诊断率及临床治疗,并建立了一支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为核心的省、州、县三级包虫病防控研究团队,使我省包虫病的感染率大幅度下降。自主研发的“梓醇片”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一类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有可能实现我省国家中药一类新药创制的重大突破。黑果枸杞通过国家食药局新食品原料审核,可作为普通食品管理,为黑果枸杞产业发展开拓了广阔天地。资助科技经费500万元,组织实施“西宁市智慧交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提高了西宁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有效解决西宁交通拥挤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地处三江源的青海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而且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极其宝贵,亟需科技创新来破解制约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明确提出:“青海要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着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领域中的科技创新,推动青海绿色发展。”对此,省科技厅着眼大局,主动作为,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生态监测体系建设、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资产评估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
积极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提供科技支撑。研究制定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科普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专项600万元重点支持“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协调争取中科院支持1000万元开展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及模式”研究。积极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合作,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机构建设相关工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建设的决策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开展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资产评估。通过整合全省多来源、多尺度、多过程、多时项的生态环境数据,结合大规模的野外调查,构建了生态评估专项和综合数据库,开发了定量测算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数据—模型融合平台,完成了青海省生态系统管理区划,提出了青海省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对策。并为三江源地区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提供技术支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化和制度化。
稳步推进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通过运用草畜平衡核定技术、智能称重、遥感、GIS以及地面调查等手段,在海北、海南和黄南等地制定了网格化的暖季和冷季草场精准的草地分区放牧方案、轮牧方案、冬季补饲方案和春季休牧方案,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精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羊群重量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初步建成了几个区域性智慧生态畜牧业云平台。燕麦、莜麦、小黑麦、箭舌豌豆单播和混播饲草建植组装配套技术的突破为高寒牧区农牧交错区因地制宜实施“粮改饲”提供技术储备。
组织开展生态整治示范工程。针对祁连山江仓矿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土壤基质修复、适宜草种筛选,混播、喷播等栽培技术研究,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有效途径。祁连山黑土滩(坡)治理技术集成示范工程总结出禁牧+免耕补播技术,禁牧、免耕补播及无纺布覆盖配套治理技术,为彻底解决黑土滩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