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剧目 演艺集团公司借东风唱大“戏”

05.11.2014  11:55

  伴随着急切的锣鼓点,10月29日,青海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演艺集团公司)下属的京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在紧锣密鼓中拉开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紧张有序的排练。十几天后,这台从全国各地申报的近50台剧目中脱颖而出、代表青海京剧艺术发展水准的《七个月零四天》,将赴天津接受第7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检验。

  为了这出剧目,上至主管单位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下至演艺集团公司,再具体到京剧团,每位或间接或直接的参与者,都像拧紧的发条毫无怨言地参与连排。三个多月下来,《七个月零四天》被雕琢得有棱有角、有板有眼,所有人劳苦之余欣慰不已。正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拂去了大锅饭时代“请我演”“等我演”的优越感,让“铁饭碗”时代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有了变化。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演艺集团公司的全体演职人员积极主动寻找演出市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掀开了青海文艺发展的新篇章,呈现了满园春色的喜人景象,彰显了文艺百花齐放、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转企改制序幕拉开

  2012年6月21日,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下属的青海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将原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和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的剧团囊括其中,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重组改制。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一些专家进入研究机构,政府每年兜底拨款900万元。

  任何改革都不会风平浪静。当部分人员的身份即将从端铁饭碗的事业编制,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时,有些人坐不住了。对此,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多次召开大会,为涉及人员详解文化体制改革制度,打消大家的顾虑。最终,演艺集团公司实行“老人老办法”,退休了390多人;“中人全分流”,分流到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下属的群众文化部门任职;“新人新办法”,2013年3月,全员实行竞争上岗,打破职务、职称界限,从省外请来专家进行严格考试,根据不同岗位聘任,兑现不同的薪酬待遇。

   思路一变天地宽

  演艺集团公司成立后,各演出部门一边稳定人员队伍,加强管理,一边强抓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以适应新阶段对演出的新要求。演艺集团公司下属的平弦剧团团长沈德成说,改制后,所有演员每天都要进行基本功训练,两年多时间,大家的基本功上了台阶,演出水平大大提高。

  “集团集民族歌舞、青海平弦戏、京剧、杂技、‘花儿’演唱为一体,艺术品种齐全,所创剧目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高原特色和西部风情。演出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获过大奖,还曾代表青海出访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青海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演艺集团副总经理王国林说,为考虑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演艺集团公司想方设法组织多种样式和风格的剧目。

  改制后的演艺集团公司,全体演职人员积极面对市场,活跃在我省各个文艺舞台上,先后承接并圆满完成了青洽会、国际唐卡艺术节、清真食品节、中国西北音乐节、国际射箭节开幕式等演出项目和专项活动。两年多的时间,他们交出了一份令人骄傲的答卷:演艺集团公司自成立至今,共完成各类演出2115场,实现演出收入1545万元……

   社会责任不能丢

  “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地排练,仅三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大型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的创排,大家心劲特别足。”对于改革后院团焕发的勃勃生机,演艺集团公司的所有领导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王国林说,目前,演艺集团公司共有304名演职员工,这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演出队伍,所演出的剧(节)目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高原特色和西部风情。随着文化市场发展潜力的不断扩大,演艺集团公司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观众文化需求作了调整,这样做,一方面体现文艺为谁服务的宗旨,一方面,增加了演艺集团公司的收入。京剧团演员小雨说,改制前,因为拿的是死工资,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改制后,因为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所有人的积极性都高了,拿她自己来说,现在每个月比改制前能多拿一千多元,可以拿到5000元,有些演员拿得还要多一些。

  与其他文化企业相比,演艺企业更具有特殊性,除关注经济效益外,其作品更要注重社会效益。王国林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发展演出产业、换取经济效益,而是要为社会、为时代鼓与呼,把高品位的精品奉献给普通百姓。”

   借东风寻求突围

  为弘扬青海民族文化,继承发展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青海地方平弦戏,演艺集团公司于2007年在西宁以及湟中、湟源、大通等地通过考试,招收了41名学员组成平弦学员班,学员中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15岁。这些学员先后被送往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西安市艺术职业学校、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进行委培学习平弦戏表演6年。2014年6月26日至28日,学员们在省艺术学校礼堂举行了为期3天的毕业汇报演出,演出赢得有关领导、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借助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演艺集团公司从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方面寻求突围路径,走出了一条从“要我演”到“我要演”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路子。他们邀请国内有名的艺术家指导排演新戏,排演了多媒体舞台歌舞剧《藏舞京典》《世界风情歌舞秀》、大型音画舞蹈史诗《秘境青海》等;儿童京剧《藏羚羊》获得“文华剧目奖”,大型音画舞蹈史诗《秘境青海》亮相深圳文博会,获得好评,青海平弦戏《未婚妈妈》在第七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剧目奖”,通过这次展演,《未婚妈妈》被评为全国地方戏重点扶持剧目……

  文化体制改革正极大改变着我省文化领域的面貌,调动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演艺集团公司把传承地域文化、弘扬地方特色作为切入点,不断挖掘和整合本省文化资源,打造精品剧(节)目,以创新的思路和机制,积极推动青海文艺舞台的大繁荣、大发展。(姚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