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在草原上的歌——记黄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藏族大学生干部张海春

21.03.2015  11:17

  张海春最初并没有想到,他会把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年华交给泽库草原。

  1992年年末,一个大风刮得行人步履趔趄的下午,当大学刚刚毕业的藏族新战士张海春背着背包,来到泽库县武装部报到时,他还不知道,像今天这样风沙扑面的日子,今后将是生活的常态。他更没想到,他在黄南一干就是22年。当年皮肤白净、说话有点腼腆的小伙子如今已经是脸颊黑红、成熟干练的军官了,他对这块土地由最初的畏惧到热爱,张海春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次精神淬火。

  生活中领悟,领悟中成长。无数次的感动与被感动,留在张海春心里的不仅仅是朴素的感情,还有对爱民、团结更深刻的理解。正如他日记中所写:“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互助的集体才会有无穷的力量。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团体,只有重视团结,珍惜团结,维护团结,以实际行动搞好团结,才能有力量、才能有进步、才能有发展。”

   “泽库,拴系着我感情的地方”

  初识泽库的情景历历在目。张海春和几位新战友,乘坐一辆班车,满怀对新生活的憧憬,一路上编织着对泽库大草原的美丽想象,恨不得即刻赶到军营报到。

  但是,当班车在凹凸不平的山道上颠簸到中午,浑身的骨头开始酸困时,尤其是看到山道两旁的景物渐渐荒凉时,在他们心中升腾的火焰开始熄灭了。中途在麦秀镇一家清真餐馆坐下,同行的一位战友已经后悔得饭都不愿意吃了。张海春没滋没味地吃着饭,开始焦虑:“不知道哪一天才能调离泽库?”

  在森林繁茂的门源长大的张海春更没想到,整个泽库县城竟然看不见一棵树。看见的只是陈旧低矮的几排土坯房和短短的一条街道、唯一的一座三层小楼,以及拴在电线杆子上的牧民坐骑——马匹或牦牛,还有牛粪、马粪。

  他到县武装部报了到。武装部的土围墙倒塌了好几处。值班室里有一张桌子、两条长凳、一个火炉、一部手摇式电话、一台老式电视机。

  晚上蜷缩在被子里,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寒风一直在窗户上扑打,并且无孔不入地钻进来,耳朵、鼻子和脑门冻得发麻。炉子里的牛粪火熄灭了,室内温度迅速下降。是下床给炉膛里添点牛粪呢,还是把被子裹紧坚持到天亮?竟然踌躇难决。

  不仅环境艰苦,精神也很寂寞。最难熬的是春节。走在寂寞的街道上,除了闲逛的牛,难得见到人影。那时他最盼望的就是每周到来一次的邮车,家书是他唯一的慰藉。

  一个想法在张海春心里开始萌芽,但他一直没有勇气说出。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和战友们围着值班室的火炉看电视时,有了机会。县武装部副部长任占海问张海春:“小张,你到这里也有一段日子了,感觉怎么样?”

  张海春犹豫了片刻,鼓起勇气说:“任副部长,能不能考虑,把我调到环境好一点的地方,这里实在是太差了。”说到最后一句话时,底气不足的他,怯懦得像是耳语。

  任副部长沉默片刻,目光变得严峻起来:“泽库这个地方环境确实艰苦。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这里肯定不习惯。可是你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要坚守这里?你的战友们大多数都是内地人,谁的家乡不比这里条件好?他们能适应,你一个本地人为什么不行呢?”

  任副部长一番话,如同重锤敲在鼓面上,深深震动了张海春,他感到羞愧难当。又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他的决心已定:我要留下来,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个不怕苦的好男儿。看着吧,开弓没有回头箭!

  1994年3月,泽库县遭遇了一场大雪灾,牛羊损失惨重,物资短缺。冰天雪地里,张海春和武装部军事科参谋南加扎西开着装满粮食和草料的大卡车,奔赴30多公里外的喇嘛河滩村救援。

  在那个村子里,张海春他们忙着给饿得奄奄待毙的牛羊分发草料,又去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去面粉和茶叶,忙得顾不上喝口水,但是心里很充实。当一位80多岁的藏族老奶奶脱下身上的皮袄为他披上,还紧紧握着他的手,热泪盈眶地一遍遍表达感激之情时,张海春心潮难平,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泽库需要我,我要把自己的热能献给最需要我的地方!

   不变的热爱不减的热情

  一晃三年,张海春因为工作出色被调到黄南军分区。地方变了,但不变的是他对驻地各族群众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热情。

  走进曲库乎乡西卜沙村的“黄南军分区希望小学”,看着宽敞明亮的教室,校长华关加向记者介绍着它的来历,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这是托了军分区的好处啊。十几年以前,学校就挂在对面的半山腰上。几间土房子,窗户没玻璃,蒙着塑料布,风一吹哗哗响。虽说有个小火炉,可是房子走风漏气,存不住热气。房顶上到处是窟窿眼睛,下雨天房子里滴滴答答,傍晚抬头能看见星星。房子还隔成了两半,半间老师办公,半间当教室。教室小到只能坐下10个学生。坐不下的人呢?只有轮流上课。”

  华关加说第一次见到张海春是在2003年5月的一天。张海春来学校找他,问他快过儿童节了,有什么困难。华校长犹犹豫豫地开了口,“你看这些孩子们都穿得破破烂烂的,能不能……”他不好意思再说下去。张海春说:“我明白了,回去马上研究。”当天晚上华校长接到张海春的电话:“校服的事情我们给你解决。”这年六一节,学生们第一次统一着装。漂亮的校服把学校烘托得生气勃勃,连附近的老百姓们都赶来看稀奇。更让华校长没想到的是,7月的一天,一辆满载煤块的大卡车开进了学校,师生们以为这辆车走错了地方,司机微笑着说,没错,是给学校送煤的,是张副主任安排的。校园里顿时一阵欢呼。在这个大半年都离不开火炉的地方,冬天上课,学生们得不停地往手上呵着气,跺着脚,才能坚持听讲。今年,他们终于可以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了。

  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国家意识,张海春决定在希望小学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他组织军分区的12名战士,严格训练一个月,把日子定在2014年3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消息传遍四邻八村,一大早,许多父老乡亲就像过节一样穿上新衣服赶来。一声响亮的号令,戎装整齐的升旗手和护旗手以标准姿势完成了一整套动作。望着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一双双稚嫩的和苍老的眼睛都湿润了。

  华校长告诉记者:“张副主任每个月都至少要来学校看一趟,问问有什么需要,每年六一节都要给学生们送一套新校服。11年了,学生们没买过铅笔和本子。2005年军分区给学校换了新课桌,现在我们是全县唯一有单人单桌的学校。学校的土围墙也变成了砖墙。我当了27年教师,像他这样的干部我没见过。我想说的很多,但是我的汉话不好,说不出来,他的恩情我心里都记着哩。”

  恩情,多么让人感到温暖又充满力量的情感。张海春说:“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我的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过上了殷实日子;也是国家实施的西部开发和助学工程,让我顺利地走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更是部队提供给我这样好的一个平台,让我从一个牧民成长为一名团职军官,感激之情在我心里,我说不出来,只能尽我的微薄之力为老百姓做点小事。”

   最真莫过军民心最诚莫过爱民情

  石头不言语,“心”中藏故事。

  在黄南独立骑兵连后院一池汩汩流淌的泉水中,矗立着一块“心泉石”。

  “这是我们骑兵连的官兵和吾屯村的村民们一起立的,它见证了我们军民之情!”时任骑兵连连长的胡永锋自豪地说。

  原来这眼泉被当地群众奉为“神泉”,是吾屯村几十户村民唯一的饮水源。因为有“神泉”之说,所以即使泉里积满了淤泥,人们也“不敢”清理泉眼,长年累月地饮用浑浊的水。

  听说这件事时,张海春正在连队蹲点调研。他一刻也不敢耽误,带着连队战士到村里挨家挨户地宣传健康卫生知识,不知跑了多少趟才征得村民们的同意。他和官兵一起动手清理了淤泥,还用石头砌了一个水池,安装上水管。从此,骑兵连和吾屯村的村民共饮一口泉,村民们用水方便了,喝水干净了,对人民子弟兵也更加信任了。清澈的泉水就像一条纽带把军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以后,官兵们经常帮藏族群众背水送水、收割小麦、修理农具,还主动照料起村里的3位孤寡老人。“连队的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照顾老人已经成了连队的传统。”胡永锋说。

  真诚的心换来纯朴的情。张海春和官兵们忘不了,每到一个军马放青点,当地的牧民群众总是把最好的草让给骑兵连的军马吃,把最好的地方让给官兵们住;他们忘不了,无数个夜晚村医为摔伤的牧马战士治病疗伤的情景,当地群众不分白天黑夜帮他们找回走失军马的点点滴滴;他们更忘不了,每年老兵复原时,百姓们抹着眼泪敬献哈达的真情……

  任何事情都高不过群众的利益,困难再大都大不过群众的生命。民族团结,是张海春心里最坚定的信念。

  2005年农历正月初八,大雪下了一天,远山近岭一派银装。这天是张海春值班,晚上11点多,值班室电话响了。电话那头的人急切地说:“这里是州医院。有一个撒拉族女孩从5米高的地方摔下来,脾脏破裂,生命垂危,急需输血,请求部队支援。”张海春看了看门外的鹅毛大雪,心一下提了起来。抢救老百姓的生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路远雪大,只能乘车去,去州上的便道又窄又险,雪厚路滑,车辆难以正常行驶,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不测,他得担责任啊。怎么办?情况危急,容不得他犹豫,他向领导汇报后,直接把电话打到了骑兵连。

  时任骑兵连连长的胡永锋回忆这次经历时还心有余悸。“我接到张副主任电话的时候已经快半夜了,啥都来不及想,赶紧把战士叫醒,组织了13名战士坐着卡车往州医院赶,战士们在车厢里冻得发抖。路上雪厚,湿滑,卡车不停地‘扭秧歌’,路两边是一两米深的沟。我紧张得出了一身冷汗。”

  张海春站在医院门口,一直焦急地张望着。急救室门外,女孩的母亲韩亚梅瘫软在椅子上,默默流泪。护士说了一声“救星来了!”韩亚梅像被打了一支强心针,急步上前拉住张海春的手。张海春边挽袖子边说:“你放心,孩子一定会没事的。”

  小女孩得救了。韩亚梅激动得要跪下,张海春赶忙扶起她。韩亚梅流着泪说:“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报答你们的恩情,我会让孩子永远记住,她的这条命是解放军给捡回来的!”

   民族团结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

  2014年6月13日,隆务寺的僧人们做了第一次专业体检,大家都知道,这是黄南军分区张副主任努力来的结果。

  早在3月份,张海春从隆务寺僧人的口中得知僧人们从来没做过专业体检,一些年纪大的僧人身体也不太好,听了这些,他马上忙活开了。

  军分区医疗条件有限,张海春想到了陆军第四医院,于是向他们求援。但医院的工作计划排得很满,一时难以考虑他的要求。张海春锲而不舍地奔走斡旋,医院终于答应在6月上旬派医疗队去隆务寺。

  一大早,十几名医生带着心电图、彩超等设备和大量药品风尘仆仆地来到隆务寺。体检从早上九点一直持续到晚上,除了寺院的僧人,很多知道了消息的群众也赶来找省上的医生瞧病。为了不给寺院增加负担,所有人员中午全部盒饭解决,几名僧人送来熬茶,恭敬地说:“饭不吃可以,茶总得喝上一两口。”临走时,医疗队给寺院留下了近两万块钱的药品,留下了主治医师的联系方式。僧人们双手合十,以他们特有的方式为医生们祈福,看着医疗队的车辆远去,还在挥手致意。张海春说:“医院还为僧人们建立了健康档案,这项活动明年还会做,并且会一直做下去。”

  张海春总说:“只要是老百姓的事,都要尽心尽力。”这句话,女大学生达措吉感触颇深。

  “达措吉考上大学了!”2009年8月的一天,西卜沙村传来了让村民们震惊的好消息,“这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一位老人说。

  可是达措吉却高兴不起来,父亲干活时摔成重伤,家里已经负债累累,拿什么供自己上学呢?

  希望小学的校长华关加得知这个消息后,也不由地替达吉措发起愁来。想了很久,华关加终于鼓起勇气找到了张海春。

  9月1日一大早,张海春就赶到了达措吉家。达措吉正在伺候躺在床上的父亲,看到华校长陪着两位陌生的军人进了家门,很是纳闷。华校长说明了张海春的来意,达措吉的父亲吃力地坐起来,握着张海春的手说:“叫我说啥好呢,家里这么个情况,丫头都不打算上了。”说完,掩面而泣。

  “考上大学是好事,再难也要让娃娃把学上完。”说着,张海春把两千元钱塞到达措吉父亲的手里。

  回去后,张海春四处奔波为达措吉申请了贫困生助学资金,资助了达措吉大学期间的全部生活费。如今,达措吉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她说:“我对张副主任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是他帮我圆了大学梦,给了我不一样的人生。”

  作为政工干部,宣讲政策是张海春的重要工作之一。怎样把原本枯燥的政策宣讲转换成牧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他想了很多办法。

  关于宣讲,他有自己的一套“点穴法”:群众关心什么就讲什么,用民族语言讲要点、用通俗的话讲故事、用身边的变化找共鸣,组织宣讲文艺小组,把政策要点编排到歌曲、小品里。

  他把宣讲的内容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藏文,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折页,还专门请藏族老师帮忙校对,力求做到准确无误。通过多方协调,张海春组建了一支能歌善舞的宣讲小分队,他们把宣讲内容编排到歌曲、小品里,让老百姓在享受文化娱乐的同时了解党的政策。烈日炎炎下,大雪纷飞中,张海春和宣讲小分队总是把党的政策第一时间送到老百姓身边。

  在采访中,他为老百姓做了什么,很多人都记得他却忘记了,但是老百姓为部队付出的点点滴滴他都如数家珍。人常说,不简单就是重复把简单的事做好,不平凡就是反复把平凡的事做好,张海春就是这样一位既不简单又不平凡的军人。(王宥力 张晓英)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