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永远向前 学习尕布龙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座谈会发言摘登
我的爷爷尕布龙
我从1992年小学二年级到2006年大学毕业一直在西宁和爷爷共同生活,爷爷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我。
爷爷一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他在西宁住的房子是单位分配的,去世后就交还给了单位,自己没有买房。家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沙发、凳子、餐桌都是从单位便宜处理的旧办公用品,不管是在海晏还是在西宁,自己吃饭基本上不炒菜,早饭是酥油炒面,午饭是土豆白菜,晚上吃面,能吃上点鸡蛋算是很好了。家里病人多时,会和平时吃的不太一样,煮点羊肉,包些饺子、包些包子,让来看病的农牧民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在海晏家里,就睡土炕,在西宁睡的一张木板床,因为搬家次数多,还修了好几回,我妈妈想着他年纪大了,想给他买张睡着舒坦点儿的床,他没答应,说床太软了容易生病,那张木板床陪伴了他二十年。
他穿的衣裳一直是那两三套洗旧了的中山装,布料也是非常一般的棉布,衣服发白了,领口和袖口磨烂了也舍不得扔掉,让我妈妈或者保姆换一下衣领袖口,补一补继续穿。他说,衣服干净整洁就行了,没必要浪费钱买新的,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花。
爷爷对我的要求很严格。我从8岁起,就住在爷爷家,每天早上打扫完楼上楼下的卫生才去上学,饭后洗完碗筷才去写作业。上小学的时候,我的穿着在同学中是最朴素的,直到上中学的时候,我还穿着手工纳的布鞋,那时候我都不会告诉同学我爷爷是领导,因为在我心里他特别不像个领导,太平凡太朴素了。
爷爷从来不讲特殊,从不利用自己的权力为家人办事。我的奶奶、我的父母和家人,一辈子都生活在牧区,以放牧为生。我们的家人中唯一受到的照顾,就是让我和两个哥哥在西宁上学,接受了比州县更好一些的教育。我的姐姐下岗了,学医的哥哥毕业后被分配到砂石厂当修理工,妈妈都曾要求过爷爷帮忙调工作,但他都没有管,他说,“组织分配到哪里就到哪里工作,都是一样为人民服务嘛!”爷爷身体不太好,身边也没有亲人照顾,2006年,我大学毕业后,我的亲戚甚至爷爷的朋友都劝说爷爷,给我在西宁找份工作,留在他身边,他还是没答应,让我到基层去锻炼,用他的话说“有口饭吃就行了呗!”最终我还是如他所愿,回老家的乡镇上工作一直到现在。时间长了,我们都习惯了他的作风,也不再提要求,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一直过着和其他老百姓一样平平淡淡的生活。
爷爷非常重视家乡的教育,他自己掏钱为哈勒景民族寄校、扎汉口小学的教室和宿舍修建了采暖设备,每年教师节、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一定会回到乡上的小学看望老师和学生,个人花钱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给老师们赠送书和笔记本,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激励老师们好好教学。听我妈妈说,很多年前我奶奶在的时候,家里曾经收到过一封信,是个偏远山区的贫困学生的感谢信,那时家人才知道爷爷以我奶奶的名义资助了很多学生。
2011年10月8号,爷爷离开了我们,当时各州县的很多群众前来祭奠,在爷爷的遗像前痛哭:“我们心中的佛走了……”
这就是我的爷爷,他两袖清风,一辈子没享什么福,却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百姓的身上!虽然爷爷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给青海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依然还有那么多群众爱戴他、怀念他、追思他,我觉得爷爷这辈子值了!(达什姐莉)
我们眼中的尕布龙
1991年组织安排我担任尕布龙同志秘书。下面说几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不管条件如何,不能放松对工作的要求”
尕布龙同志在履行职责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忠于党、忠于职守。他原来的秘书说:“当尕省长的秘书要苦得起、累得起,没有节假日,还要什么都会干。”在民族宗教、草山纠纷处置工作中,都能看到他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同时灵活细致地进行政策教育和情绪疏导,他经常讲:“边界要安定、民族要和谐,民族团结是发展稳定的前提;经济发展、民族振兴进步,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在他指导下,化解了很多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作为一位民族干部,他解决问题毫无民族情绪和倾向性,坚持公平公正办事。
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他不断加强学习,收集各地人大工作动态。撰写了《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关于加强我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理论文章。他经常在会上讲:“人代会很重要,基层代表到西宁开会不容易,他们是代表第一线群众来行使职权的,带着人民的期盼来参加会议的,要做好各项工作,真正发挥出人大代表的应有作用。”很多的代表委员被他务实的作风所感动,积极发挥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作用,推动了全省各项事业发展。
“等群众都脱险了,我再回去”
1985年底,玉树州发生了特大雪灾。年近60岁的尕布龙同志坚守在抗灾救灾一线。由于高寒缺氧,工作劳累,尕布龙同志患上了严重感冒,每天晚上难以入睡,糖尿病也犯了,他一边打点滴,一边指挥抗灾救灾工作。就这样,他在唐古拉山指挥部坚持了8天。当得知所有群众都脱险以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西宁。由于治疗不及时,从此落下了肺气肿等终身疾病。可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心里。
“走,我们下乡到群众家看看去”
有一次,尕布龙下乡,到乡政府打听乡领导在不在,乡上秘书看他的模样,以为是农民,便打发他说领导不在,尕布龙不急不恼,自己进村转悠了解情况,最后才叫来乡干部,安排具体工作。下乡搞调研,他从不给基层打招呼,而是面对面地与基层干部群众话家常、论致富、谈发展,他在青海林业、畜牧、水利、高原农业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积极倡导建设东大滩水库、黑泉水库,种畜改良,草原保护与建设等,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们不能搞特殊”
我担任秘书以后,他亲自给我谈话说:“小杨同志,当我的秘书是很辛苦的,你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你们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办事,一切事情都要按制度办”……他从来没有利用职权为身边工作人员在职务晋升等方面打招呼,经常嘱咐我们一切都要服从组织安排。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按照尕布龙同志说的去做的,从没有打着领导的旗号办过任何事情,而是像他一样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主任 杨牧飞)
西宁南北山绿化事业的开创者
第一次看见尕布龙时,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脚穿一双胶鞋,就像一个乡干部一样,完全找不到一个高级干部的影子。他带领我们上山干活时,头戴一顶草帽,身着一件蓝色大褂,又像一个生产队长,动作娴熟,在他高大的身躯和严肃的外表下似乎散发着他这个年纪难得的激情。
1993年,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休后,已经66岁的他自告奋勇,担任了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从此,为了实现他的夙愿,为了青海的绿水青山,他把全部心思扑在了南北两山绿化上。
在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实施初期,他既当指挥,又当“民工”,一边统筹规划,把握全局,亲自跑项目、筹措资金、实施项目,一边具体抓点搞绿化。当时社会上存在两种舆论,一种是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南北山绿化工程决策是正确的,是造福后代的一件大事,满怀期待。一种是有些群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面对两山干旱贫瘠、地形破碎、岩石裸露的地质条件和西宁多风少雨的气候环境,认为搞绿化希望不大。尕布龙为了让大家改变观念,统一思想,调动大家参与绿化的积极性和热情,更为了向大家证明绿化南北两山是可行的,他选择了北山坡陡、土质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的大寺沟作为绿化示范点,亲自带领全体职工和民工进行植树绿化。他起早贪黑、亲力亲为,日夜劳作,即使患病晕倒在山上,也不愿下山休息,看病就医。当知道他是原来的副省长时,很多民工落下了感动的泪水。4年时间,他亲自带领完成造林1000亩,栽植各类树木43万余株,成活率达到85%以上,提前完成了绿化任务,彻底改变了人们“南北山不可绿化”的观念。
他坚持“绿化两山,水利先行”的原则,他认为要想两山造林成活率高,苗木长得好、见效快,必须实施灌溉造林,把引水上山作为重点,在当时绿化资金极为紧缺的情况下,拿出大部分资金,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他率先提出,把每年的绿化任务目标纳入各单位年终考核内容,在南北山各绿化区树立典型、表扬先进,互相观摩、学习交流,形成了争当先进的绿化氛围;他深知南北山绿化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在造林过程中不冒进,不蛮干,统筹规划,要遵循先易后难、分层推进、以点带面的造林方法。他总结的这些方法和措施得到了林业专家的认可,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在南北山普遍推广并一直沿用到现在,为南北山绿化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奠定了基础。
他曾经说过“党把我从一个放羊娃培养成领导干部,党组织信任我,让我把两山绿化好,我就要一心为党的绿化事业服务,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他在山上种树10多年,却从来没拿过一分钱的报酬;他始终以一个人民公仆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三严三实”最忠实的践行者。
2001年,南北山绿化一期工程结束,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由于绿化成果卓著,该工程被全国绿化委员会确定为全国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尕布龙同志贡献突出,荣获全国首届“母亲河”奖。
尕布龙,是西宁南北山绿化成功经验的开创者,也是这一具有西宁特色绿化模式的奠基人。(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张奎)
前所未有的震撼灵魂深处的洗礼
在尕布龙先进事迹采访、报道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是灵魂深处的洗礼。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尕布龙对家人“严”,还特别表现在面对晚辈求学、就业,坚持不开任何“口子”。1990年,大外孙东主仁青报考中专仅差2分,当他怯生生地向外公求助时却吃了闭门羹。复读一年后,东主仁青考上了卫校,从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海晏县基层砂场当修理工。省城几所大医院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主动要求录用东主仁青,再次被尕布龙婉拒。
2006年,年龄最小、最受疼爱的外孙女达什姐莉从青海大学毕业。尕布龙不顾身边人劝阻,坚持让她回到哈勒景乡工作。经过几年历练,达什姐莉如今已是三角城镇党委副书记,能用一口流利的蒙古语,兢兢业业地为乡亲们服务。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尕布龙的“严”,有时甚至到了“不近情理”的程度。面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刚刚出现的吃喝之风,尕布龙敢于不留情面、当面呵斥,甚至愤然离席。然而,在“不近情理”背后,透射出的是尕布龙同志来自人民、热爱人民的公仆本色,正如他在生前所说:“这不是一顿饭的问题。这样下去,就会‘吃’坏风气,风气坏了是大事。”
采访中,另一个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尕布龙植树,经常认真到了“较真”的程度。看到有人插红柳时用脚将红柳苗踩进土里,树苗很容易损伤,影响成活率,他郑重地要求大家用手将红柳苗一点点插入,就连深度都要一株一株地测量。为了森林防火,每到逢年过节万家团圆,老人总是一个人守在林区,与树为伴。
另一个触动人心的细节,是2014年《西宁晚报》推出评选影响青海历史人物,数千名市民不约而同地联名推荐尕布龙,一位老教师还专门送来厚厚的材料,其中有剪报,有打印稿,还有手写稿,全是尕布龙的事迹。
“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老百姓的口碑,就是对尕布龙一生的最大褒奖。
采访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尕布龙工作、生活的时代正渐渐远去,今天,尕布龙精神过时了么?
没有,从来没有!这,正是我们采写尕布龙事迹的动力。
作为国家通讯社,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新华社,一直以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旗帜,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鼓与呼”,老社长穆青的座右铭就是“勿忘人民”。
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新华人,学习尕布龙精神,要学习他终身执着的理想信念,时刻铭记党的培养和人民的养育之恩,“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百姓的幸福不懈奋斗。
学习尕布龙精神,要学习他一生不变的实干精神。坚持干字当头、勇于担当,作为激励自身在工作、生活上不断进取的动力。
学习尕布龙精神,要学习他始终不渝的党员本色。立身处世,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尕布龙同志离开我们四年了,但他终身执着的理想信念、一生不变的实干精神和始终不渝的党员本色,已成为今天我们立身处世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尕布龙精神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作为永恒的精神财富,它将不断激励我们“勿忘人民”、牢记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不渝、奋斗终身!(新华社青海分社记者 庞书纬)
我们家的大恩人——尕布龙
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哈勒景草原上,人们都争相传唱着这样一首花儿小调:“省城有个好乡亲,他就是副省长尕布龙,他家是我们农牧民的办事处,一天接待的人无数。”我从小就听父老乡亲们无数次地讲过“牧民店”的故事。
提到“牧民店”,还得从我奶奶讲起。自我刚记事时起,每当提到尕布龙爷爷,不善言辞的奶奶总是跟我说:“省长阿伍(大哥)是我们牧民心中的活佛,没有他,我可能命都没有了……”
1975年,我还没有出生,35岁的奶奶发现自己上腹部有一个肿块,经常咳嗽、呕吐、腹痛,经诊断是肝包虫病,但当时牧区的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有效治疗。看着深受病痛折磨的奶奶,家人们都心急如焚,这可怎么办呀?他们想到了在省里当大官的尕布龙爷爷。因为他们知道,村里人有个大病大灾的,都会去找他。“我们也去找找他吧!”爷爷找到了在省里工作的尕布龙。“看病要紧,我让司机赶紧把你们接到西宁来,不要耽搁,马上就来,送到省二医院。”尕爷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住院期间,尕爷爷经常去医院看望奶奶,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就来到医院。家人们都知道他很忙,所以每次他一来就催着他赶紧回家休息,尕爷爷却总是说,自己下班也没什么事。其实,我们心里都很清楚,他是怕我们在西宁无亲无故会遇到困难。奶奶说,她住院一个多礼拜,又在西宁休养了三个月,都是住在尕爷爷家。他家里每天都有很多看病的牧民,黄南、海北、海南的都有,甚至还有玉树、果洛的。
我上初二那年,我的阿妈由于常年繁重的家务劳累,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她经常感到腹部疼痛难耐,人也日渐消瘦。到县医院检查,也没能查出原因,每次病情发作,她都咬牙坚持,吃点止痛药,暂时缓解下病痛。春节快到了,阿妈的病再次发作,打了几天的消炎、止痛针都没有得到控制,全家人一筹莫展。这事不知道怎么让回家过年的尕爷爷知道了,他主动跟我阿爸商量给阿妈看病。他说:“我看这病不能再拖了,得到省上大医院看看,过完年我回西宁就帮你们联系医院。”
送走了尕爷爷,阿爸找来家里人商量,大家都认为这对于寻医无门的我家来说是天大的福音,不仅能够找到省里的好医院、好医生,而且住在他家的“牧民店”里,可以节省一大笔花销。但阿爸又说:“找尕省长帮忙好是好,但是医药费是个大问题,省里的医院能住得进去,但住不起,家里13口人吃饭,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况且,现在尕省长的妻子也身患重病,我们怎么好意思再给他添麻烦。”后来,阿爸一直没主动跟尕爷爷联系。
没过多久,阿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尕爷爷知道后,直接派车来老家接走了阿妈。在他的帮助下,阿妈被安排在省二医院接受治疗,经诊断阿妈得的是腹腔囊肿,医生建议立即做手术。阿妈一听要做手术,得花大钱,就不想治了。尕爷爷当时就急了,他说:“有什么困难跟我说,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这个病必须得治,医药费不够了,我来想办法。”在我母亲手术治疗期间,尕爷爷只要一有空就亲自到医院看望阿妈,并嘱咐她一定要吃好、喝好、休息好。当病愈要返回草原时,阿妈紧握着尕爷爷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们家一辈子忘不了您的大恩情。”
尕布龙爷爷和我们家只是同村乡亲,不是亲戚,但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不论是奶奶、妈妈治病,还是后来大妈治病,都得到了这位“恩人”无私的帮助,这种恩情真的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海晏县人民医院护士 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