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惠民生满足群众新期盼

14.01.2015  16:12
核心提示:  2014年,全国政法机关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把执法司法过程变成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过程,努力使工作真正让百姓受益,满足群众新期盼。   乐其业必先安其居。过去的一年,政法机关通过出台

  2014年,全国政法机关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把执法司法过程变成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过程,努力使工作真正让百姓受益,满足群众新期盼。

  乐其业必先安其居。过去的一年,政法机关通过出台意见,发布司法解释,公布典型案例,依法规范办理环境、教育、医疗、住房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案件,有力保障了民生。

  全国检察机关集中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服务网络,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

  司法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意见,切实保障困难群众依法行使国家赔偿请求权,深化妇女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法律援助服务。2014年3月,司法部部署全国公证机关开展“让人民群众能感知的公证公信力”实践活动,多地公证机关向老人提供免费遗嘱公证和免费遗嘱保管。

  2014年年初,中央政法委、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刑事被害人救助”转变为“国家司法救助”。“救助对象范围扩大,救助效率提高、救助资金保障更到位。”最高检申诉厅有关负责人说,开展国家司法救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新的一年,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强化国家司法救助工作。

  网上立案、网上接访、网上开庭、网上办证,政法机关综合运用信息化等手段,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不断提升新形势下服务群众能力,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2014年7月,公安部集中推出提高户口办理时效、推行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机动车省内跨地市检验等16项便民利民措施。“这些措施既节省了警力,又能减少群众办事的成本,缩短办事时间,有效解决了老百姓办事难的问题。”一位法制网网友评价说。

  针对群众反映诉讼不方便、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全国法院推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完善诉讼服务大厅、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推广巡回办案、车载法庭、网上查询、视频开庭等做法,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

  2014年5月30日,最高法开通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目前,全国已有3435家高中基层法院实现与最高法互联互通,覆盖率达99%。专家指出,这一科技触角不仅拓宽了信访渠道,方便群众申诉信访,更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

  律师在我国法律服务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2014年,司法部和全国律师协会采取多项措施,至2014年6月全部解决全国174个无律师县问题,在我国首次实现律师法律服务县域全覆盖。

  让群众知晓法律,才能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大力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

  “过去,为了多争些拆迁补偿款,总喜欢到政府闹;如今,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学会了用合法手段表达利益诉求,靠闹是没有结果的!”湖南一名拆迁户的变化见证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效。

  在法治保障下平等、有尊严地生活,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承载着人民群众的万千期盼,政法机关服务群众能力必将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突破。本报北京1月13日讯

我省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Qhnews.Com
我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7月14日至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