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新社会治理 筑牢平安建设基石
西宁市城北区法院一名导诉员为来访群众讲解相关法律知识
青海新闻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目标和要求。
2018年,在中央政法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委政法委率领各级综治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和全省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政法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为实现“一个同步、四个更加”目标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青珍乡司法所工作人员调解群众纠纷
整合资源巩固基础 强化社会治理抓手
窗明几净的大厅,清晰简洁的办事窗口,藏汉双语的标示牌,认真工作的网格员。这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过马营镇的便民服务中心。“现在养老保险服务岗、农村医保岗、劳动就业服务岗等等,全都在这个大厅里。我们现在都是按一条龙,一站式,一次性模式进行窗口服务。让群众办事时一目了然,简洁快速。”过马营镇党委书记豆多加介绍道。
这个便民综合服务中心是贵南县委政法委为了优化基层治理体系,结合加强“三基”建设,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推行的“三室三队两中心”模式中的一个中心。是全省全面推广网格化服务管理和“一站式”服务,以网格化为载体、以规范化为基础、以精细化为方向、以信息化为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玉树藏族自治州本着“以强村带强寺、以村稳促寺稳”的原则,在推动共同管理、协助管理、自主管理三种寺庙管理模式规范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村寺并联”治理模式,连续多年实现了全州社会稳定领域“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目标;
黄南藏族自治州全面加强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四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及自治建设、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着力解决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法律服务保障不足等长期遗留的社会治理问题,打造了“班玛经验”黄南升级版;
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在推进牧区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以社会治理新思维融入移民定居小区服务管理为切入点,以“搬得出、住得稳、能发展、促和谐、更幸福”为创新目标,通过设置标准、创新机制,打造培育出具有牧区特色刚察特点的移民定居小区集中居住、集中服务、集中管理新模式……
这些都是近年来,我省认真统筹城镇、农村、牧区三个地域,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城镇、农村、牧区“三种类型”和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个层级”的青海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社会治理逐步由粗放向精细、由分散向集约转变及不断深化平安建设的具体体现。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青珍乡司法所工作人员调解群众纠纷
坚持加强预防为基 多元化解社会矛盾
“谢谢您,吴律师,听您这么一讲我就明白多了。”在德令哈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内,吴德庆律师刚接受了一名群众的法律咨询。紧接着他又前往法律服务远程视频室接受咨询。
“我是今天的值班律师,负责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制宣传以及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可以用面谈、电话以及视频的形式开展工作。现在7个乡镇都有了法律服务远程视频室,这样我在市区,也能为基层群众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这样也就解决了基层司法所人员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及时进行法律宣传、服务和调解,可以有效预防基层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吴律师介绍道。
像吴德庆这样的顾问律师,德令哈市为7个乡镇(街道)及60个村(社区)聘请了18个,通过“坐诊、巡诊、个诊、急诊、特诊”“五诊”法律服务活动,参与矛盾调解工作。这也是全省矛盾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全省深化《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探索建立各地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中心、农村家庭矛盾多元化解联动等工作机制,培育出一批如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496矛调驿站”、西宁市城西区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刚察县“社区法律会诊站”、门源回族自治县“老马调解室”、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间调解“18人小组”等典型经验做法,有效提升了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重大矛盾纠纷得到有效稳控。严格落实省市县乡四级重大矛盾纠纷协调会议机制,制定下发《关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月”专项活动的通知》,重点围绕涉藏维稳、民族宗教、征地拆迁、环境保护、草山纠纷、家庭婚姻等领域排查突出风险隐患,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隐患问题排查,并逐条梳理汇总、分析评估,截至去年10月底,全省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23449件,化解22253件,化解率达95%,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
同时,全省全力预防和化解重点领域社会矛盾。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原则,加大对劳资、环保、征地拆迁、房地产、医患等领域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稳控力度,加强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多发性民间矛盾调处工作,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
西宁市城中区法院法官走村入户为村民讲解普法知识
坚持创新科技引领 加强治安立体防控
2018年8月2日,德令哈市公安局在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海西州公安局的精心指导和共和县、果洛州、玛沁县等地公安局的大力协助下,成功破获了跨区域机动车系列盗窃案,追回失窃车辆3台,扣押作案车辆3台,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从立案到结案只花了9天。
能如此之快锁定犯罪嫌疑人,“雪亮工程”功不可没。近年来,我省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建设要求,统筹谋划、强力保障、压实责任、稳步推动8个市州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国家示范城市和重点支持城市建设,统筹规划全省“雪亮工程”综治分平台建设,研究制定了《省委政法委“雪亮工程”建设项目业务需求明细表》。有效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社会面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加强。
同时,全省各地不断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使社会治理工作更加高效。贵南县坚持以“互联网+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和大数据建设为引领,借鉴国家“9 + X”的综治中心建设模式,结合藏区政法工作的特点,打造了全省首个藏汉双语政法综治维稳指挥信息平台;
西宁市城东区数字化综合管理指挥中心,指挥系统通过采用视频智能识别、物联网智能感知等技术,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智能抓拍、智能告警,并通过市民通app、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渠道收集民生问题,增加社会公众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参与度;
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派出所面对传统社区警务面临的难进门、难熟悉、难沟通的三大难题,创建“守望相助”微信警务室,并按照“一片区一群”,每个微信群都有一个网格民警,每个微信群邀请1名办事处、司法、社区部门工作人员的思路,共建4个片区警务微信群……
回望2018,我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令人欣慰。但社会治理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我省将继续坚持一手抓保安全、护稳定,一手抓打基础、谋长远,不断创新思路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着力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源头性、基础性问题,不断提高全省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提供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