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资助4.1亿人次是如何实现的?

10.12.2015  12:01

   全国学生资助经费总量保持持续增长,自2010年以来,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普通高中、高等教育等,年均总量增长率约为12.6%,累计资助学生达4.1亿人次,为助飞这些学生的教育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教育报记者 柯进 12月9日发 自北京

  2015年8月底的一天,在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中心学校办公室内,白花镇大嘴村村民张元戊带着今年同时考上大学的两个女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为女儿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让张元戊没想到的是,填完申请表4天后,两个女儿就与宜宾金江农商银行白花支行顺利签订了助学贷款合同,她们今年共申请到助学贷款1.6万元。

  “几乎没费周折,姐妹俩就在镇上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听说原来在县上申请办理,幸好改在乡镇办了,不然要跑好远,花好多路费哟,又耽误时间。感谢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的女儿才能有机会上大学。”张元戊激动地说。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5年来,与张元戊的女儿一样直接受惠于国家资助政策的经济困难家庭越来越多。教育部今天举行的第七场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学生资助专题评估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4年期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普通高中、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学生(幼儿)达4.1亿人次(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营养膳食补助项目),年均资助8201.26万人次,较2009年增长25.8%。

  5年,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资助学生4.1亿人次是如何实现的?对照5年前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目标,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建设走出了多远一程?

   填补了学前和普通高中阶段资助制度空白

  学前至研究生教育阶段和不同性质学校实现全覆盖

  “我国学生资助政策的价值取向,资助组织机构建设的职能特征,充分彰显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在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副理事长曲绍卫看来,过去5年,我国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和资助管理体系两个具有中国特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方面,进展迅速。

  5年前,教育规划纲要就“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纳入重大教育改革发展项目,并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

  对于5年前设定的这一目标,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丁小浩给出了这样的判断——教育规划纲要部署的学生资助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学生资助进展与成效十分明显,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与问题。

  此次发布的学生资助中期评估报告围绕“政策体系建设”,从教育规划纲要任务完成度、资助政策体系完备度、资助政策充足性、资助政策公平性及国际比较等五项指标展开评估。

  结果表明,教育规划纲要“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工作部署基本完成,建立了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资助制度,填补了这两个学段的资助政策“空白”,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本专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阶段的系列资助政策措施,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资助政策体系不仅涵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阶段,实现了教育阶段的全覆盖,而且资助政策体系涵盖公办和民办学校,实现了不同性质学校的全覆盖。

  除了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进一步完善,曲绍卫认为,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不仅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和校五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而且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级学校的纵向管理机构,“目前,中央和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基本适应工作需要,地市和县区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也基本建立,为顺利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奠定了组织机构体系的基础”。

   多元化资助为不同学段学生提供精准服务

  我国已建起资助资金、类型和群体多元资助模式

  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和社会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资助格局,形成了普惠性资助、助困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和补偿性资助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资助模式。

  过去5年,我国“有效建构了学生资助资金多元化来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类型资助模式,形成了涵盖各级教育的多元化群体资助模式等‘三个多元资助’模式”。拿到学生资助中期评估报告后,曲绍卫感觉现在的资助体系越来越呈现出多元态势,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曲绍卫认为,我国一方面形成了涵盖各级教育的“多元化群体”资助模式——根据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本科、硕士、博士)的不同学段学生群体不同的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资助形式;另一方面通过奖优和助困相结合的国家励志奖学金、高校新生入学资助、绿色通道、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形式,形成了普惠性资助、助困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和补偿性资助有机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类型”资助模式,在诸多方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在提供精准服务措施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一方面建立了政策宣传、精准资助、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等机制,另一方面中央、省、市、县形成了由行政、审计、纪检、社会等四大主要监督渠道构成的监督检查机制。目前,资助政策知晓度达到90%,其中高校资助政策知晓度最高。与此同时,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信息系统、银行资助卡、支付宝、集中发放、教育券等信息技术、金融技术以及财政手段的引入,切实提高了学生资助工作效率与质量,也为加强资金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体现了公平性。”丁小浩解释说,在确定资助比例方面,国家资助政策特别注重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特困群体和特殊专业倾斜,政策顶层设计彰显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扶持弱势群体”的公平理念。在资源分配方面,充分考虑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状况等因素,合理制定财政资金分担比例。

  但是,评估报告对于现存的问题也没有回避。报告在盘点教育规划纲要“前半场”成绩的同时,也出人意料地选择主动自曝“家丑”:对于如何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加强研究;学生资助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如何实现与其他部委和地方信息系统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与研究;我国现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阶段,个别地区落实力度需加强;高中教育阶段,资助方式比较单一,资助力度较弱,中职免学费需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阶段,个别省市尚未出台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资助政策实现“两增两减”

  资助经费、人数增长明显,东、中、西部和各类学校学生资助的差异性正在缩小

  评估结果显示,在经费投入方面,2010—2014年5年间,各级财政共投入学生资助资金达到3950.6亿元(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占当期资助经费总额的71%。政府投入力度大幅提升,2009—2014年期间年均投入增长率达到12.6%。在社会满意度方面,社会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接近90%;学校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满意度超过95%;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满意度接近91%;家长对国家资助政策的满意度约83%。从地区分析结果看,东部地区满意度总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从教育阶段看,普通高中阶段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对于过去5年国家资助政策所取得的这些明显社会效果,曲绍卫用了“两增两减”进行概括——

  从全国学生资助成效来看,经费增长和学生资助人数总量增长是十分明显的指标:全国学生资助经费总量保持持续增长,自2010年以来,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普通高中、高等教育等,年均总量增长率约为12.6%。

  从减小学生差异性方面来看,呈现出两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教育规划纲要颁布5年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学生资助的水平差异呈现减小趋势;各类学校学生资助的差异性正在缩小,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短板”得以补充,不同学段学生资助需求的个性化正在受到重视。

  然而,一些问题仍需要在改革的“下半场”着力破解。“现行学生资助政策的满足度在不同教育阶段还存在差异。目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资助需求可以得到满足;本专科生、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资助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普通高中和学前教育阶段资助需求满足度相对较弱。”丁小浩认为,类似这样的问题,今后,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手段等方面还有待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