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一个贫困县的强基固本之路
化隆县山大沟深,地处边缘山区,是国定贫困县。基础设施薄弱、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干部队伍服务能力不强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之一。去年来,化隆县把强化“三基”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抓硬件建设、破解老大难点、强化基础工作,使全县基层组织参与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强化管理基层组织“硬梆”了
2015年前,化隆县甘都镇桥头村连续两届没能选出村支书,连续四届没能选出村主任,是全省挂了号的“后进村”。村灌溉用的机站常年无人维修,900亩耕地基本撂荒;以前通户的自来水也断流了,家家户户从黄河边买水回来窖着吃;邻里间的矛盾多,甚至互不理睬、互不串门……
今年4月份记者来到桥头村时,这个“后进村”却有了大变化:村两委班子顺利当选,300亩冬麦刚浇过头水,家家户户又通水了,还新栽了300多亩核桃,新上任的村支书马全德和村主任马占奎正忙着筹划美丽乡村建设……村支书马全德说:“我们村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多亏了省市县的驻村工作组啊。”
原来,工作组进驻后,深入分析研究了村里的矛盾纠纷,认为没有一个大家信服公认的当家人是这个村最大的症结。在充分做好党员和群众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就村两委负责人人选反复向群众征求意见,新班子选举产生了,人心齐了,发展的信心足了。同时,筹资50万元,维修了村里2.6公里的排洪渠和机站,解决了全村买水吃的难题。
去年以来,化隆县扎实开展“选优育强”工作,通过“党员推、群众推”等方式,为村“两委”储备了1448名后备干部,使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头脑、群众中威望高、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进了村(社区)“两委”班子,班子成员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并采取干部驻村、领导联点、部门结对的方式帮扶,全县4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中的43个党组织像桥头村一样得到转化提升。
化隆县还广泛实施村“两委”负责人轮流坐班制,全面实施村民事务代办制,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夯实基础服务工作“落地”了
据介绍,化隆县362个村中78个村无活动场所,43个村活动场所危旧老化。去年,化隆县新建了25个村级活动场所,今明两年计划再新建5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化隆县去年财政收入刚过亿元大关,但今年计划投在三基建设方面的资金就达3630万元,较去年增长2600万元。
去年,化隆县通过“入乡驻村”、“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采取部门联建、县财政配套、党费补助等措施,共投资575万元,新建100平米以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24个;投资90万元改扩大建设村极综合服务中心23个;为13个新建村级服务中心配备了办公设施,为60个村配备了电视机。强化了村级服务中心的管理和使用,使其切实发挥了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的作用。使大部分村级组织“有场所、能活动”,直接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还极大地丰富了党员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全县交通、人社、就业、社保、民政等窗口单位广泛开展“双亮双创”活动。通过窗口服务人员亮明党员身份、公开服务内容、公开服务承诺、推行到离岗告示牌、开展素质提升行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干部的责任心,激发了工作动力,提升了服务能力。
县直机关党组织积极开展机关党员进社区为民服务活动。全县9个社区以“心愿树”的形式,组织900名机关党员领办群众的“微心愿”。机关党员们走访弱势群体、刑释解教人员、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上的难题。广泛开展机关干部入乡驻村和包村包户活动,通过记民情日记、发放民情联系卡、现场办公等形式,经常性联系服务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及时送上党和政府的关爱。目前,慰问困难户520户、为困难群体开展代理服务2000余人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63件。
化隆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阿克明说:“加强基础工作使服务群众工作有了平台,有了渠道,有了办法。化隆要力争用两年时间使全县的基础工作有个明显提升。”
苦练内功干部能力提高了
“在基层工作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干部的能力素质提高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就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能和水平也会相应提高。”阿克明说。
去年以来,化隆县人社、教育、交通、卫生等部门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广泛开展机关干部能力测评和培训工作。交通局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今年已争取修建和改造村社道路资金6亿多元;卫生、教育等系统普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提升技术干部业务能力;扎巴等乡镇全力打造“全科型”干部队伍,切实改变乡镇干部办事服务能力较差、知识技能单一的现状;各乡镇对各村支部书记和6053名党员普遍开展了轮训;县委组织部计划年内培训100名科级干部、100名科级后备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100名村级组织带头人。
近日,县委组织部又选派农科、水利、卫生、司法等重点部门的30名县直机关干部到卡力岗山头等9个边远乡镇挂职开展援助工作。积极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项目、资金、技术、法律等方面的援助。“这是解决贫困乡镇人员不足、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举措。”阿克明说。
如今,阿什努乡的驻村干部每天都怀揣着各类申请表格、务工信息、养老金领取手续等穿梭在居住分散的各个村社之间,上门为群众服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挎包部队”;甘都镇东三村两委会推出了《签约服务手册》,把每次为农户提供的服务、所享受的民政救济、农业补贴等各项惠民事项登记在册,为推进村级事务管理、接受民主监督开启了先河。
穿行在化隆的广大农村,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干部的素质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了,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团结一致谋发展的局面形成了……这些是化隆县开展三基建设活动结出的最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