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隆“农民夜校”遍地开花

31.10.2019  10:00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针对农村群众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致富能力不强的实际,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跟进、精准发力,通过开办“农民夜校”,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农民夜校”做到了“应开尽开、逐步覆盖”。截至目前,在该县17个乡镇160多个村开办了70多所“农民夜校”。

  在开办“农民夜校”过程中,化隆县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了开办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建设标准、学习内容、教学方式、组织保障、区域划分、课程指南等几个方面对开办农民夜校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结合群众素质、农时农事、脱贫攻坚等实际,灵活采取专题讲座、分组讨论、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工作,通过体验教学、实践锻炼、先学后带等,广泛发动群众到校学习,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自巴燕镇上吾具村开办该县第一所“农民夜校”讲授党的方针政策、农民实用技术、基础文化知识以来,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参加学习的人员从开始的几个人,到最后的上百人,学习的人员不断增加。阿什努乡羊隆村的“农民夜校”,充分利用白天时间,积极引进教学资源给村里的小学生上文化补习课,促进了贫困地区儿童受教育质量。昂思多镇吾则塘村“农民夜校”推出手工制作课堂,由熟悉手工制作的人员给村上的妇女们讲授鞋垫、香囊、藏式绣品和十字绣制作技艺,带动了群众致富。谢家滩乡西门泉村邀请乡领导、村致富带头人等给村民上课,让村民了解党的政策、学习致富本领。

  此外,各乡镇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充分发挥农民夜校的作用,推动了村上的各项工作。雄先乡东朋村农民夜校,对群众提出的医疗报销、申请危旧房改造、民政救助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问题,通过政策讲解、实例对比说明等形式,进行逐项讲解,使村民对各项民生工作的办理程序、评定标准及工作要求有了了解和掌握,推动了村上各项工作的开展。昂思多镇玉麦街村以“农民夜校”为平台,对村上实施的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布置,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推进了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