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闯北青海人:成都,有位青海来的杨大夫

25.04.2016  12:01

  青海新闻网讯

  成都,4月13日。

  连绵的阴雨让这座城市潮湿的空气中多了几分寒意。杨得寿静静地躺在九州医院的病床上摆弄手机。手机的屏幕已经有了裂纹,这部手机他已经用了很多年。

  杨得寿侧着头接听手机的样子,在外人看来或许有些怪异,可他是一个盲人,他正在用一个专门为盲人设计的手机软件,和QQ群里的聊友交流。

  杨得寿的手机里有两个QQ群,一个是成都青海商会的QQ群,另一个是他专门为患者提供按摩咨询的按摩QQ群。这款手机软件的语音识别功能,让杨得寿这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青海小伙和网友交流成为了可能。

   一个残疾孩子的医生梦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是杨得寿的故乡,从出生那一刻,命运便剥夺了他享受光明的权利,从此,黑暗似乎注定要成为他生命的主题。

  那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妈妈体质羸弱,姑姑生病未嫁,奶奶年迈卧床,年幼的孩子尚不能自立,一家人的生计都沉甸甸地压在杨得寿的父亲一个人身上。

  生计的艰难,让家人几乎无暇照顾杨得寿这个自幼残疾的孩子,家里小小的院落,便是杨得寿的生活场域。井沿、炕头、墙角……一个普通庄户人家小小的院落,能够提供给杨得寿的乐趣,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杨得寿最大的乐趣就是收听广播,那是他与外界交流的唯一渠道。

  外面的世界真大啊,可是属于杨得寿的却很少。

  看不见的电波,打开了杨得寿的心灵之门,各种各样的广播节目让这个沉默的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眼睛虽然看不见了,可是因为有了梦想,杨得寿的心里依旧一片光明。

  或许是因为身体残疾的原因,杨得寿说,当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医生,为更多的人减少病痛。

  “你想成为医生?咋可能哩?尕娃,再甭想。”父亲这样说。

  杨得寿更加沉默了。

   成为一名按摩师

  事情在2001年出现了转机。

  这年3月的一天,大通县残联的两名工作人员来到杨得寿家,问他愿不愿意去西宁学习按摩。

  对杨得寿一家人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个消息让18岁的杨得寿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

  “一切都是免费的,去西宁时,我只带着几十元的生活费。”杨得寿至今仍记得当年前往西宁学习按摩时的情景,他说,在他看来,大通县残联的那两名工作人员就是自己的恩人。

  这是杨得寿第一次走出家门。18年,杨得寿的生命终于迎来了新生。

  学习按摩对于盲人来说,是一件艰难的事。穴位、关节、骨骼的结构和肌肉的走向,这一切都要慢慢熟悉,慢慢摸索,按摩的力道和手法的转换,更是需要慢慢琢磨,慢慢练习……

  似乎什么都急不得,什么都不能急,可是杨得寿火烧火燎,他说自己太希望成为一名按摩师,为患者减少病痛。

  学习按摩,是一件辛苦的事,没几天,杨得寿的指甲缝里就充了血。好几个与他一起学习按摩的盲人兄弟中途退学了,可是杨得寿默默地坚持了下来。

  回家后,为了练习手法,杨得寿先是把家里的人全部“按”了个遍,继而又在村里开了免费按摩诊所,为乡亲们按摩。渐渐的,他的手法熟练起来,渐渐的,他在村里有了固定的患者,渐渐的,他的名气大了……

   从西宁到成都

  第二年,有人告诉杨得寿,成都有一家按摩院正在聘请盲人按摩师,问他想不想去,杨得寿心动了。

  “你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去那么远的地方咋整哩?”家人这样劝他。

  “我能,我能,最多干不下去我再回来。”杨得寿说。

  家人拗不过杨得寿,将他送上了去四川的火车,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杨得寿在成都一待就是十几年。

  这是一座陌生的城市。对杨得寿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要重新学习。

  饮食和气候,是杨得寿首先要克服的难关;语言的障碍,阻隔了杨得寿与患者的交流;还有陌生的环境给杨得寿这样的盲人带来的恐慌感,更是让常人难以想象。

  一切从头开始。

   十年奔波 终于融入

  他首先让按摩院的工作人员带着自己一遍遍地熟悉按摩院的环境。厕所、厨房、卧室、治疗间……凭着盲人对空间布局特有的敏感和超强的记忆力,没过几天,杨得寿就能在按摩院里行动自如了,不久后,他甚至还能独自一人到户外走一走,到成都有名的春熙路和宽窄巷子逛一逛。

  那段日子,他格外注意聆听患者的交谈,不久后,他不仅能听得懂陌生的四川话,有时还会在患者们聊天的间隙,插上一嘴。

  可是,这都不是事情的关键所在。杨得寿说,像他这样的盲人要想在陌生的城市站住脚,就必须首先用自己的诚挚赢得大家的信任。

  因为是实习期,在成都整整三个月,杨得寿没有挣上一分钱,和他一起来的小伙子,纷纷回青海了,可是杨得寿坚持了下来。

  “想干事,就要受得了委屈。”杨得寿说。

  杨得寿对患者十分有耐心,正是因为这样的耐心,使得他不仅有了自己的回头客,而且还和不少成都人交上了朋友。

  “没事的时候,我就喜欢听听广播,我的一位患者看到这一情景后,便送给我一台新的收音机。”杨得寿说。

  还有一次,一名常来按摩院让杨得寿按摩的顾客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

  杨得寿凭着自己的踏实和诚恳,被成都所接纳。

  我们问杨得寿,青海人在外创业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杨得寿回答说,是踏实和能吃苦,还有就是能忍常人之不能忍。

  刚来成都的时候,杨得寿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四百元,即便是在当年的物价水平下,这样的工资也实在太少了,可是杨得寿说,只要能留下来,就是胜利,因为只有能留下来,自己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踏实、肯干、能吃苦,是“走南闯北青海人”采访组在成都采访时,听到的当地人对那些走出高原,异地谋生的青海人共同的赞誉,而杨得寿无疑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代表,那些异地创业的青海人,无论在成都待多久,都将高原的精神留在了这座城市,成为了成都人对青海人的总体记忆。

   想创办属于自己的按摩院

  十年过去了,杨得寿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经济上不再拮据,陌生的城市不再陌生,甚至在他的青海话中,已经掺入了成都的口音,一座城市悄然改变了杨得寿。

  杨得寿说,几年前他听说有一款专为盲人设计的手机软件后,便萌发了创建QQ群为患者提供按摩的想法,这是一位盲人渴望回报社会的实际性举动。

  “当年我学按摩,县里没要一分钱,如今靠着这种技能终于能养活自己了,我想用这项技能,回报社会。”杨得寿说。

  于是,他的QQ群有了第一个成员。

  那是一位曾经在火车上帮助过杨得寿的成都人……

  于是,他的QQ群里有了第一批成员。

  他们都是曾经杨得寿治疗过的患者……

  于是,他的QQ群中的席位全部被占满了……

  他们都是被杨得寿的热情所感动的善良的人。

  如今,杨得寿越来越忙了,每天他都要腾出一些时间,回答聊友各种各样的提问。

  “我脚崴了咋办?”

  “我的颈椎病又犯了,咋办?”

  ……

  网友亲切地将杨得寿称为青海的杨大夫,而杨得寿自己,也从最初的那个需要人们帮助的人,变成了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几天前,杨得寿被查出了慢性肾炎,听说采访组到来后,他很激动,他说十几年没有听到乡音了,他说自己的梦想就是独立开办一家按摩院,在成都,或是在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