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区”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写在2014青洽会暨首届环湖电动汽车挑战赛开幕之际(下)

10.06.2014  12:06
核心提示:   “三区”发展战略,是立足青海在资源、生态、稳定上的战略地位做出的决策部署。把青海建成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区

   “三区”发展战略,是立足青海在资源、生态、稳定上的战略地位做出的决策部署。把青海建成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把青海的发展带入新的更高层次,为在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而青洽会,为“三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循环发展、绿色发展、民族区域发展,成为青洽会招商引资的最具活力的因素,进而不断推动着青海经济转型升级。

  “如果没有各民族的稳定和团结,就没有热贡艺术的大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艺术传承发展、发扬光大的基础,更是一个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在青海,没有民族团结,一切都无从谈起。”同仁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我省唐卡大师娘本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他自筹资金400多万元筹建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热贡画院,现已成为热贡地区唯一一个集热贡艺术的展览、研讨、培训、收藏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艺术团体。今年年初,娘本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了画展,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深深震撼了法国民众和游客。

  2003年以来,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稳定与和谐。经过多年的实践,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要像维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精心维护民族团结。基于此,我省提出按照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进的步骤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通过深入推进依法治理、深化思想引导、夯实基层基础、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扎实做好宗教工作、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等十项重点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群众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创建生态文明是青海的一个梦想,今年是这个梦想怒放的时候。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

  自2005年国家启动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来,我省生态系统逐步改善,林草植被覆盖度快速增加,湖泊水域和湿地面积明显扩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不断提升,黄河源头初步重现水草丰美、生物繁茂的美景,对下游供水能力也明显增强。

  去年,我省秉承“生态立省”发展战略,按照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部署,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全面加强。青海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西宁湟水河流域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水质达到国控标准;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西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明显增加;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全面落实,禁牧减畜任务完成。

  三江源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水塔”事关全国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事实证明,生态文明建设是青海的强省之路、基本省策。生态文明建设与青海经济社会事业已经深深融合、密不可分。

  打造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就是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到2020年,使循环经济成为全省发展主导模式,并扎实开展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牧业体系、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和循环型社会构建行动,推动循环经济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氯的平衡为重点,形成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盐湖钾、钠、镁、锂、硼提取取得突破,盐湖综合利用一期、二期建成投产,金属镁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

  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以硫的平衡为重点,形成了有色金属冶炼和百万吨复合肥、氟化工相互支撑的有色金属—化工产业链;以铬盐清洁生产技术为重点,形成了铬铁、铬盐、合金钢、新型建材为一体的铬盐及铬合金产业园,实现了铬化工的闭路循环;这里将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氟树脂和国内最大的六氟磷酸锂生产企业;这里将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生产铬盐生产装置,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的铬化生产项目。

  无论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还是从青海的比较优势、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力抓手,是青海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