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藏区行 青海故事:特措,科技致富女能手
3月5日,记者来到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吉迈镇。在吉迈镇,提起特措,凡和她打过交道的各族干部、群众,没有一人不竖起大拇指的。
特措,女,31岁,藏族,达日县吉迈镇扶贫联社党支部副书记、妇委会主任。特措以活跃的头脑、过人的胆识、执着的追求,依靠科技,发展特色经济,带领全家人及全社人逐渐走上了致富之路。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特措,总能以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和组织的认可,她个人先后获得“青海省科技致富女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青团员”等诸多荣誉,扶贫联社也被授予“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
当记者赶到特措家时,在整洁又暖和的客厅里,特措和丈夫正在做酸奶。
回忆往年,特措显得很淡定。“过去,我们牧民一年四季住的是帐篷,村里人以放牛羊、靠草山维持生活。在初中毕业那一年,我第一次召集社里的妇女,去离县城90多公里的山沟挖石头,干一天活才拿到几十元。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里,成长的环境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她不甘心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定后将家移居到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的吉迈镇。
1991年吉迈镇扶贫联社成立了。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她又组织扶贫联社的妇女,3到4月份到山上挖蕨麻,蕨麻晒干后拉到市场去销售,两个月的纯收入为1000元。
这几年里,每年5到7月份,她组织社里的妇女们80公里外的桑日麻乡去采挖虫草。
这几年里,每年7到8月份,到附近的草原上去捡黄蘑菇,然后拉到市场换钱。
她和她的家人热心公益事业,凡是社里需要捐资搞公益事业的,她总是率先带头捐资。
多南家有8口人,妻子是个残疾人,全家的生活只靠多南一人的收入。特措心里一直装着这事,自2013年开始带头每年给多南家捐上1000元,面、米等生活用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措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丈夫在家负责接送两小孩上学,自己一年在外打工,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可她并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1年,扶贫联社实施了特色畜牧业示范项目,利用50万统一购置适龄母牦牛200头,以承包到户的方式,用于出售鲜牛奶,提高牧民收入。
特措认准这是一个适合牧区致富的好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周短期、利润高,市场前景看好。于是,她成了全社里第一个要承包20头母牛的人。经过多次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努力学习科学养殖的相关技术,她所承包的牦牛奶、酸奶产量处在整个扶贫联社的前列。通过自己的努力,每年收入达14万多元。她的远见和辛勤劳作,带动了扶贫联社其余妇女,积极发展养殖业,平均每户增收8000元。
话到这里,吉迈镇镇长杨小七说:“她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动脑筋的人,在发展科学养殖的同时,她又做到了种植销售新鲜蔬菜。她是我们镇上的科技致富女能手!”
杨小七的话事出有因,为了种植蔬菜,特措购买了相关生产方面的书籍和信息资料,挤时间自己学,边学边实践。在村子旁边的蔬菜大棚内,尝试种植各类蔬菜。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在海拔4100米的地方成功种植了一批又一批的新鲜蔬菜,并推向了市场。
如今的特措,不仅是吉迈镇科技致富女能手,还是带头人。她说:“国家对牧民的帮助和支持使我感动,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总结养殖、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将带动全社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把产业做大做强,增加家庭收入,以此来带动大家勤劳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