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卸包袱”医院“吃螃蟹” 从292例免费白内障手术看医改惠民
今年3月,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百姓听到一个好消息:县里凡是参保的白内障患者,都能免费在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两个月来,这所医院已经为近三百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此举在我省公立医院改革中具有试点性意义,在医改政策的有力支撑下,一个县级公立医院如何卸下财政包袱,为百姓发红利,请看本报报道——
从“无米下锅”到“还利于民”
5月21日,民和县人民医院眼科大夫十分忙碌,这一天,他们要做7台白内障手术。至此,县里就有292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接受手术治疗,此外,还有112名患者和更多需要治疗的人被安排在后期的治疗当中。随着接受免费手术患者的增多,免费白内障手术的消息传到县里各个村落,许多因为家庭贫困曾放弃治疗的患者纷至沓来。
“免费治病,是真的吗?”“这是医改带来的福利,也是医改给我们的‘底气’。”民和县人民医院院长王华青说。在医改政策的推动下,作为第一批被纳入县级公立医院试点的民和县人民医院,逐步破解以药养医的难题,收入由原来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政府补助变为服务收费、政府补助。通过质优价优的服务和政府补助的方式,医院不仅弥补了以前靠药品加成的损失,还调动起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此外,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经费由政府承担。不用背财政包袱的医院一身轻松,与几年前担心“无米下锅”相比,如今的县医院开始考虑如何“还利于民”。
今年三月,民和县人民医院想做公益事业的想法一出,便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社保局和县民政局等多部门的支持。
从以药补医到提升服务
民和县人民医院算了一笔账。一例超声乳化摘除术中,术前全身检查费、专科检查费、药费、手术室收费、护理费等项目收费共计四千三百多元。这些费用,除去县社保局支持的3200元、县民政局支持的200元之外,其余近千元要由医院承担。“医院承担的项目主要是白内障术前全身体检费用,包括血液分析、尿液分析等十多项检查。此外,还有医院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技术。”王华青说。
面对这项支出,王华青心里有底。自从实施医改后,县里的百姓们看得起病了,医院门诊人数由2010年的两万多人,涨到了2013年的九万多人。同时,住院人数也在逐步增加。这些变化意味着医院收入的增加。2013年,民和县人民医院业务收入达到六千万元,今年一、二月份,医院的收入抵过2006年全年的收入。经过测算,民和县每年大概有500例至1500例的白内障手术,这样算来,由县医院承担的费用为一百多万元,这对于医院来说,压力并不大。此外,医院还能借此机会请来国内眼科专家,开展复明手术的同时,培养县医院自己的医生。
如此双赢的局面,让王华青不得不再提一提医改的功劳。2012年底,我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开展综合改革,改革以取消“以药补医”为关键环节,全面推进人员配备总量、经费补偿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院能力建设、推行便民利民措施、推行“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其中,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也补偿了医院药品加成损失。药费下降了,更多的患者愿意通过详细的检查和享受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来关注健康,这样的改变同时也促使医院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医疗服务提升后,县里的患者不出远门就能把病看好。百姓们口口相传,医院的影响力自然越来越大。”王华青说。
从注重收入到关注社会
如今,越来越有实力的县医院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公益上。医院了解到,县里很多白内障患者因为家庭贫困而放弃治疗,一些家庭更是因病致贫。尽管如此,县里白内障的发病率还在以8%-10%的速度递增。如果能让患者通过免费的手术得以复明,那么,他们的生活质量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便有了下一幕的发生。
5月21日,80岁的关秀英在女儿李桂兰的陪伴下等待手术。眼看着母亲模糊了十几年的眼睛就要复明,李桂兰既紧张又欣喜。
“十几年来,阿妈耳朵听不见,眼睛也越来越不好。因为家里没钱,只能挨着。前阵子,听说县里能免费做复明手术,我们赶紧带她过来。阿妈要是能看见了,自己就不那么受罪了。”李桂兰说。
在几百例患者中,让王华青印象最深的是5岁的陈鸿泰。因为家庭贫困,又患有先天性白内障,5岁的孩子一直都不曾清楚地看过生活的世界。今年4月,陈鸿泰接受了免费手术。术后第二天,可爱的小男孩第一次看清了天空的颜色。
关秀英和陈鸿泰虽然是享受到这项服务的个例,但他们复明后激动的心情却能代表更多的受益者。“两个月来,这件事情引发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很多患者康复后首先感谢的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医改实惠,真正减轻了老百姓看病的负担。等我们自己的眼科专业人员培养成熟后,会将此项工作变为常态化。”王华青说。(蔡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