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十三五”期间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研究

12.02.2015  12:47

 

  本项研究由省委党校课题组承担。本文从研究我省新优势分析入手。提出了从四个方面打造我省“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新优势的方案:一是打造竞争优势,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打造生态优势,共建绿色家园。三是打造政治优势,促进民族团结。四是打造思想优势,构筑精神高地。

  一、“十三五”青海新优势分析

  一是准确把握基本省情特征。二是综合分析青海当前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三是把青海融入全国乃至世界来考量。

  二、打造竞争优势,发展循环经济

  (一)坚定竞争优势发展信心

  一是从机遇上看,打造竞争优势,发展循环经济,青海正当其时。二是从挑战上看,打造竞争优势,发展循环经济,青海势在必行。三是从条件上看,打造竞争优势,发展循环经济,青海得天独厚。四是从成效上看,打造竞争优势,发展循环经济,青海已具其势。

  (二)创新竞争优势发展模式

  一是坚持走低碳、绿色、集聚、循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园区跨越发展。二是着力提高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组织化水平。三是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四是构建多领域推动、全方位发展的大循环格局。

  (三)提升竞争优势发展能力

  一是坚持以制度促发展。二是坚持以科技求突破。三是坚持向资源要效益。四是坚持全社会参与。

  三、打造生态优势,共建绿色家园

  (一)生态优势凸显

  一是涵养水源功能。二是防沙保土功能。三是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四是碳汇功能。

  (二)打造生态优势的基本途径

  一是大力推动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二是积极探索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三是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绿色政绩考核体系。

  四、打造政治优势,促进民族团结

  (一)认清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特殊省情

  一是多民族聚居。二是多宗教并存。三是多文化交融。四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五是处在反分裂斗争一线。

  (二)打造政治优势具备现实基础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把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始终,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保持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维护全省社会政治稳定,使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也为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打造政治优势几个关键点

  一是党的领导是打造政治优势根本保障。二是加快发展是打造政治优势的物质基础。三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打造政治优势思想基础。

  五、打造思想优势,构筑精神高地

  (一)以思想优势拓展精神高地

  一是坚定信念、激情高原,以共同的理想价值凝聚推动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二是自信创新、苦干实干,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打造青海精神高地。三是坚忍不拔、无私奉献,在发挥正能量引领作用中构筑青海精神高地。四是团结和谐、奋勇前行,在实现跨越发展、共同繁荣中拓展青海精神高地。

  (二)打造思想优势的基本途径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二是坚持实践塑造,锻造良好作风。三是注重文化引领,增强生机活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