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西宁市将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04.02.2016  14:27
  “十三五”期间,西宁市将进一步强化创新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型模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一、培育发展新动力。进一步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机制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一是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拉动作用。提升项目工作水平,强化重点项目带动,在扩大有效投资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增加对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民生改善、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投资比重,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广PPP等新模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二是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认真落实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规模,着力抓好本地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开发传统消费潜力,关注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培育消费金融、网络购物、绿色出行、社会养老、医疗保健、居家服务等新兴消费热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是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施优进优出,优化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加快培育发展出口型企业,着重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畜产品出口规模,着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四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优化政府引导和服务,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合理控制传统产业规模。推进以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供给制度改革,释放住房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物流成本等途径,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使优质企业增强竞争力。扩大有效供给,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二、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形成政府支持、企业主体、科研单位积极参与、政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是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进一步完善科技专项、引导基金管理,增加研发投入。创新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和管理方式,在提高创新链前端投入效率的基础上,加大对创新链中端的投入,打通从创意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制定鼓励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减少政府对企业点对点的资助,形成各类技术路线和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企业公共服务,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建立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的双向互动、良性循环。二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实施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和科技“小巨人”计划,强化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孵化、集聚、扩散和示范功能,加快建设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实施好重点产业科技支撑工程,形成多点支撑的创新集群。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争取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在我市落户,建立一批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和科技研发中试、科技资源共享、技术市场交易、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创业孵化等创新平台。在北京等科技创新活跃地区建立西宁科技创新中心,整合所在地区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支持我市发展,建设科技创新“飞地”。继续推动农牧业科技创新。
  三、优化产业布局。着眼于建设现代新型产业体系,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打造主城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核心,大力发展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川水现代都市农业带、浅山精品农业带和脑山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带,建设链条互补、协同发展的东川硅材料光伏和轻合金材料、南川锂电新能源和藏毯绒纺业、城北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甘河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和特色化工、北川高新技术产业、大华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六个先进制造业组团,形成建国路—大什字—商业巷综合商贸板块、海湖新区高端商务和现代金融板块、城北科教创新服务发展板块、南川文化旅游商贸会展板块、北川特色口岸综合服务板块、多巴文体商旅物流板块、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板块、丹噶尔历史文化旅游板块,构建“一心、三带、六组团、八板块”的产业空间新格局。
  四、大力推行新型工业化。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核心,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层次和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比重,推进西宁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引领生产方式向绿色、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形成生态文明引领、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相互融合的循环型工业体系。一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资源精深加工和智能制造为方向,落实好“百项改造提升工程”要求,集中力量做优做强金属冶炼及延伸加工、特色化工、装备制造、藏毯绒纺、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构建在全国有影响的铝及铝精深加工、精细化工、藏毯绒纺、电子铜铝箔、高原生物制品等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二是发挥新兴产业引领作用。落实好“百项创新攻坚工程”要求,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锂电、光伏制造中心,使新兴产业成为带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两化”融合为突破口,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信息应用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挖掘新的工业增长点。以提升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为重点,落实好“百户领军企业打造工程”要求,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三是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促进“互联网+”精深化、专业化、多样化、协同化发展,引导和促进跨界融合创新。打造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支持和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落实好“千户小微企业培育工程”要求,推动工业园区、教育科技聚集区、文化创意聚集区与众创空间协同发展,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探索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推动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融合发展。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成果,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高起点谋划现代服务业布局,全力打造高原旅游、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商务服务、文化产业、健康养老、会展业等十大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开发市场潜力,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服务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率。强化政策支持,放开市场准入,减少对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逐步扩大到服务业全领域,减轻企业税负。优化财政资金引导,建立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
  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集约化、有机化、品牌化方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以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稳定粮油生产,大力发展蔬菜、中藏药材、饲草料、肉牛羊、家禽、奶牛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一线四川”设施农业、“一带三区”特色生态畜牧业布局,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品牌。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
  七、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审批流程和方式。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实现政事分开。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改进新材料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健全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强化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各种要素有序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资本管理为主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继续注重改善民生的同时,更有效地支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培育新税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健全投融资体制机制,改进投资项目核准方式,实行优先选择创新产品、绿色产品、节能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以及鼓励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
  八、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利用市内、市外两种资源,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并举,积极衔接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博士服务团、昆仑英才、昆仑学者、人才小高地。实施更开放、更强有力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加快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牵引的人才引进机制。发挥青海•西宁人才金港等平台作用,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吸引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到西宁创新创业。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建立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配套、市内培养和市内外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党政、专业技术、企业经营管理、高技能、农村实用和社会工作等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