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将体现生态文明重要内容
原标题:中国生态状况有较大改观 “十三五”规划将体现生态文明重要内容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赵阳):6月3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进展。据介绍,目前中国生态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改观,但仍不乐观,正在制定中的“十三五”规划将体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10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在生产方式上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循环的特征。对此,中国政府提出将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焕良介绍说,这份意见提出了建立生态安全的战略格局。“《意见》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提出了要建立生态安全的战略格局。这个战略格局,青藏高原、秦岭川滇、东北森林、北方沙化土地、南方丘陵区、近海沿岸,以大江大河为骨架,同时以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的战略格局。”
据了解,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明确把绿色化纳入现代化推进战略,将其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取向,将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据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介绍,目前,中国已将5个省整体纳入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其他52个地级、县级以及跨流域、跨区域的地区纳入了第一批先行示范区。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组织申报工作也即将展开。
杨春平还表示,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中国在每次规划编制时,都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很多重要内容纳入其中。他说,“据我了解“十三五”规划正在制定思路,要具有生态文明的理念,而且建设目标中也会体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还有专门的一篇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则建议,生态文明建设还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最近这些年我们强调市场化机制,鼓励第三方服务、政府购买环境公共服务,通过价格、税收、金融等等手段,综合来看,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综合性的手段,相信环境问题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而且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资源保护、经济发展也可以得到促进,我想是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