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这几年
“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持续不减的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多的不可预见性因素,省委省政府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积极探索“一优两高”发展新路径,有效落实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全省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发展环境愈发向好,发展成果更多惠民,发展方式根本性变革之路全面开启,我们朝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从主要发展目标看】
——体现生态保护优先的目标取得新突破
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到32微克/立方米;全省主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两项指标均完成国家年度下达目标。三大河流干流出省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湟水河出省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达到50%以上,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预计达到86%以上,县城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2.3%,万元GDP用水量累计下降18%,非化石能源生产比重达到46.2%,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达到8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4.4%;3年累计新增建设用地1.82万公顷(27.26万亩)。3年累计全省营造林面积90.4万公顷,西宁南北山森林覆盖率达到79%,全省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8%。
——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呈现新亮点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总量比2011年翻了近0.78番(比2010年翻了1.09番),“十三五”前三年年均增速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500美元。
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十三五”前三年年均增速9.5%。
2018年,服务经济主导地位开始凸显,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71%,较“十二五”提高12个百分点;全省接待游客达到4204.4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
预计2018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7万元/人,比2015年增加1.1万元/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54.5%。
——体现高品质生活的目标实现新提升
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57元,同比增长9.2%,“十三五”前三年年均增速9.5%,高于经济增速和全国增速,提前实现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和比2011年翻一番的全省“十三五”规划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水平的8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水平的71.1%,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由2015年的1.27﹕1和1.44﹕1分别缩小到2018年的1.25﹕1和1.41﹕1。
2018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预计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每万人全科医生数分别达到6.4张、2.6人和2.08人;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累计完成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建设18.71万套,完成农牧民危旧房改造及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23.7万套,易地扶贫搬迁完成“十三五”总工程量的97%;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7万人,实现农牧区贫困人口脱贫45.3万人。
累计建设高原美丽乡村1500个、打造美丽城镇48个;全省城市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接近9平方米,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86%;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78.8%,农村集中供水率接近75%。
——体现创新驱动的目标催生新动能
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53%,互联网普及率达93%,全省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1件,各类科技成果登记达518项;全省科技服务机构达850家,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认定省级众创空间53家,博士后工作站达到3家。
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分别达到415家、167家;实施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667名,分别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高级督导人才2220人和50人。
【“十三五”这几年完成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
搭建起“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和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一批标志性、支柱性的规章制度;在全国率先建成“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全国首个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落地实施;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形成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青海经验;可可西里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名录,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挂牌。
启动实施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区域综合治理工程;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青海湖水域面积17年来最大。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青海蓝”“青海清”重现高原;启动农牧区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打好环保督察攻坚战。
——创新创业驱动发展势头良好
培育形成了海西国家创新型盐湖化工循环经济、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和中藏药、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锂电创新型、西宁东川工业园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4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电子枪主要装置“大功率高频高压电源”首次实现国产化,世界规模最大的电解金属镁生产线试车成功,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居全国第一。
推进“百项创新攻坚”、“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形成了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政策体系;新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实现零的突破。
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省内活动;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态势
印发实施了《青海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
积极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出台青海实施方案“1+N”体系,“大西宁”建设拉开序幕。
三江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发展更加和谐,具备了整体打造、共同构筑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基础条件。
研究出台了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等一系列组合性政策文件;行政区划调整统筹推进。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
三次产业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已占半壁江山。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4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已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稳步建设,太阳能发电量居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达到1208万千瓦。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一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服务业创新发展稳步推进,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财政增收主要来源;旅游名省建设步入快车道,“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发展布局加快形成;金融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0.4%;开通西宁—南京全程冷链示范线路,推动“青货出青”,建成京东·青海扶贫馆等省级电商平台。
三大园区及15个重大产业基地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园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1.3%,已成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
——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突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有效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入;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统筹推进三医联动,三级医联体(医共体)全面组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综合监管等制度;多层次医保体系基本建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逐步健全;深化考试制度改革,完善教育保障机制;出台解决无户口人员问题实施意见,实现省内居民户口迁移网上流转、身份证异地办理;有机整合新农保和城居保,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和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建立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出台文改《实施方案》、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意见》等一批改革举措;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首家文化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持续深化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省级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整合和机构组建任务;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工作方案制定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部取消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推进监察体制改革;价格、电力体制、公车等改革全面推进;社会共治局面逐步形成,大市场监管机制初步构建。
——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构建
陆续开通7条国际新航线,先后开行3趟中欧班列,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顺利开行首列“南向通道”国际铁海联运班列;累计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4个,投资总额6.26亿美元。
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52.8亿元,培育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14家。
成功举办青海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毯产业发展与经贸合作论坛和中国(青海)·土库曼斯坦经贸和人文交流合作圆桌会议;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并封关运营。
共落实援青资金51.75亿元;先后与30多家央企对接,累计签订1900多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民生福祉获得新提升
累计实现25个贫困县摘帽、1455个贫困村退出、45.3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
学前教育、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9.4%、88%和42.9%,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6.7%;开启“部省共建”青海大学、“省校共建”青海师大新模式,青海民族大学获批博士授予单位;全面开启省内东部地区对口支援青南教育工作,推进国内大学“团队式”帮扶我省本科高校实现全覆盖。
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完成了我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系统对接,跨省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各族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远”的状况明显改善。
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6.25万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3.9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0%。
累计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7.06万套;养老、医疗、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
省级“三馆”开馆运营,州市级“三馆”和藏区“两馆”全面建成;民族舞剧《唐卡》在全国多地巡演,电影《天慕》打破了近5年西北地区主旋律影片的最高票房。
西宁、海西、海南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州,西宁入选全国文明城市,玉树市荣膺国家卫生城市。
——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实现高速公路市州全覆盖,所有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高速公路(含一级)里程达390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8万公里;格库、格敦铁路加快建设,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向西开放大通道优势不断形成;西成铁路先导工程开工,我省正在加速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果洛机场正式通航,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投运,祁连机场通航运营,“一主六辅”民用机场格局全面形成。
数字青海、宽带青海建设加快推进,西宁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全国首个藏文搜索引擎“云藏”上线,宽带网络覆盖所有乡镇,全省首个扶贫大数据监督平台投运。
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启动实施,全省装机突破25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达到84%,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长53%,“绿电9日”连续供电再创世界纪录,世界上第一条全清洁能源特高压通道—青海至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建设;青藏、青新联网相继建成,青海电网750千伏骨干网架初步形成,果洛三县联网工程圆满完成,“电力孤岛”并网,实现了大电网县域全覆盖。
“引黄济宁”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建成通水,引大济湟西干渠、北干渠二期、蓄集峡水利枢纽加快实施;黄河干流防洪工程、黄河沿岸四大水库灌区工程积极推进。
【新青海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十三五”以来,持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对国内外发展形势的研判,统筹促进履行重大责任、紧抓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的协调,科学把握速度总量质量、空间时间人间、保护发展民生、自身周边全局的关系,青海发展的指导思想、阶段性特征、发展战略、发展路径、总体布局、保障措施不断完善,新时代治青理政内涵极大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向心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社会治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全面提升,新青海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总结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经验:
——用足用好国家重大政策是青海发展最大机遇
面对国家一系列特殊支持政策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应有方、措置裕如,努力把政策机遇的“真金白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青海在国家发展大局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巩固和提升,开创了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履行责任挖掘潜力是青海发展最大价值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确把握最大责任、最大价值、最大潜力的关系,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努力挖掘生态潜力、持续加力绿色发展,初步构筑起了绿色发展新格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共同价值追求和青海发展的鲜明标志。
——科学开发利用资源是青海发展最厚底蕴
高举“绿色牌”、着力走“绿色路”,切实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四个千亿元”产业、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已具雏形,有力推动了自然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和区域竞争新优势。
——勇攀改革高峰是青海发展最强动力
秉持“青海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不能落后”理念,统筹改革方案制定和改革举措落实,推动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全面发力,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方案相继推出,改革在推动发展中的优势日益显现。
——努力扩大开放是青海发展最佳路径
紧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展会赛事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扩大,对口援青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断深化,连接丝绸之路的枢纽功能有效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不断丰富的“新精神”是青海发展最宝贵财富
始终以“两弹一星”精神、“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两路”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人一之我十之”实干精神,鼓舞和感召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精神”,已不断成为激励青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省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