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 老百姓的土豆卖出去啦
青海新闻网讯 前不久,海东市乐都区铲铲洼村的贫困户李启良还忧心忡忡地和邻居聊起今年地里的收成:“今年种了0.8公顷的土豆,差不多能产2万公斤,这土豆挖出来卖不出去,这一年可就白干了。”
正在发愁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李积库来到他家,告诉他今年青海日报社的同志们要来村里帮助贫困户销售土豆,听到这个好消息,李启良紧锁的眉头舒展了。
就在十九大胜利召开前夕,青海日报社创新扶贫举措,发挥党报优势,通过“党报电商”平台和党报物流发行平台,向社会发出倡议:购买中岭乡贫困户的土豆,帮助老百姓脱贫。
活动期间,社会爱心人士、党政企事业单位及本社职工来到乡亲家的田地里,撸起袖子,拿起铲子,挥汗在田间。
“村里的贫困户,每户都有500公斤的收购指标,报社组织的车来我们这拉土豆,帮助打开销路,真是帮了大忙了!”李启良整理着打包的土豆,干劲十足。
新思路新举措
青海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张伟说,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青海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助力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责无旁贷。”
作为中岭乡的连点帮扶单位,今天的青海日报社以“党报电商”+纸媒+新媒体+物流组合扶贫新模式,助力精准脱贫,开启了电商扶贫的创新举措。
距离海东市乐都区21公里处的中岭乡,平均海拔2700米,山高路陡,全乡13个村共有贫困人口1400人,其中部分村是我省深度贫困乡村。
这里的老百姓种植的农作物以土豆为主。由于远离城市,销售渠道有限,多数只能靠商贩上门收购,严重制约了贫困户增收脱贫。
日常宣传中,青海日报社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深入报道精准扶贫政策和脱贫致富经验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扶贫助困的良好氛围。
此次,青海日报社尝试发挥“党报电商”和党报物流平台独特优势,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与市场力量的融合,形成合力推进定点扶贫工作,使互联网新兴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更多地造福于贫困群众。
截至10月20日,青海日报社帮助乐都区中岭乡销售土豆54.67吨,为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土豆销售收入达8.74万元,每公斤较社会收购价高0.6元,增收3.28万元。
挖土豆见真情
暮秋时节,当我们行走在中岭乡的田野上,便能看见一支支充满干劲挖土豆小分队为精准脱贫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9月29日,青海日报社官方电子商务平台青报商城网率先向社会发出倡议——《扶贫助困邀您同行:走,到乐都中岭乡挖土豆去》,通过“挖土豆帮乡亲”“买土豆献爱心”“转微信齐动员”等形式,扩大宣传,帮助贫困户销售土豆。
10月15日,47名青报小记者和家长怀着炽热的爱心,来到中岭乡铲铲洼村,为贫困村的村民和孩子们奉献爱心。尽管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室外的温度也只有7摄氏度,但大家挖土豆献爱心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孩子们手中拿着锄头和编织袋,看着满地等待收获的土豆,摩拳擦掌冲进地里。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干农活,不知从哪入手,在仔细听完经验丰富的村民介绍技巧后,大家开始忙碌起来,土豆地顿时成了同学们开心的“游乐场”。
短暂的时间里,小记者们不仅与当地的孩子们结成对子,同时深深感受到了山区农民的辛苦。
来自西宁市虎台小学五年级三班的青报小记者周柏辰参与了当天的活动。有心的他准备了书包、笔袋及精美的绘本,表示“希望能用我微弱的能力帮助他们。”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当天,大伙的汽车一字排开,一袋袋包装整齐的土豆堆成小山,交售土豆的村民手拿订单收购合同,排着长队等待称重,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当天的土豆销售扶贫活动中,青海日报社组织的小记者及其家长、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共180余人,在现场采挖土豆1966.75公斤,同时,青报小记者与47名贫困孩子结成“手拉手”帮扶对子。
此外,“党报电商”线上线下联动、青海日报社内社外联动,利用青报商城这一载体进行线上销售,同时利用联系广泛这一资源进行线下团购,起到了同销售、同促进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青海日报社自身带头,社扶贫办、青海报业发行物流有限公司联合向社内员工发出倡议,内部员工购买土豆10605公斤。
创新扶贫点赞多
“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就是要彻底摆脱贫困。”在中岭乡,收看了十九大开幕盛况的中岭乡乡长朵春英说,要帮助贫困户脱贫,需要上下齐心,不能懈怠。她认为,这次青海日报社开展的扶贫活动,对精准扶贫探索很有意义。
此次党报扶贫,按要求购买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土豆,中岭乡铲铲洼等四个贫困村接受定向销售任务。村干部及第一书记现场督导,严格要求,把每户500公斤的收购指标平均分配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保证了土豆销售扶贫精准性。
“拓宽销售渠道,首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注重传统销售渠道,带着农产品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也会将更多目光聚集到‘传媒+农业’这方面,两方面一起抓,才能为贫困户农产品打开更广大的市场。”朵春英说,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青海日报社销售中岭乡贫困村贫困户的土豆,为精准脱贫注入了活力,也为贫困户脱贫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一直以来,青海日报社多措并举开展精准扶贫。此次,报社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发挥纸媒+新媒体+电商+物流的组合优势,创新思路,以销促产,逆向扶贫,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为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做出积极贡献,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点赞。作为本次活动中最大的团购单位,青海内蒙古商会(筹)、青海省乌兰察布商会(筹)发动企业认购土豆25800公斤,现场交款。之后,商会又发起第二轮认购活动。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描述的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绩,青海省内蒙古商会(筹)执行会长张利萍感受深切。
“认购土豆是助力脱贫攻坚的简单举措,是各个企业奉献爱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生动实践。我们要从践行历史使命、加快脱贫攻坚、提高企业担当的高度,深刻认识扶贫工作,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把企业家动员起来,为当地村民脱贫攻坚奉献爱心、贡献力量。”张利萍说。
“此次党报扶贫,为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搭起了一座爱心桥梁,正是相信党报的公信力、影响力,商会才敢发动企业家和内蒙古老乡认购,这种举措我们认可,更应点赞。”
不仅如此,青海日报社官方电子商务平台青报商城网络平台上,也有热心网友留下的评论:
“精准脱贫好举措。”
“精准脱贫好举措,创立品牌,合理定价,解决好物流环节就可以脱贫致富。”
“这才叫真正的扶贫!感谢真心帮助他们的组织者及团队!爱心暖暖!”
……
真挚的言语背后,是大家对创新举措的肯定与点赞。
作为报社定点扶贫帮扶村,中岭乡铲铲洼、马家洼、草场、甘沟脑4个村的贫困户成了报社全体干部职工的牵挂。
电商扶贫责任大,但单一电商平台难担重任,必须多个平台、多个宣传、多个途径、多个渠道、线上线下、多方联动才有实效。无疑,通过此次有效的土豆销售扶贫,党报电商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扶贫新模式。
如今,在扶贫攻坚战中,中岭乡的乡亲们,种下了一粒粒金色的种子,在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中,种子孕育发芽,蓬蓬勃发,在金秋收获了一串串沉甸甸的硕果,中岭乡4个贫困村的贫困群众离小康的道路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