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铺就青海最色彩
行走在青海广袤的大地上,雄伟的雪山,辽阔的草原,奔腾的江河,无处不张扬着青海生态文明的魅力,闪耀着绿色梦想的光环……
“十二五”,青海自觉肩负起保护生态这一重大历史责任,以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秀美画卷,为大美青海、美丽中国熔铸了坚实路基。
中华水塔、三江之源——青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对全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生态安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青海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保护优先理念确立,生态“保卫战”打响,建立起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转变发展模式、呵护碧水蓝天、建设和谐美丽青海,绿色发展正在铸造一个绿满山川的大美青海。
这是绘就生态文明宏伟蓝图的关键五年——
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青海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生态环境指数持续保持上升态势。
“中华水塔,三江之源”——青海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金字招牌,离不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政策,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五年,生态文明、绿色梦想,浸融在青海的血液里、骨子里,体现在青海的决策中、实践中。
一路走来,到2012年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决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保护好“中华水塔”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再到2015年省委十次全会以及2016年初省委十一次全会进一步强调保护生态的重要性、紧迫性……
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深入落实全国和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文明优先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这是时间表、路线图,是对我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认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革新和观念升华。
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2015年底,青海全面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首选三江源地区,意味着国家将对这一地区实行更严格的保护,并在此试点基础上研究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总体方案。
在三江源头建国家公园,这是我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翻开的崭新篇章,是对加快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五年,继往开来的一路奋进、奔流,青海的绿色涛声激情澎湃、源远流长。
这是生态制度、法规日趋完善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对于青海,是一个耀眼的五年。
这五年,于青海,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体制机制的自我革命。
这五年,于青海生态,是一次加快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与时俱进的五年。
与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相比,“十二五”我省生态环境局部好转,但整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
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来支撑、来保障——省委省政府顶层认识高度契合。
为进一步承担起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历史责任,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探索——省委省政府的决心和勇气充分彰显。
全面深化改革,青海省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努力打造大美青海升级版。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等制度,推动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着眼解决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生态领域改革,青海用制度守护绿水青山:
《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实施,国土面积的近九成被列入了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同步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多规合一”等其他5个重点领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
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率先在全国开展生态资产评估填补国内空白。
青海第一部省级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这是青海走生态文明之路一次重大进步,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对地方政府开展以绿色发展为主的绩效考核,将39个县(市、区)划分为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重点县2类6组进行分类分组考核。
严格划定生态红线,我省对各级政府负责人考核实行重大生态问题“一票否决”,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由原先的5项大幅增加至10项。
…… “十二五”我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成果丰盈,生态成绩单令人振奋。这是密集出台生态领域改革制度和措施的五年,是我省集中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的五年,是全省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福祉的五年。
这是在克难中攻坚、攻坚中迈进的五年——
再好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扎实的基层实践,才能逐渐从“理念”“制度”变成“现实”。
执着求索、辛勤耕耘。为切实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十二五”青海全省上下着眼大局,着眼未来和可持续发展,全身心投入到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生态保护、建设、治理和制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生态恢复、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良好的生态,是青海最大的价值所在、潜力所在,也是500多万高原儿女的责任所在、追求所在。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青海建设的更加和谐美丽——构建全国生态安全屏障已成为全省的重大责任,这是担当,更是使命。
最新卫星遥感显示,三江源草地面积净增加123.70平方公里,水体与湿地面积净增加279.85平方公里,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净减少492.61平方公里。而青海湖面积达到15年来同期的最大值,裸鲤资源达到保护初期的23倍。
净水、增绿、护蓝……美丽青海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见诸各个方面,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在世界第三极密布竖立。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圆满完成、二期工程全面启动,祁连山、青海湖流域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扎实推进,生态敏感区、旅游景区、交通沿线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效显著,西宁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至西北地区省会城市前列,湟水河水质持续改善、达到国家控制标准,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呵护绿水青山,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在全国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和标准的情形下,青海在克难中攻坚,在攻坚中迈进。
回望“十二五”——
全省累计淘汰燃煤锅炉2271蒸吨,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6万余辆;
累计投资15.5亿元,2015个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综合整治,175万农牧民受益;
全省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长江及黄河干流水质优,黑河、大通河和格尔木河水质均保持在良好以上,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3%;
2015年,西宁、海东空气优良率分别达到77.6%、73.3%;西宁市空气质量在西北五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列;淘汰落后产能21.3万吨,全省单位GDP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双下降”、进入“绿灯区”,是“十二五”以来节能减排成效最好的一年。
……
成效有目共睹,折射出的是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美丽家园坚定不移的行动。
有效保护生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青海必须担负的特殊责任。
尊重自然,科学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抓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启动实施“碧水蓝天行动”和深化“家园美化行动”,再建设300个高原美丽乡村,更好地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绿色惠民。
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绿色家园,青海迈出了生态文明建设铿锵步伐。
新蓝图绘就,新攻坚在即,青海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拥有天蓝水清地绿、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的美好家园——今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让绿色涛声在这块高地永续回荡,让如歌如诗的青海绽放更加美好的生态文明色彩。
描绘碧水蓝天绿意盎然的青海画卷
完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实施山水草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祁连山和柴达木水源涵养地、河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长期以来,先行、推进、构建——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在世界第三极密布竖立,一个个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让生态功能整体得到恢复和强化。
我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表明,实施好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落地的重要抓手。
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我省对全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的森林草原、江河湿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必须加倍珍惜。实施好重大生态工程,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是我省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更是我省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如何实施好重大生态工程,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当自觉担负起对国家生态安全的特殊责任,抓住我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政策机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深入落实全国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科学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注重抓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拥有天蓝水清地绿、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人的愿望。我们期待着,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浸融在每一个青海人的血液里、骨子里,人人都成为生态保护的主角,倾心尽力构筑生态屏障,守护高原绿肺。我们也期待着,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顺利实施,让青海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天边玉树播绿江源护佑中华水塔
在玉树,许多生活上的平常事往往变得极不寻常。对绿色司空见惯的人,很难想象雪域高原官兵对于绿色的渴望。
在玉树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要难。但是武警玉树州支队官兵们不信这个邪,他们请教专家,反复试验,历经数次失败后,终于摸索出一套有效种植方法。挖开地表,铺上牛羊粪,从山里拉回黑土,种上红柳、黑刺,冬天“穿上棉衣”,风大“左扶右支”,营区终于有了第一棵树。
官兵们坚持植树种草,美化家园,渴望春天永驻。可就是这样百般呵护,许多树苗栽下一两年后还是死了。虽然“广种薄收”,但官兵们坚信“天道酬勤”。栽了死,死了栽,支队大院内树木“几代同堂”。
玉树处在一个“风吹石头跑,四季大雪飘”的环境,很难种出新鲜蔬菜,于是官兵们在营区1.5亩的盐碱地上挖出2米深的壕沟,在下面垫上黑土,在地表焊上铁架、铺上地膜,盖上草帘,架起火炉,建成玉树第一个大棚温室,被官兵们称为“绿色氧吧”。
几年过去,在每个中队的温室里,都能看到一垄垄碧绿的小油菜、菠菜、水萝卜,对于常年见不到绿色的战士们来说,它们是宝贝。每年七八月,丰收的季节,官兵们都舍不得摘,因为小小温室已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花房、公园。“赏绿去!”空闲时候,官兵们去温室的脚步一如相亲。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玉树、绿色玉树建设步伐,充分调动全民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大力弘扬伟大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武警玉树州支队先后3次赴玉树市东风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栽种黑刺2150余棵,为震后的三江源增添了春的色彩。
支队先后投资190余万元,因地制宜美化环境,在房前屋后种草植树,在温室菜园栽花点豆,先后种植黑刺、红柳、松树等7个大类1200余棵,营区绿化率达到90%,形成了班有花卉,室有盆景,院有鱼池的美景。所属单位营区均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靓丽风景。先后被评为“绿色营区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积极组织部队投身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工程建设中,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绿化保护植被,义务植树14.3万余株,种草1350余亩。
“在玉树,凡是有军营的地方,都会有一片绿荫。”这是当地群众的由衷赞叹。武警玉树州支队支队长范玉龙说:“建绿色营院,更要绿化驻地,播绿江河源,再苦再难也不能等。”官兵让绿色从军营“走出来”,向周围顽强辐射……如今,扎西科军民林、通天河畔2万余棵白杨、2千余亩红柳、黑刺形成一条长达数十公里的防护林带。玉树的天空更加湛蓝、空气更加清新。巍然屹立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作证:武警官兵播绿三江源,堪称“中华水塔”保护神。
雪域果洛把绿色还给辽阔草原
牧民索桑的家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下贡麻乡。这里17.3万亩的草场中,曾有着4.7万亩草原严重退化,大片裸露的土地上布满鼠洞,大风一来,黑土漫天。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的索桑来说,放牧是祖辈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特殊生活方式,从未想过会放下牧鞭。
2014年春天,索桑依然决然地放下牧鞭,带头成立了索合青牧委会饲草种植合作社,并在短短2年时间里,在4200亩的草场面积上撒下了草籽。
至此,索合青牧委会的127户牧民放下牧鞭加入合作社,开始为守护生态屏障三江源,弃牧从农。“我们一分也不用投资,只要参与到合作社,一年每家每户还能增收4000多元。这样不仅黑土滩治理了,牧民还能拿到分红。”索桑高兴地说,现在全牧委会508人放下牧鞭,积极参与到黑土滩治理上。
索合青牧委会共有205户918人口,是一个纯藏族集聚的牧业村。全村草场面积17.3万亩,其中黑土滩面积占4.7万亩。近年来,这里的黑土滩面积不断扩大,超载放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70%草场面积遭到破坏。
通过草场流转的方式,由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将一家一户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服务,确保种植效果。按照保护生态发展的总体思路,脚踏实地致力于保护生态、打造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局面,积极探索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通过生态畜牧业建设项目,提高牧民生产生活效益日益显著。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种草业对我们这些牧民来说并不难学。对于草原牧民来说,我们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着这片草原。比起前几年,自觉保护生态在大多数牧民心里已经形成共识,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索桑说。
如今,和索桑一样,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依旧活跃在这片草原上,不同的是他们放下了牧鞭开始了草原的治理和修复。
“草原牧民在保护草场、保护高原生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牧委会的村民保护生态的意识非常强。”牧民夏保老人说,冬季,每天组织当地牧民群众到草山上巡逻,承担起灭鼠、森林防火灭獭、防火、病虫害、沙化治理、草原建设及监测草原植被恢复情况。
“以前为了钱过度放牧,生态退化后大家不得不禁牧减畜,生活变得清苦。”索桑说,牧民真切感受到生态退化的后果,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为下游减少一些“麻烦”。如今,草原牧民不仅承担了草场的治理、养护工作,还宣传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政策,有效地保护了草原,遏制了草原违规放牧现象,使得甘德草原生态得到了更好的恢复。
青海湖畔让黄沙蔽日成昨日记忆
冬日的青海湖畔,草木枯黄,在沙岛景区,一大片低矮的灌木虽已落叶,却和沙漠形成鲜明对比。
“这片灌木林是经过十多年的绿化才形成的。”海晏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局长姬志波说,眼前的这片绿色是海晏县防沙治沙的成果之一。
位于金银滩草原青海湖东北岸的海晏县,是黄河一级支流湟水河发源地,也是湟水河流域重要的涵养区,更是环青海湖沙区的重点沙化县。由于干旱多风气候的自然影响与超载放牧等人为破坏,这里的沙丘一度吞噬着青海湖畔的草原,威胁着铁路和公路,海晏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不断恶化之趋势。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海晏干部群众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地区的沙漠进行治理。
进入沙岛景区,一道低缓的沙梁上泛着银光,远远望去如同一张巨大的银色网覆盖在沙梁上,这银色的大网正是近年来沙岛防沙治沙的法宝之一——尼龙沙帐。
“针对海晏县风大,沙子流动较大特点,我们采用尼龙沙网来防沙、固沙。尼龙袋子能自然降解,对环境没有危害。相对于麦草沙网来说,尼龙沙网使用年限要稍长一些。”姬志波说,网格搭好后,还将在这些格子里种植吴柳、沙棘、黑刺等植物,让沙网不仅起到固沙的作用,还要达到绿化的目的。
每年四月,都会看到绿化工人在这里整地、挖坑、栽植、浇水,紧张忙碌地进行着春季造林。而到了6月,青杨、乌柳、沙棘、樟子松绿意盎然的景象就呈现在眼前。如今这片沙漠上已形成6万亩的绿色屏障,护卫着广袤的青海湖生态和沿线315国道、青藏铁路。
为控制沙漠化面积扩大,逐年恢复沙区植被,经过不懈努力,海晏县逐步调整树种结构及固沙方式,在风沙干旱区造林中走出了一条成活率高、见效快的治沙造林新模式。
姬志波告诉记者,自从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全县已治理沙漠化土地7440公顷。经过治理青海湖周围的沙漠化初步得到遏制,林地覆盖率从原来的10%—20%提高到30%—40%,最高地带达到60%—80%左右。
海晏县是我省5个防沙治沙示范区之一,从这里我们对全省荒漠化治理可见一斑。据青海省林业厅发布的消息,“十二五”期间,青海高海拔地区防沙治沙完成37.13万公顷,相当于3.4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防沙治沙成果明显提升。 “以前‘沙进人退’,现在是‘人进沙退’。”家住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西岔村的张秉泰如此感叹。而从前一刮风,青海湖周边就是黄沙漫天,连门都出不去的景象已经定格在永久记忆的里。
夏都西宁纵横交错织就绿色生态网
2015年底,西宁市昂首迈进“国家森林城市”,成为青藏高原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西北五省区首个。
毫无疑问,这是对近年来西宁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绩的最高褒奖。
成绩来之不易,成效有目共睹。“经过20多年的努力,西宁南北山悄然发生着巨变,多年持之以恒的综合治理、绿化美化,南北山已是铺满植被,特别是北山脚下占地近6000亩永久美丽园的建成,使得北山更显郁郁葱葱。”对于国家号“金牌”的取得,许许多多像北山林场管护员胡建新一样的西宁林业人最有发言权。
长期以来,西宁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站在“发展城市森林,打造现代生态城市”的高度,响亮提出:让生态成为百姓永久享受的财富,要把西宁打造成“高原山水花园城市”。
植树造林、绿化家园,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成为西宁人喊得最响、最多的口号之一,也是最勤于躬耕的中心工作之一。
西宁市林业局局长张福军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开启了西宁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任务最艰巨、影响最深远的造林绿化工程。
基于西宁市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地带,境内三川一水,四周环山,山体与谷地呼应,地貌丰富,风格独特,因而,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突破了以往小西宁的概念,统筹市区三县,在建成区、主城区、市域范围三个空间层次上重新进行了定位,将市域内的森林、水系和湿地等特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
按照“美宁方略、树为关键”、“以林美城、以林惠民”的方针,以建设美丽西宁为主旨,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实现了部门林业向社会林业的成功转型。
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城镇园林绿化、主题公园、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机场高速路沿线景观整治、四边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双增长。
截至目前,西宁市森林覆盖率由十年前的25%增长至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0%增长至40%,人均公共绿地由7.4平方米增长至12平方米,森林覆盖面积达到367.15万亩。初步形成了以城镇居住区为核心、浅山水土保持区和脑山水源涵养区为基础、河道川水景观带为绿轴、市区和三县环城公园为屏障、众多森林公园和林业产业园为精品的城市森林网络格局。
如今一张绿色生态网,在西宁大地豪迈铺开:
春夏,行知公园、海棠公园、柴达木公园……10大主题公园让美丽西宁满城皆绿、满城飘香;机场高速沿线北山美丽园美景如画,季季有景、一季一景,一条生态景观廊道直通市区;南北两山葱茏清翠,优美的山林向城市渗透,构成了规模宏大的城市风景线和绿色屏障。天蓝、云白、树绿、水清……夏都这座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正在让城市融入自然,融入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