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看就业:情系民生绘新篇——访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宋令文
青海新闻网讯 民生之本,惠民大计,人尽其才,百姓乐业。
承旧图新,继往开来。“十二五”四载往昔,省政府每年承诺的民生“十件实事”一一兑现,亮点频现。好政策激发着活力,一路走来,我省新增就业人数不降反升。四年来,全省新增城镇就业达到23.2万人,是“十一五”时期的1.3倍,转移农牧区劳动力就业超过445万人次,年均超过110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以内。
“十二五”期间,我省就业创历年来最好水平,也成为增长最快的时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供需不匹配等因素困扰下,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鼓励就业创业?在统筹城乡就业共同发展方面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十二五”收官之年如何激发出就业创业最大活力?近日,记者专访了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宋令文。
记者:四年来,我省就业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在优化就业格局破解就业矛盾方面我省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宋令文:“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引领下,我省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强,资金投入不断扩大,就业目标较“十一五”期间大幅提高,目标任务层层传导、层层分解,全省上下共同推进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加强服务能力、加大培训力度、改变就业观念、开展就业援青等措施,城乡不同人群的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升。近年来,我省坚持贯彻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在乡镇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在多部门的支持下,保持了每年6个县级就业平台的稳步增长,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全省县级就业平台建设全覆盖;在扩大人才培训方面,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培训力度逐年增大,呈现由短期培训向中长期培训延伸、由初级培训向中高级培训扩展的趋势,使择业者素质实现了由低到高的转变,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积极的就业环境下,我省城乡劳动者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转变,由被动的“等靠要”向“先就业后择业”的模式转变;在转移就业方面,劳务经纪人的培育,极大地带动了转移就业,成为我省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特别是从2013年起,我省加强就业援青工作,利用国家对口援青机制,将就业工作纳入其中,利用外省的就业需求,积极“走出去”实现就业,同时实施两地就业优惠政策、信息共享,加大劳务信息对接,组织劳务经纪人出省考察,有效缓解了我省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在就业援助方面,我省每年定期组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金秋采棉”、“采摘枸杞”等专项活动,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搭建了平台。
记者:“十二五”以来,我省农牧区转移就业超过445万人次,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六州就业创业能力不断增强,我省为统筹城乡就业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宋令文:就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省农牧区就业由于受经济发展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一产带动就业效应小、二产相对薄弱、三产需求增速缓,存在就业渠道窄、就业岗位少、劳动者技能偏低、就业观念相对滞后等问题,因此拓宽就业渠道在我省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开始,我省持续开展了搬迁牧民草原管护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同时加大民族手工艺培育力度,在石刻、唐卡、堆绣、藏服、妇女烹饪等方面寻找适合农牧民就业的第三产业,培训一定的技能,为三江源地区农牧民创业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加大“引出去、走出去”的力度。
在政策层面上,我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措施基本一致,创业、培训方面城乡劳动者享受相同政策,并相应向农牧区倾斜,为三江源地区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提供交通补贴、生活费补贴、职介补贴,以及给予农村劳务经纪人奖励措施。2015年,我省还将开展鼓励大学生返乡创办领办农牧业生产合作社,促进农牧民致富增收。
记者: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我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不可避免地造成结构性失业,但同时也为第三产业就业带来了新机遇,怎样合理地缓解这一矛盾?
宋令文:经济增速放缓,就业仍要“快马加鞭”。“十二五”以来,我省就业总量矛盾依然存在,需求量仍然在攀升。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高校毕业生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低技能求职者与高技能需求不匹配、劳动力分布与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等方面。但从积极的角度看,随着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明确、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特别是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就业弹性将会提高,同时就业岗位的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就业由依赖经济增长拉动的被动性增长向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动性增长转变。2011年以来,我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让劳动者感受到温暖;援企稳岗,使身处经济下行期的小微企业得到扶持,岗位更稳定;简化手续、给予小额贷款,创业的路走得更顺畅;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措施,根据企业需要开展技能培训,为高校毕业生和技能劳动者稳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