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社会建设为青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8.01.2016  13:12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投入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也是成功应对挑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回眸“十二五”,我省社会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迅速增强、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正在拥有更多“获得感”。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之本

  30岁的藏族小伙尕旦多杰让卓皮肤黝黑、笑容憨厚。他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天棚汽车修理厂的“小老板”。2011年,他从省城的高校毕业后,参加了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培训,到浙江义乌学习电子商务,学成回来后,他在亲友的帮助下,投资10余万元,开办了天棚汽车修理厂。

  他还注册了淘宝店,在销售汽配零件、车饰用品的同时,代理虫草、枸杞、野生黄蘑菇等青海土特产品,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也成为我省藏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代表。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民生之本,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十二五”以来,我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去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达到6.2万人、118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112%;城镇登记失业率3.2%,较年度目标低0.3个百分点。

  ——“全省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及系列活动展开,建成创业孵化基地24家,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设了3所高校创业孵化园。

  ——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和就业促进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2%,较年度目标高出4.2个百分点。

  ——通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等措施,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771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73人。

  ——组织农牧区劳动力返乡创业、跨地区转移就业,劳务输出收入达68亿元,在农牧民可支配收入中比重达31.87%。

  ——统筹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专项培训、失地农民及劳务经纪人技能培训等10个重点培训项目,组织城乡劳动力培训16.78万人次……

  在推动创业、就业活动持续开展的同时,社会保障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启动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筹调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待遇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全面推进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深入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宗教教职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

  建立完善了城乡居民医保合理筹资及分担机制,实施分级诊疗差别化支付政策,推进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开展诊疗项目支付政策试点,进一步规范了大病医保经办服务和考核,医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全省1034户困难企业享受稳岗补贴2.07亿元。实施了降低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率工作,减轻企业和职工负担2.5亿元。启动社保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专项行动,各项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至“十二五”末,我省已投资近4亿元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项目,项目覆盖率达98%以上。有力推动了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

  “十二五”以来,我省按照就业社会保障“一站式”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已安排投资1个市级、6个州级和46个县级就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项目。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市(州)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隆冬时节,阳光温暖。走进农村牧区,我们看到的是各族牧民群众生活的殷实,听到的是大伙儿增收致富,向往幸福生活的愿望写在大家的脸上。

  “村里有了卫生室,配备了村医,经常上门来给我量血压,看我的病,随叫随到,实话好!”同仁县加吾乡协知村65岁的杨毛老奶奶笑着对记者说。目前,黄南藏族自治州已建成近300个村卫生室,实现了全覆盖。而近两年,全州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近80%,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过上富裕的日子,享受体面的生活,是老百姓最大的愿望,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就要看老百姓、尤其是农牧区群众的“腰包”有没有鼓起来。

  “十二五”以来,我省高度重视“三农”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化农牧业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开创了农牧民收入实现“十连快”、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农牧业增产增收基础进一步夯实的喜人局面。

  五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2%和14.5%,与全国的相对差距缩小;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财政用于改善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达75%,每年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上学、就医、住房、饮水、行路等难题得到有效破解,一些民生指标位居西部乃至全国前列。

  近年来,我省全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在我省藏区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

  实施了民族文化“春雨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公益性电子阅览室、基本文化服务配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村入户”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黄南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建设模式和整体性保护方式。

  与此同时,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推广能力建设;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服务活动;鼓励牧区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牧民自办文化;依托“东风工程”,以六州藏区为重点,加强出版物基层发行网络建设,构筑以城市为中心、城乡结合、上下通畅的出版物发行物流体系。

  “十二五”以来,我省53万多牧民住上崭新、温馨的定居房屋;水、电、路、卫生、电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信息化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公共服务事业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实施了15个县级就业和社保平台建设项目,较国家计划提前一年实现了全省藏区县级平台建设全覆盖。省级公共就业和社保服务中心建设顺利封顶。大力推进全省人社数据中心平台和网络建设,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350万张。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保障社会稳定、长治久安

  咨询办理业务、群众互相交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和察苏镇新华社区、香日德镇南北社区“少数民族之家”成立以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服务中心和民族之家的建立,提升了城镇民族工作水平,并成为宣传、落实民族政策的新窗口。

  完善社会管理,保证社会正常有序,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从2011年起,我省坚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社会管理模式,选择34个不同类型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开展综合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培育打造和推广运用,逐步改变了以往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单一模式,建立了“三种类型、四个层级”的综合管理模式,即:分别在城市、农村、牧区选点培育典型;分别在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完善以岗定责工作机制及网格化管理机制。

  我省各州从牧区的实际出发,注重总体部署和统筹指导,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首要工作和重要动力,对构建和完善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推进社会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制都作出了具体部署。

  力争实现乡镇社会管理在“网”上完善,公共服务在“格”中见效,安全稳定在“面”上实现,确保牧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州、县、乡、村四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健全社会治安排查整治机制,推进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居委会等群众组织;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我省聚“小安”成“大安”,群众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受益。

  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我省建立健全了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服务体系,社会管理逐步由行政性、管控型、封闭式向法治化、社会化、扁平化、精细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机关单位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能力水平。

  五年发展,成绩斐然。

  五年是一个轮回,从开局到收官;五年是一个台阶,终点更是起点。

  回首“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我省社会建设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省上下,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信心踏上“十三五”征程!(苑玉虹)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