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理想的灯 照亮前行的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族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综述
青海新闻网讯 青海民族大学第五届大学生“进德修业之星”网络评选正在如火如荼开展,20位候选同学的先进事迹在校园里被广泛热议和好评,有10余万师生和社会各界朋友参与投票,很多人留下了评论,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
青海民族大学“进德修业之星”奖设立于2013年。是在校学生的最高荣誉,表彰奖励在道德、学习、学术、文艺、民族团结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目前已有四届34人获此殊荣。获奖者都是校园里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佼佼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民族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改革创新,扎实做好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各民族师生积极进取、团结向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
创新教学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越来越有效
从课堂教学入手,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满意率”。老师们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理论课鲜活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起来了。全国优秀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琼说:“我们以启发式的教学,联系社会实际的讲座讨论,情景交融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政治学院大四学生赵广彦说:“老师在讲述教学内容时,用精美的幻灯片,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和学习讨论及校园文化活动当中,使我们加深了对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解。”
为了补充课堂主渠道不足的短板,学校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举全校之力积极打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学习”、“进德讲堂”、“中外经典小说导读”、“民族节日文化”、“学科文化”、“从政之要”六个系列100多个精品讲座,并将听讲情况纳入学分要求。2014级计算机学院学生鲁茸吉层在学习心得中写道:“听了几年的思政课,赶了这么多讲座的场子,见了这么多优秀的老师,自己确实有了很大收获。理想和信仰像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拨开了我心中的乌云,并在思想深处发芽。”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知而不行。青海民族大学在全省范围建成8个思想政治实践基地、64个专业实习基地,近五年来每年派出60余支学生实践服务团队,深入基层、农村牧区和厂矿,组织开展顶岗支教、学雷锋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扶贫济困等实践活动,3万余人次的学生既锻炼了意志品质、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又深化了对国情省情的认识。来自河北的23岁姑娘庞立冬在谈到参加半年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时说:“顶岗支教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我今后的人生事业有很大的帮助,感谢这次实习。”
强调文化育人:大学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越来越鲜活
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学校从以文化人、文化育人角度,提炼大学精神,形成“进德修业、自强不息”的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创制传播新校歌;构建包括终身教授、进德修业之星、本科教学优秀奖、寿星纪念章、荣休纪念章在内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荣誉体系,以先进典型引领校园风尚;加强图书馆、校史馆、民族博物馆、学科馆和档案馆“五馆”建设,编写校史丛书,以校史激励师生努力进取;着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和以“国旗班”为代表的社团建设,开展社团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及学术科技、演讲辩论、书画摄影、体育舞蹈、创意创业竞赛展示等一系列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形成了文化引航、品牌引领、典型引路的校园文化格局;建成“智慧之光”校园雕塑、民族团结林、磐石广场、音乐喷泉、润泽园、文化走廊等文化设施,并精心命名校园建筑、景观和园区,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
2016级外国语学院学生韦鑫说:“文化走廊里面张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还有校歌对我们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学期安排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大美青海等图片展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使人们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学校深入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受众群体、传播规律、内容“卖点”、语言体系、优势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在党委宣传部设立新闻中心,将校报、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介纳入新闻中心,实现优势整合,做到“学生在哪里,思想引领就在哪里;舆论在哪里,正面引导就在哪里”,初步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网上组织和线下组织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通过文化育人,青海民族大学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大学生的心坎上,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在学校师生中产生了共鸣。“大学文化建设和主题教育活动,为我们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13级物电学院学生张寒说。
注重民族团结: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越来越深入
作为民族高校,“不谋团结进步,不足以谋学校发展。”青海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燕武如此看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意义。
为了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师生更好交流,青海民族大学将“民族团结”作为一个硬指标、硬课题写进学校的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主抓。“我们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校园创建工作,形成‘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知识竞赛+选树典型’五位一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模式,在全校师生中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全覆盖,涌现了一批维护民族团结的典型,促进了各民族师生的交流交往交融。”青海民族大学校长索端智说。
青海民大学生约65%是少数民族。学校以“嵌入式”管理办法,对所有学生实行混合编班、混合寝居,形成了各民族学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处的局面。同时,学校采用全员育人机制,全校大部分党政管理和教学科研人员担任学生的兼职辅导员,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开设特殊人才培养实验班等特殊方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青海民族大学每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行选树民族团结典型、民族文化艺术节、民族知识图片展、民族书画家进校园、民族歌曲大联唱、民族团结专题讲座、参观学校民族博物馆、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升国旗仪式等活动,其中连续七年组织开展的民族知识竞赛成为全国、全省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民族团结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也涌现出了窦金锋、扎西东智、李堃等一批先进典型。窦金锋是该校建筑工程学院2012级学生,这个藏族小伙子曾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深圳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女孩。扎西东智,是该校化工学院一名蒙古族学生,他也曾为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女孩捐献过造血干细胞。李堃是该校建筑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2015年为深圳一名病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赵燕武说在讲述这些学生先进典型时说:“他们的血液流淌于其他民族兄弟姐妹的身体里时,不仅挽救了一个个生命,还开出了鲜艳的民族团结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果”。2016年,学校获得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称号,成为全省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典范。同时,获得全省文明单位、全省法治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