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从千万到亿的历史跨越——走进天境祁连系列报道之四
青海新闻网讯 走进祁连,雪山、峡谷、草原、林海融为一体,这里有原始森林、景致独特的黑河大峡谷,有树木葱茏、处处美景的卓尔山,有河流交错、碧绿辽阔的草原风光……这些独具高原魅力的自然禀赋,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也为祁连旅游业带来了惊喜。
品牌战略指引绿色旅游蓬勃发展
近五年来,祁连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用几组数据来例证:2010年,祁连县旅游人数38.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54.2万元。2014年,祁连县旅游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达127.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41.7%。短短几年时间,旅游收入增长超过5倍,旅游业已经成为祁连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着力打造“东方瑞士”旅游品牌,依托文化打造旅游,作为朝阳产业的祁连县旅游业近年来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
为了让祁连旅游走出“国际范儿”,祁连县将加强基础设施、接待服务等相关配套设施列入重点工作中。通过争取项目支持、招商引资、援建项目、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渠道,祁连县实施完成了卓尔山景区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东方瑞士水世界、中国五矿五星级祁连大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2013年底,祁连县启动实施了八宝镇旧城区改造工程和峨堡高原新城建设项目,建起一批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酒店,使祁连县整体接待能力得到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东方瑞士”“中国的乌拉尔”“中国最美的牧场之一”,这是祁连驰名已久的旅游名片。
如今的祁连旅游,由单纯的生态观光旅游开始向休闲、度假旅游过渡。比如东方瑞士水世界项目的建成和运营,不仅加快了祁连温泉旅游发展的步伐,也让祁连旅游变得“高大上”起来。
除此之外,祁连还建成游客服务中心、超市、美食城、停车场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目前,祁连县宗姆林卡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冰沟露营基地项目进展顺利,阿咪东索景区全面开工。
除了必去的水世界、瑞士风情印象街,祁连县具有地域特色、如雨后春笋的农家乐也赢得了不少游客的“芳心”。目前,祁连县具有规模以上的农家乐已经达到72家、宾馆65家。
旅游业要有生命力,就要赋予文化内涵。祁连县把挖掘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不仅给“东方瑞士”品牌注入文化内涵,也使民族民间文化生根发芽,形成了“文体互融、以文促旅、以旅兴业”的良性发展模式。通过举办祁连山风情文化旅游节、全国藏族情歌大赛、全国户外露营大会等重大文体活动,丰富了基层农牧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了祁连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拉动了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随着祁连旅游持续升温,由农牧民经营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成为更多游客的追求,农家乐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牧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能力,但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农家乐无序拉客、任意欺客等不良现象影响着祁连的旅游形象。
为规范旅游市场和农家乐的管理,祁连县相继制定出台了《祁连县农(牧)家乐管理办法》《祁连县农(牧)家乐准入标准》等地方规范,推动旅游服务行业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发展能力。2015年4月,祁连县旅游局还联合物价、公安、消防、工商、卫生监督等执法部门对全县星级旅游企业开展了旅游市场服务质量和价格检查,为旅游业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三城三区”创建工作启动以后,祁连县还结合全省国道省道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了祁连县公路沿线和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交通沿线及旅游景区环境明显改善。
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已经成为祁连亮丽的金名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观光度假,生态旅游也将成为今后祁连发展更强劲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