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光面早日到——果洛与青海主网330千伏联网工程建设纪实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发源之地,担负着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的重任。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是我省最大的生态工程,也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的青藏联网工程、玉树联网工程、果洛联网工程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中,广大电力建设者以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为己任,不畏艰险、挑战极限,解决了一批施工中的重大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高海拔工程建设特色经验的技术成果,以行动实践了青海意识,彰显了民族精神,体现了国家意志。
从这些必将永载史册的绿色工程中,我们看到的并非只是“线路+变电站”的简单组合,也不仅是青海电网建设的加速度,如果深入探究其内在价值和意义,我们看到的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快速发展的四个维度——责任、创新、变革和品牌,看到的是一个责任央企努力践行“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庄严承诺中交上的一份份优异答卷。
眼下,即将连起祖国大动脉的果洛与青海主网330千伏联网工程正在雪域高原延伸。按照工程2016年10月底竣工投运的目标,2700多名建设者战高寒、抗缺氧,抓工期、赶进度,拉开了“苦干100天,争取铁塔基础、变电站土建施工胜利”的千里大会战。
总投资37.58亿元的果洛与青海主网330千伏联网工程,是继青藏联网工程、玉树联网工程后,国家电网公司在青藏高原建设的又一重大电力联网工程。工程地处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需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大岭18座,3次横跨黄河天险,施工环境艰苦、建设任务重、环保水保要求高。
为了保护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电力建设者们逢山不开路,遇水不架桥,以最原始、最艰苦的办法,用骡马驮运电力物资,用双手掏挖铁塔基础,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电力建设攻坚战。
高山铃响马帮来
进入深秋的大武草原,牧草枯黄,寒气袭人。虽然已近中午,浓雾依然紧锁着不远处高峻的山峰,蜿蜒流淌的小河上,覆盖着一层晶莹剔透的薄冰。
11月5日,吃早饭前,果洛—查郎110千伏二回线路工程施工项目经理赵冠荣已经和马帮的队员们运送了一次电力物资。那时天刚蒙蒙亮,气温零下10度左右。离施工队驻地不远处的山窝里,堆放着的沙石和前夜下的雪冻结在一起,只能用铁镐用力刨。铁镐与碎石相碰发出的声响,和着骡马低沉的嘶鸣,打破了山谷的寂静。
“由于施工地点地形复杂,就连小型机械业都无法进场施工,加上保护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所有的施工材料都是用骡马队驮运。一头骡子一次能驮350斤左右,一天要往返十几趟,一基铁塔塔基所有的材料需要两天才能驮运完成。”赵冠荣一边吃力地往竹筐里铲着沙石,一边气喘吁吁地介绍。
为了保证电力物资供应任务顺利完成,每天天刚亮,马帮的小伙子们就开始驮运工作。虽然休息了近10个小时,可马帮队员们的眼睛里透出的满是疲乏。的确,每天在海拔4300米的高山峻岭间往返十几趟,就是铁打的身板也吃不消。
“在这里,首先要有好的身体和坚定的意志,不然,你就会被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打倒。我们小队有10匹骡马,每个人负责两匹。全是人工装卸沙石,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是对体力和耐力的严峻考验。”今年23岁,第一次来到高原的可其布,对工程建设的艰辛与艰难深有体会。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工程开工后,我们就没有离开过工地,没洗过澡也没换过衣服。可这还不是最苦的,我们这个施工点山势陡峭,骡马驮运非常吃力和艰苦,你看,骡马背上的皮都磨破了。”可其布抚摸着骡马的伤痕,热泪夺眶而出。
让可其布格外关注的,还有这里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二、三十公分的黑土层下面,就全是岩石。由于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所以这里的植被生长特别缓慢,如果土层或植被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
环保施工马识途
在山脚下的驻地里,每座帐篷底下都垫着厚厚的一层草垫,保护着草皮;生活垃圾统一放在垃圾箱里;干净整洁的营地用三角彩旗围了起来,只留下一条通道,也同样垫着草垫。
“晚上睡到半夜还要爬起来看看放养在山上的骡马跑远了没有,是不是安好。”可其布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指着身旁吃草的骡马说,每天不管多苦多累,首先要伺服好骡马。一日三餐,他们都要先让骡马吃好,最后才轮到自己。
虽然单薄的帐篷难以抵挡高原的严寒,夜半时总被冻得瑟瑟发抖;虽然缺氧时刻威胁着马帮队员们的生命,减缓了施工作业的速度,可为了抢进度、抓安全,马帮队伍都是天一亮就开工,干到天黑才收工。因为昼短夜长,有效施工时间满打满算也就7个多小时。他们总是吃完饭就干活,基本没有时间休息。
抓紧时间吃完早饭,马帮开始了当天的第二次驮运任务。
今天只有9匹骡马驮运沙石。可其布负责的另一匹骡马昨天上山时意外失足滑下了山崖。“当时,可其布急的都哭了,大家劝了好久。”赵冠荣说,工期紧、任务重,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少了一匹骡马,今天的驮运任务就更加重了。
工程开工至今,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先后投入骡马809匹,专门驮运铁塔基础施工所用的砂石料和塔材、设备等电力物资。让人感到悲壮的是,由于施工环境异常艰苦,因劳累、疾病、意外失足等原因死亡的骡马已有28匹,受伤的达到27匹。
8时整,满载沙石的9匹骡马踏上了征程。走在山间小道上的骡马排成一字,头尾相接,悄无声息,没有在草原上留下第二道印记。
“三江源地区生态极其脆弱,这对工程施工中的环保、水保工作的要求就非常高。施工人员在施工点铺上草垫、垫上帆布,避免压坏草地,并回植草皮、回收垃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扰动,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免遭人为破坏。”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若凡对工程环保工作赞赏有加。
此外,工程还构筑起建设、施工、工程监理、环境监理“四位一体”的环保水保管理体系,还专项投资进行植被保护、植被恢复、野生动物保护、冻土环境保护、湿地保护等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打造青藏高原电力绿色长廊。
攻坚克难马蹄疾
如果说上山有一条路,那脚下这条仅能容下双脚行走的小径,就是维系着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了。
“陡峭的地方我们手脚并用才能攀上去,用牲畜往上驮就有些困难了。”来到位于大武草原深处的143号塔位时,这里有的只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满山矮小的灌木丛和几近枯黄的牧草,有的只是雷阵雪加冰雹的轮番侵袭。赵冠荣和马帮队员们,克服高寒缺氧、强辐射等种种恶劣的自然环境,用了一天的时间,勘定出一条蜿蜒迂回、险象环生的驮运路线。
小到一粒沙石、一个螺丝、一瓶水,大到上百斤重的电力物资……不论多么漫长的路途,马帮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
在矮小的灌木丛和牧草间穿行,耳边不时传来山鸟清脆的鸣叫声,让人心旷神怡。纤细的小路像一个个大写的“之”字,蜿蜒到了山顶,将直线距离700米的山路,拉长到了1.2千米。
走了300米的光景,队员们身旁驮着近四百斤重沙石的骡马也喘起了粗气,从鼻孔中喷涌而出的两团白色气雾,在寒冷的空气中格外醒目。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越走地势越发陡峭起来,灌木也愈加稠密,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马背上的竹筐与灌木摩擦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像是奏响了一首记载着顽强拼搏、无惧无畏的劳动交响曲。
再往上的路途,人和骡马基本上都是三步一停。空气愈加稀薄,呼吸变得越发急促和困难,嗓子干得直冒烟,他们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稀薄的氧气,汗珠从涨红了的脸颊上滑落,打湿了衣襟。
“衣服穿得厚,热的不行,穿薄了一不小心就感冒。前两天有个队员就是因为感冒,引发了肺水肿,幸亏及时下山救治了。这个地方的感冒会要人命。”因为缺氧,赵冠荣和队员们的嘴唇都变成了酱紫色。
走到海拔4100米的时候,转过身向下望去,山谷间的牧民帐篷变成了一个个白色的棋子。
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凭着顽强的毅力,果洛—查郎110千伏二回线路工程铁塔基础浇筑所用的电力物资,目前已完成过半。
近50分钟后,马帮到达了位于山顶的143号塔位。
精心铺就绿色路
如果说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环境保护的典范之旅。那么,人工作业的铁塔基础掏挖,就更是对环境悉心呵护的成功范例。
在距离线路143号塔位100米的半山腰,一台轰轰作响的大型空压机让人感受到工程建设的热火朝天。
“这一基铁塔基础我们已经掏挖了7天,现在掏挖了只有1.8米左右。你看,除了上面半米厚的土层,下面全是坚硬无比的巨石。没经历过的人还真想象不出来。”看着施工队员弯着腰吃力地作业,果洛—查郎二回线11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安全员樊明荣说,一天挖断打废6、7根钢钻头是常有的事,可就是这样,通常却连10厘米都挖不下去。为了环保,果洛—查郎二回线110千伏线路工程中的118基铁塔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啃”出来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脆弱生态环境的扰动。
只容得下一个人作业的石坑里,施工队员们一刻不曾停歇。冲击钻头打在青色的岩石上,只留下几个指甲盖般大小的窝坑。
而果洛地区恶劣的天气就像从潘多拉盒子里放出的一道道魔咒,往往阴晴不定,雨雪无常。刚刚还放晴的天空突然间乌云密布,继而黄豆大的冰雹袭来,打在身上生疼,持续了十来分钟,又飘起了洋洋洒洒的雪花。失去阳光照射的高山,气温陡降至零下3摄氏度,不到10分钟,大地已是白茫茫一片。虽然冷风如锥,直刺骨髓,可施工队员们用透明塑料布盖住洞口,又继续在洞里掏挖起来……
“可以说,一条条血和汗交织的‘马帮之路’,就是一个个环保的典型事例;一个个深达4、5米的掏挖式基础,就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工程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工程的有力见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主管电力建设的副县长王海东说,是果洛联网工程助推了青海藏区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与跨越发展。
背景链接
“十二五”期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共投入电网建设资金285.3亿元,其中,330千伏及以下藏区电网项目投资167.84亿元,电网的建设发展开启了玉树、果洛乃至青海藏区大发展的新纪元。
2013年6月6日,330千伏玉树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实现了玉树东部三县的110千伏联网,玉树从此告别“电力孤岛”的历史。今年,玉树西三县联网工程和果洛网外三县联网工程、塔拉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实现玉树西部三县,果洛班玛、久治、玛多三县与青海主网相连,彻底解决当地依靠小水电孤网运行,冬季枯水期缺电问题突出,户与户、乡与乡之间不联通,用电稳定性差等问题。
从玉树联网工程到果洛联网工程,极端气候条件和严苛的施工条件考验着电网建设者。除此之外,玉树、果洛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责任重大。由于工程线路沿线崇山峻岭、山壁陡峭,穿越多年冻土、沼泽等复杂地形,施工现场大多数基塔建在半山腰,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地质不稳定。在施工的同时有效保护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服务藏区发展、树立责任央企的表率形象,按照“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经济节约、绿色环保、和谐平安”的总体目标,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为了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破坏降到最低,电力建设者们严格按照“工完、料尽、场地清”的施工标准,保护原有生态,拒绝野蛮施工,从根本上控制环境破坏。与此同时,在施工中限定施工机械必须在基础周边5米范围内作业,采用草垫或彩条布将机械、砂石、塔材等与草地表面隔离。大多数基塔地基采用人工掏挖的方式,缩小破坏范围,沼泽地段塔基选择在冬季封冻后施工,施工便道采用铺设钢板措施,以减少、减轻对沼泽地的扰动面积。山区采用索道、骡马队托运进行材料运输,减少修筑道路对地表植被破坏。基础开挖处的草皮采用整体切割方式取出并妥善养护、回填。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加强环保、水保现场监督力度,确保野生动物和冻土环境不受干扰。
据不完全统计,在330千伏玉树联网工程、110千伏玉树西三县联网工程以及330千伏果洛网外三县联网工程中,草皮养护回填面积达到5656平方米,共计架设环形索道28基,使用骡马1055头。
采访手记:
连日的采访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在高海拔、高寒地区进行电力建设的艰难、艰辛与艰苦。每当看到脸黝黑、手粗糙、嘴唇发紫,为早日完成建设任务在高寒缺氧中坚守,在强紫外线下坚持施工的工程建设者们,心头就会涌起无比的敬意。
在唯有骡马艰难驮运的环境下,虽然挑战不断、困难重重;虽然气候恶劣,施工条件艰苦,可全体参建人员顶风战缺氧、冒雪斗严寒,继续书写着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铮铮誓言。
这些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建设者,为了光明的事业、光辉的未来,不畏艰险、挑战极限,以坚强、坚持、坚韧、坚守的意义和价值,诠释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是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是取得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全面胜利的法宝。
这些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建设者,必将架起高原的光明彩虹,点亮大山之上、草原深处的万家灯火,铸就雪域高原上的又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