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条市民治堵良策支招海湖
“在海湖新区的一系列交通问题已开始显现之时,《西宁晚报》就通过分析预判后,问计于民,集思广益,联合全城的力量,防止海湖新区变成城市交通的新堵点,这个思路有前瞻性、活动有针对性。”近日,本报连续推出关注西宁缓堵保畅系列报道,并力邀市民“为西宁治堵献良策”,该活动一经推出,在市民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截至目前,1483条市民治堵良策已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汇聚到了本报编辑部。其中《海湖新区会成城市新堵点吗》一文刊发后,引起市民的极大关注,987条市民金点子直指海湖新区交通问题。
1483条市民点子汇聚到了晚报
连续几天来,通过本报开设的全媒体交流渠道,已经有1483条市民金点子通过各种方式汇集到了晚报,有提问题的,有反映问题的,也有出点子的……有的市民打来了电话,接线记者赶忙一边记录,一边询问,生怕一个电话接不好漏了市民的好建议;而有的市民干脆发来了短信,写明哪条路哪个小道存在哪种交通问题,并建议如何解决;有的市民则在本报的官方微博下留言,长长的留言中包含了一个普通市民对于全市交通的关注,里面提到的建议也被编辑、记者工整的记在了《为西宁治堵献良策》的本子上。
海湖会成堵点变市民热议话题
来自海湖新区的毛女士说,海湖新区作为西宁市一个年轻的城区,某种程度上是城市的地标,宽敞的马路,高耸的大楼,漂亮的体育中心、大剧院、科技馆,尤其是良好的绿化生态环境,让海湖新区成为西宁市民心中的骄傲,谁也不想看到她在将来也要面对交通大拥堵的问题。目前,随着海湖新区入住人口的不断增多,市民们尤其是我们海湖新区的居民都非常关注海湖新区交通问题。《西宁晚报》在这个时候提出并剖析了海湖新区的交通问题,预判了未来交通发展趋势,既是一个提醒,也值得我们反思。
市民乔先生在短信里则写道:当初花了重金打造的海湖新区,代表了先进的城市符号,但是交通问题不解决,海湖新区的状况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即使这里风景如画,商务繁荣,但是没有人愿意在拥堵的状况下来赏美景。
近千市民为海湖保畅出点子
更多的市民积极参与本报发起的“为西宁治堵献良策”活动,为海湖新区保畅提出了很多真诚的建议意见。
市民李先生建议:海湖新区不少小区的车位价格太高,很多市民承受不起,所以造成地下车库没几辆车、地上街道停满车的现状,所以应该改变这些小区车位只卖不租的现状,让居民的车停进车库。
市民马女士建议:海湖新区美景处处,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景点,希望多增加几路通往海湖新区的公交车,而且这些公交车能发车准时一点,频率高一些。
市民王先生建议:其实西宁最堵的时候就是上下班高峰期,许多单位上下班的时间完全可以错峰调整,通过错峰上下班缓解城市高峰期交通压力。
市民宋女士建议:在海湖新区还未大堵前,能增派一些警力执勤巡逻,疏导交通。
市民许先生建议:海湖新区违法停车的行为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发挥电子监控的作用,将每一辆违法车辆记录在案,这样可以起到震慑作用。
市民马先生建议:很多市民在遵守交通秩序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建议市民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要在海湖新区乱停放车辆。
交警部门为献策活动点赞
本报连日来推出的关注西宁缓堵保畅系列报道,也引起了我市交警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针对本报系列报道反映的我市交通问题积极找对策,想办法的同时,也认真听取、整理本报转送的市民提出的一个个治堵良策。交警部门表示,通过晚报策划发起的此项活动,不仅增强了市民做文明出行践行着、参与交通管理的主人翁意识,而且在市民的建言献策中,看到了群众智慧的力量,找到了西宁缓堵保畅的一些实用方法,相信通过这些智慧的汇集会让我市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