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协调发展,让青海在应对挑战中前行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青海经济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就像人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经济的发展也有高潮和低谷。在应对挑战中前行,在直面挑战中成长,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青海激发出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协调发展步履铿锵。
争取主动抢先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第一季度,我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增速在全国排位从去年的第16位持续递进至全国第14位,西北地区第2位。
今年1至5月,我省规上工业增长7.4%,较全国高1.5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在全国排名上升到第13位,西北排名第1位。
今年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1至7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同比增长7.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增速位列西北五省区第1位,增长速度好于预期。
对于今年以来我省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周平分析,这是我省挤出了经济增长中的泡沫和水分,取得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合理速度,说明我省工业经济平稳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全生明则用“艰辛”“来之不易”来形容青海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说,这是省委、省政府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快速决策,果断出手的成果,是青海依靠改革创新开展工作得到的成果。
进入2016年,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仍然严峻。作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引擎,我省工业经济顶住下行压力,将稳增长作为工业运行的首要任务,各相关方面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深入重点工业企业了解企业生产情况,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同时,我省全面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13”工程和工业“4322”工程。开展电力直接交易、铁路运价下浮、硅铁行业“一口价”等稳增长措施,开展“千干帮千企”活动,“一地一策”、“一企一策”狠抓联企帮扶,工业和国有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有利态势,有力支持了全省GDP增长、财税增收和民生事业发展。
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统计,今年1至7月,通过落实减免税费和电、运、气、融资等政策措施,企业降低成本26.1亿元。
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导向作用,服务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能
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1.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第二产业投资579.35亿元,下降4.2%;第三产业投资768.82亿元,增长28.4%。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向第三产业的比重达54.6%,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的改变,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
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9%,比重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5%,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比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7.7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第三产业贡献率则低于工业5.2个百分点。
近年来,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及一些传统行业的带动下,全省服务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弥补了工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增速换档的一些影响,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贡献突出。特别是今年以来,我省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综合利用,着力加快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着力加强投资对经济的导向作用,力促优势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着力加快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提升工业竞争力。就拿旅游业来说,上半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012.9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2.8%,实现旅游总收入104.5亿元,增长25%。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点在供给侧,发力点在结构性,突破点在改革。立足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推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今年,我省及早谋划,启动实施“15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程,即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程,制定强创新、去产能、上技改、降成本、防风险的5个具体工作方案,研究出台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政策意见,确定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设立工业供给侧改革产业发展基金和循环经济发展基金。
以开展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为突破,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坚实步伐,一次出清首批18户僵尸企业。
去产能,上技改。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现有210万吨炼钢及粗钢产能压减至160万吨,关停低效装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水平,培育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使得重点高端产品比重达到45%,同比上升11%。
降成本,强创新。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薪酬降低35%,中层管理人员降低25%,生产一线员工不减薪。严格控制公务用车,所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按照线路就近的原则,实行至少“两人拼车”原则。不断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力度。一季度,公司3104罐体料和5083大型箱体料试制成功。
配合工业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省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意见》,通过建立企业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扩宽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积极拓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保险直投业务等20条措施,进一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支持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现,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近日,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常规P型单晶电池工艺开发上取得新突破,常规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首次突破20%,达到20.13%。
青海一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XH2310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和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生产的CHG61250×6/40高精度卧式铣车复合车床在第九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再获“春燕奖”,充分展现了我省机床行业技术在国内的领先水平。
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有色金属行业连续亏损的大环境下,紧扣绿色发展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抓手,凝心聚力,逆势而上,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工作,今年上半年,西部矿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0.87亿元,比上年同期104.32亿元增加76.5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经营态势发生根本性好转,整体实现扭亏为盈。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今年我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启动实施工业“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和“百项创新攻坚工程”。
“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和百项技术创新攻坚工程项目两个方案共涉及4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400亿元。”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投资处处长何志说,这些项目中,77%是绿色项目,23%是循环经济项目,这些项目将是我们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100项创新攻坚项目开复工78项,100个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开复工82项。
调优存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在电解铝、钢铁、铁合金等行业开展技术对标行动,我省电解铝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电解铝就地转化率达到80%。中国铝业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通过把铝合金生产作为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努力使70%的原铝转化为合金产品,促进产品的转型升级。1月至7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5%。
提升增量,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伴随着储能电池、稀土锂电池、高原风机制造、生态工程材料等一批新兴战略性项目加快推进,青海锂业1万吨碳酸锂生产装置达产达标,电子级多晶硅、蓝宝石、LED、光纤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动能的成长对抵消传统动能减弱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全省碳酸锂、锂电池、多晶硅、光纤材料等相关产业强劲增长。装备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6.3%,同比分别提高1.4和0.7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成为带动全省工业发展的新引擎和主阵地
作为落户我省的首家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的成长壮大过程就是青海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今,历经十年发展,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从自主开发起步,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工艺技术,打破国际多晶硅技术封锁和产业垄断,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全封闭循环工艺首批千吨级以上多晶硅产业化重大工程。目前,公司的产能、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单位产能投资额均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进而带动我省碳酸锂、锂电池、多晶硅、光纤材料等相关产业强劲增长。
亚洲硅业就在自身不断降本增效的同时,研发了超高纯光纤级四氯化硅精制提纯技术,解决了光纤用四氯化硅的高价进口产品替代问题,有效降低了下游光纤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成本高达67%。
对此,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正是看中了青海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电力、天然气等资源优势,中利光纤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成为首家在高海拔地区生产光纤类产品的企业。目前,光纤预制棒及光纤的价格从去年下半年一直在涨,再加上光纤到户、物联网、互联网+等市场带来的需求,产品供不应求。
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抓住当前钢铁企业大量过剩的设备能力,探索通过钛钢联合的模式延伸产业链,将公司独有的大规格钛锭加工为宽厚钛板、宽幅钛卷等高端型材投向市场。
目前,在一批高科技项目的带动下,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基础新材料为主的合金新材料、光电新材料、新型化工新材料、锂电新材料、光伏制造及电子信息新材料共5大新材料产业板块,七条新材料产业链。新材料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我省已有基础性原材料产业由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实现了传统优势产业的增值增效。(花木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