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多明:青藏铁路的“守灯人”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惠海珍 摄影报道)铁路的业内有一句话:铁路信号设备,是高速列车安全、高密度运行的先决条件。就如同城市内繁忙的十字路口,要想让各种车辆各行其道,畅通有序,红绿信号灯是重要条件。不同的是,铁路的信号控制设备更加精密。
每当我们乘坐火车安全到达终点时候,一群不为大家熟知的铁路人,他们夜以继日的默默守护在铁道沿线,为南来北往的旅客创造安全顺畅的出行环境,他们就是高原上的铁路信号工。
初次见到南多明,由于在高海拔地区长期的风吹日晒,他的脸庞黝黑发红,比同龄人更沧桑一些。
“今年我已经37岁了,2009年毕业一直到现在,都在铁路上当信号工。十年了,可以说我整个青春就在这条线上。”南多明感慨道。现在的南多明担任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电务段沱沱河信号车间主任。
图为南多明和同事在铁路沿线检修信机。
海拔4533米的沱沱河信号车间主要负责从可可西里到唐古拉17个车站的信号设备的维护,信号设备主要包括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
“每天有20多趟火车从这些车站经过,设备故障就像一个个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检查排除,炸弹就可能随时被引爆!这就要求铁路信号工不仅要在业务上熟悉,还要认真细心,确保设备万无一失。”南多明一说起工作,脸上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
每年的3月到5月,格尔木市区已是杏花朵朵、草长莺飞的初春时节了,可在青藏线上却是一年中最难度过的“雪季”。
今年4月10日,青藏铁路小南川站至开心岭站有近350公里的线路区段普降大雪,13个车站的铁路信号设备遭受巨大影响。电务段格尔木信号车间和沱沱河信号车间相继接到调度紧急电话,被告知两个车间管内降雪已达应急临界值,要求他们迅速组织人员除雪,南多明接到通知立即组织开展除雪工作。
“我们的铁路岔道上是有加热装置的,一般的小雪落在上面会融化了。四月的雪,大风一吹,积雪的地方雪深得都到大腿的位置了。加热设备上全是冰和雪,严重影响列车通行。”南多明说道。
大雪封路,职工们乘着应急列车到达开心岭站。经查看,控制道岔的转辙机和杆件几乎已被大雪掩埋。大家齐心协力拖着笨重的鼓风机将雪吹散,再铲除余雪和冰,道岔上的故障终于解除了。积雪清理完毕,顾不上高寒环境带来的身体不适,他们又奔向下一个站区。
“雪一直在下,刚清除完的道岔上很可能几个小时就又会被积雪掩埋,所以我们的人还必须24小时的值守,看着一列列火车顺利通过。遇到紧急险情,然后消除安全隐患,就像是超人拯救了地球,感觉挺自豪的!”南多明说着露出了笑容。
这场大雪下了四天四夜,他们便与风雪做着持久搏斗。
4月14日,雪势终于开始减弱,全段人员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南多明说:“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这样,电话不断,监测系统不停地报警,大家都是轮番上阵,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雪停了以后,我们还要赶紧趁着好天气,将雪后的信号设备全面检修一遍,尤其要为一些重要部件重新注上机油,让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十年间,南多明带着年轻职工们,每个星期要把17个站点都巡检一遍,就像一个钟表一样,无限循环。
据南多明介绍,他们住在沱沱河站,其他站点都是无人值守。每个星期要巡检最远的唐古拉站点时,他们半夜四点就启程出发。冬季夜晚的沱沱河,气温零下30余度,就这样他们冒着严寒驱车三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在海拔平均5000米的唐古拉站,正常人行走都要放缓,而他们还要进行沿线巡检工作,中午的午餐则是一些简单的干粮。
每一趟巡检中南多明和同事们都要重复很多次弯腰起身的动作,一天巡检下来,累得直不起腰来。不论是风雪交加还是烈日暴晒,他们从不缺席。
艰苦的巡查工作磨练了他和同事们的脚力和意志,职业素养能迅速判断出故障点并迅速修复。对南多明来说,自己就像那灯光不熄的信号灯。十年磨一剑,南多明先后被评为“全路岗位技术能手”、“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
像南多明一样的天路“守灯人”还有很多,他们用高度的责任感,守护了天路安全,确保了大动脉畅通。有目标的人始终在奔跑,矢志追梦的心永远飞扬,青藏高原上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艰苦奋斗,默默地做着一颗爱岗敬业的“螺丝钉”。
南多明信心满满地说:“作为一名铁路上的技术人员,我为祖国高铁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感到自豪和骄傲。我想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去奉献,把自己融入到铁路这个汪洋之中,努力奔跑,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都是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