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力岗山村学校的阳光

31.10.2014  10:29

  卡力岗山,我的孩子

  我为你的存在到来

  只为你的存在到来

  我从为你的祝福上朗读

  那阳光投射下的每一句温暖

  ——东方一帆:《卡力岗山,我的孩子

  大山不言语,山里藏故事。

  故事发生在青海高原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山上,与一所民办免费福利学校有关。那里有一位校长、8名老师和138个藏族孩子。

  在我们最初的印象里,这位学校的创办者沉稳淡定,很少言语,但是从他略带忧郁的目光里,你能感受到,一股火焰在他内心深处熊熊地燃烧,化作一缕缕阳光温暖着人心。他的名字叫谢日加措,是海东市政协委员、化隆县哇西民族学校校长、青海嘎雅藏族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哇西民族学校8名年轻的老师均来自山外的世界。他们怀揣着各自青春的梦想,成为大山深处的播火者和守望者,年复一年,经历着风雨的洗濯和大山的磨砺,于困厄逼仄的天地间,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守望着一方精神的高地。

  从138个孩子闪射着纯真和期待的瞳孔里,我们分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像138眼山泉,汩汩流淌。这是一个温暖大家庭里的孩子们,他们在这里得到的关爱和呵护比他们的父母、亲人们给予的还要多……

  (一)

  2014年深秋,一个秋云沉沉、寒意浓浓的早晨,我们从西宁随加措校长驱车140多公里去化隆山区,寻访那座大山和大山深处的那所学校。

  汽车爬上卡力岗山的时候,我们感觉有些晕晕乎乎,汽车好像变成了惊涛上的一叶小舟,一会儿颠上波峰,一会儿抛进浪谷,令人难免有些紧张。听说在这条崎岖险峻的山路上曾发生过不少事故。

  加措校长笑着说:“有些害怕了吧!这样的路我们走惯了。走惯了就没啥。”

  汽车继续向山顶艰难攀爬,在海拔接近3000米的高处,眼前越来越开阔。重重叠叠的黄土山塬,在雾霭中起起伏伏,莽莽苍苍,摄人魂魄。一些村庄散落在沟壑山坳间,有些与世隔绝的偏远和孤寂,还有那山坳里飘浮的一缕炊烟、一片秋叶,仿佛叙说着生命的倔强和季节的轮回……

  这就是和我们初次照面的卡力岗山区实景!

  卡力岗,藏语意为高山、雪山。是由尕加、尕吾、路曼、尕加昂诸山组成的一个山系,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绵延百里之广,海拔最高处约3500多米,雄踞于化隆南部,横亘于黄河北岸。这里是青海河湟地区典型的干旱山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严酷,与宁夏西海固不分伯仲。卡力岗山区分布着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3个行政乡,居住着藏、回、撒拉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相互依存,在这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里演绎着超乎想象的生存故事。因故,有学者将世居这里的山民称为“卡力岗人”,自然有其特殊的含义。

  就是在这样当年还未铺上水泥、丝毫不亚于蜀道之难的山路上,是加措校长他们蚂蚁搬家一样将一砖一瓦运到山上,建起了一所简陋的学校;还是他们,将山里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一个个孩子们,还有孤儿,收拢在温暖的学校里……

  已到中午时分,汽车拐下一个山坳,加措校长指着远处台地上一座醒目的院落,说:“那就是我们的学校!哇西民族学校。这也是我们这个地方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学校!”当他说道最后一句话时显然加重了语气。

  山风送来孩子们隐隐约约的读书声。在高处俯瞰这所学校,校舍是两排低矮的房子,几乎就趴在地上,屋顶上飘着一缕轻烟,中间是一片较开阔的操场,立着两个篮球架,一个篮板缺了一块。

  这所深藏大山腹地的学校,太简陋,太平常,太渺小了,在地图上恐怕找不到它的名字,但它在我们眼中渐渐浮凸出来,像负载着一种坚韧、一种精神的超越、一种阳光一样温暖的希望的方舟……

  “校长阿爸!”学校的孩子们都习惯这样称呼他们心爱的校长。没有亲生孩子的加措却拥有许许多多需要他关爱养育的孩子。对于所有孩子,他既尽到了一个校长教书育人的责任,更尽到了一位父亲慈爱呵护的天职。

  远山上的云雾渐渐散去。在这偏僻寂寥的山坳里,最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是孩子们在黄土操场上奔跑的快乐和辩论的风姿,是清晨的朗诵声,是课间的欢笑声;最感人的场景是孩子们拥聚着他们的校长和老师,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

  看着这一切时,我们急于想知道这个梦想的缘起以及圆成梦想的动因。究竟是什么力量和精神驱使和支撑着谢日加措,在贫困的卡力岗山区,以他单薄的身躯担负起创办一所免费学校的神圣使命的呢?也许有人要问,他究竟图的是什么?也曾有人担心,他的梦想能实现吗……

  然而,就是这个平凡的人,坚韧不拔,无私无畏,一步一步,笃定前行,用了近10年的时间,在卡力岗山上写出了一份令人叹服的答卷,他的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一所学校,就是一束温暖心灵的阳光,在卡力岗山区闪烁。

  在学校一间简易的会客室里,几张藏式条桌,几条矮凳,生了炉火,洋溢着丝丝暖意。老师们都涌了进来,还有加措校长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和附近的几位学生家长和学生,他们都想为我们讲述加措校长和他的学校以及他们自己的故事。

  “办学是我个人的一个心愿,但心愿的达成还归众缘和合、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为什么我会想到要办一所学校呢?这是因为我深刻感受到山区教育缺失带来的危害,贫穷落后,以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丢失。”加措校长惋惜地说道。在他的回忆里,一条通往理想殿堂的心灵轨迹渐次清晰起来。

  “也许是由于家里太穷或上学太难了”,加措校长说这话时,有点不堪言说的无奈,“我们兄弟五个都没有读过一天书,和村里许多孩子一样,都是文盲。我10岁的时候,父母就送我去了寺院。”

  1985年夏天,天气酷热,懵懂未开的小加措开始了清苦的“出家人”的日子。在晨钟暮鼓里,平静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加措告别了童年,已长成一个初谙世事的青年了。这时,他更加痛切地感到没有文化的苦楚,像一只无助的羔羊,找不到通往精神家园的路途。一天,他找到父母央求去拉萨求学,遭到拒绝。但他求学之心不死,不停地在苦苦寻找机会。

  在往后求学的途中,加措遇到了一个人。“有首歌唱道,遇到你是我的缘。遇到他这样的恩师,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缘。”加措说,“这个人使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使我的梦想得以成真。”

  这个人叫吉美坚赞,著名藏族教育家。1994年,吉美坚赞在阿尼玛卿山麓、黄河河畔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创办了青海省最早的民办福利学校——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其藏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和创新实践,取得非凡的成功,对中国教育和环境保护都有极大的启发,学校也成为全藏区最具影响力的福利学校,创造了青海高原教育界的奇迹。

  1995年秋季开学,在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一个学前班里,坐着一位19岁的大龄学生,在众多学前班学生中,他真可谓“出人头地”,不时引来老师和同学们好奇的目光。

  这个特殊的学生就是加措。吉美坚赞被这个苦行僧般为求知远道而来的青年人所感动,于是接纳了他,并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安排到学前班学习。

  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加措刻苦攻读藏语和其他学科,可谓悬梁刺股,映雪囊萤,一步步走近智慧的殿堂。他在学校举办的各种辩论和知识竞赛中脱颖而出,深得吉美坚赞和同学们的青睐。数年苦读,加措圆满完成了学业。

  这时的加措觉得内心充满了力量,眼前一片开阔、一片光明,有一种振翅欲飞的强烈感觉。在他即将结业告别学校的日子里,一个大胆的念头从心底萌生,像一棵破土而出的春苗,闪烁着绿茵茵的生机。“我也要在我的家乡办一所这样的学校!”他默默念叨着这句话,激动得寝食难安。

  一天晚上,他毅然敲响了吉美坚赞的房门,向恩师掏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吉美坚赞感到十分惊讶:“加措,你的愿望很好,但办一所学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现在和往后的任务仍然是学习、深造,办学校的事,难着呢!”

  加措认定了的事,不肯轻易放弃,他又三番五次找到吉美坚赞校长,倾诉他的愿望,陈述他的理由。“我父母是文盲,我们兄弟五个也都是文盲。我们卡力岗山上有许许多多由于各种原因上不了学的孩子。在家乡办一所学校,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夙愿!”加措说话时眼里噙着泪水。

  吉美坚赞被加措的诚意感动了,答应了请求:“俗话说,马好不好看昂起的头,心诚不诚看碗里的奶。以你的坚韧、智慧和真心去努力吧,我尽力支持!”

  (二)

  从回到家乡哇西村的那一天开始,加措就踏上了创办学校的艰难坎坷之途。在那蜿蜒曲折潜藏着难以预料的危险的山路上,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封山,人们都能见到加措奔波的身影,有时搭乘手扶拖拉机等便车,有时骑一辆借来的摩托车。遇上下雨,山路泥泞,短短一程路,就要在泥水里摸打滚爬半天时间,有时被困在半路,进退两难,还有滑下悬崖深涧的危险。

  有句藏族谚语说,骏马要向天上飞,连白云也要让路。2005年春天,一扇门终于被加措的执著和精诚敲开了,露出了希望的曙光。当他将托人写的一份办学方案报告递交给化隆县教育局后,时任教育局局长当即给予肯定,说:“有你这样热心教育的人,卡力岗山区的教育就有希望!只要方案可行,我们全力支持!”

  很快,县教育局批准了加措在哇西村建校的方案,还解决了3万元启动资金。“当收到这笔钱的时候,高兴得快流泪了,虽然这点钱还远远不够,但这是政府的认可和支持。这就是温暖,就是希望。”现在说起来,加措仍然激动不已。

  校址早已选好,就在哇西那片开阔而又安静的台地上。按计划建10间校舍,这点钱真是杯水车薪。加措家里父母兄弟将多年来辛苦积攒的几万元全部凑了出来,但还是有很大缺口。加措又上路了,到亲戚朋友家去借,总算筹措了8万元,再加上县上支持的3万元,共10多万元。

  这年9月,哇西民族学校正式动工兴建。消息传开,人们只觉得好奇,不敢相信。这里祖祖辈辈没听说过建什么学校的事情,加措能建起一所学校?

  加措走门串户去说服动员,说建学校的好处,请求出人出工,并在工地搭了帐篷,支了锅灶,叫家里人为帮工的人们烧水做饭。

  村民们开始三三两两来帮工了。

  但是,在这里建一所学校的艰难谈何容易。就说建材,一石一木从几十公里外的山下运到山上,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拉运材料的汽车到不了工地,只能卸在半途,然后用手扶拖拉机转运。加措感叹地说:“校舍建起来时,我哥哥的那辆手扶拖拉机已变成了一堆废铁。”

  夜以继日,艰苦奋战了两个多月,时令到了雪花纷飞的冬季,一排具有藏式风格的新校舍终于建成了,虽然低矮简陋,但能防风御寒,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上课学习了。

  万事开头难。为了动员孩子入学,加措和亲朋好友上山下洼苦口婆心说服家长,终于招来了二三十个孩子。但没有桌凳,也缺合格的教师。加措就从人家里找来一些木板支起来当课桌,再找一些破旧衣服叠起来当坐垫。他和一个叫才让加的老师,一个教藏语,一个教汉语。

  哇西民族学校就这样艰难起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影响在逐步扩大,生源也越来越多,教学设施、经费、管理、师资力量以及教员工资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成为越来越大的压力。若果东凑西借,学校势必难以支撑,半途而废。

  千钧压顶,关山重重。但当加措看到那些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时,他就暗暗使劲,逆流勇进。他奔赴果洛,向吉美坚赞取经问道。回来后,经过多方考察和市场分析,他开始着手创办一家藏族文化特色的服饰生产企业,决定走以企业养学校的企校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路子。

  “藏族服饰品牌名称就叫‘嘎雅’,藏语意为喜悦。当时我手头只有800块钱”,加措说,“只好又向弟弟借了1万元,买了10台缝纫机,请了两名师傅。”

  2011年8月,青海嘎雅藏族服饰有限公司就这样开业了。

  经过积极的企划营销,公司发展很快,“嘎雅”服饰品牌走俏省内外。现在已有员工60余名,先后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成立了连锁店。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后,公司已先后为学校资助资金数百万元。

  哇西民族学校的名声越来越大了,其办学模式也逐渐引起了省内外民族地区的广泛关注。

  (三)

  哇西民族学校是一所民办免费福利学校,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加措校长积极借鉴创新,使汉文化与藏文化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既能学到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学到先进的现代知识。学校先后开设了藏语、汉语、英语和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

  到2008年,已有17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孤儿入校,他们大多来自卡力岗山区,也有来自山外乃至甘南草原等更远的地方。目前,在校学生138名。由于设施、师资等种种条件限制,不得不限制新生入校录取名额。

  加措校长无奈地说:“看着那些不能如愿的家长和孩子们期待的神色和离开的背影时,我心里十分难受!”

  有了最基本的教学设施,师资是最大的问题。学校先来后走的老师已有近40名,有的老师耐不住山里的寂寞和清苦,不到两个月就离开了这里。

  现任副校长的德合拉老师,29岁,已在这里任教8年,是教师中任教时间最长的一位。他深爱着这里,对这里的一切感受很深。“山里苦,是事实。但苦中有乐。我们老师们比起加措校长所受的苦,算得了什么!苦难能磨砺精神!”

  2007年,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后,德合拉就慕名来到卡力岗山。他十分清楚地记得,那年秋天,是加措校长亲自到甘都镇接他上山的。他俩背着行李,徒步走了十几公里山路,来到学校。

  他一时难以适应,山里的生活太寒苦、太寂寞了。平时吃的是窖水,喝多了肚子就不舒服。天旱时,就到数公里外的山沟拉水吃。尤其是冬天,吃水就难上加难。有一年春旱,终于等来一场雨,老师们把塑料铺在操场上,将积下的雨水灌在瓢盆里,当做美酒痛饮了一场。那时,师生们还在山地里种了8亩洋芋,补贴生活。有时节假日出不了山,加措校长就去村上借来一辆摩托车,捎着德合拉去山上散心。

  2011年,德合拉和青海师范大学毕业的卓玛结了婚,然后动员她也来到了哇西学校,成为学校的夫妻老师。“加措校长像亲人一样爱惜关心老师们,想方设法改善老师们的生活条件”,卓玛说,“那年我生孩子期间,加措校长一次就垫付了几千元医疗费啊。”

  为了留住教师,加措校长想了不少办法,付出了不少心血。从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入手,一面办好嘎雅公司,提高效益,为老师逐步增加工资;一面向县上有关部门寻求支持,给每位老师争取到平均每月1000元的补贴。如今,教师的人均工资达到了3000多元。

  加措校长对老师们关怀备至,对孩子们的体贴更是细致入微。

  六年级女学生旦知草来自甘南草原一个贫困的藏族家庭,今年已18岁了。她说:“校长阿爸和老师们对我们好,好比是自己的父母。上个星期下雪了,校长阿爸就为我们送来了过冬的新棉衣。”她指着身上的衣服,“我和同学们穿的都是。”旁边的小卓玛来自昂思多,说:“去年冬天,我的手脚冻伤了,校长阿爸就给我送来了棉鞋和手套。”

  一天深夜,来自甘肃玛曲的一位女生患了急性阑尾炎,加措校长和德合拉老师借了一辆摩托车,翻山越岭,连夜将患病学生送到循化县医院救治,病愈后又将她接回学校。学生的父亲后来从甘肃玛曲专程到学校来感谢校长和老师们。

  有的孩子年幼尿床,学校就安排才洛太老师负责将尿床的孩子们集中在一个宿舍,在半夜和凌晨两次叫醒他们,定时上厕所。

  “工作和生活上有困难,尽管给我说,我会尽心尽力解决,但对孩子们的教学,绝不容许有丝毫马虎,误人子弟是天大的罪过”!这是加措校长经常给老师们嘱托的一句话。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哇西民族学校做到了。连续几年来,学校藏文和英语教学取得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67名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在加措校长的资助下就读于一些州、县民族中学。

  已有8名从这里出去的学生圆了大学梦。27岁的多杰东智在西北民大上学;先巴太等3名学生先后考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先巴太毕业后已回校任教……

  (四)

  下午,卡力岗山上的云层越来越厚,远山上的风送来阵阵寒意。卡力岗山区的冬天提前到来了。

  加措校长和几位骑摩托车的老师送我们下山。他们选了一条近道,通往甘都镇公伯峡水库方向。加措的嘎雅公司和新建的学校就在那里。

  这条路更加艰险。加措校长说:“这条便道是我们投资10多万元新打通的,为了方便师生们就近下山。但遇上雨雪天气就走不通了。”

  汽车慢慢滑溜下一处陡峭的黄土坡,越过一条乱石密布的河谷,然后爬上了七拐八弯的红粘土山路。由于积雪消融,一路险象环生。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壑,汽车几次在泥泞路上打滑后退,几位老师赶紧用铁锹挖土填沟,肩扛手推,汽车吼叫着通过危险路段。

  原来,前面骑摩托车的这几位老师是专门“护送”我们下山的。在冲越一条河壑时,汽车的保险杠被刮了下来。

  “在这条路上,有位为我校送温暖的内地人士曾无奈地哭过。他这辈子没走过这样难肠的路,但很值得走一走”。加措校长说。

  哇西民族学校创办艰难,但加措校长他们的精神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涓涓暖流在卡力岗山上汇集、流淌。

  2008年,藏族教育家吉美坚赞为学校捐赠了150套桌凳,并捐资10万元修建学生宿舍。

  2012年,全校学生享受到了由一家慈善机构提供的营养餐。

  2014年,当地政府为嘎雅公司解决了70余万元扶持资金,用以开发民族品牌,将企业做大做强。

  去年春节前夕,江苏竑成建筑集团青海分公司总经理王竹平听说学校孩子们有的两人盖一床被子,立即组织员工定制了140床棉被,送到了学校。

  爱流成河。加措校长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眼下,首期投资700多万元的新学校在黄河岸边初现轮廓,教学、办公和宿舍三幢大楼已经封顶。

  让山上的孩子们下山来,使更多的孩子们上学来。加措校长的这个梦想,看来实现的日子不远了。

  “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2014年初海东市政协会议闭幕后,加措校长走出会场时发出的一则微信。而在这一年金秋,希望成真,他收获了凝聚着心血的累累硕果。

  站在卡力岗山上,南眺浩浩荡荡的黄河,北望莽莽苍苍的大山,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眼前总是闪耀着一缕橘红色的阳光,虽然它微弱得像一粒风中的烛火,但它自强不息,传递温暖,那被大爱点亮的一盏又一盏心灵之灯,必将照亮整个山乡,化作美好的明天……(海燕 张翔 秀芳)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