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卫生计生委2015年十大工作亮点
2016年01月19日 来源: 政策法规与宣传处
一、综合医改惠济民生
71所县级、19所市(州)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推进,省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由510元提高到550元。大病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基本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模式,使城乡居民住院费用实际支付比例达到80%。6.5亿元大病医保支付费用有效缓解16万名大病患者医疗负担。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落实,1.9亿元医疗救助支出费用救助住院困难群众10.6万人次。高血压、糖尿病等9种慢性疾病双向转诊试点、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病种目录,力促分级诊疗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公共卫生管理、药品供应保障“六位一体”的省级综合数据交换平台建成运行。
二、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升级
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项目服务打包、统一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承接机构、按工作数量质量与群众满意度进行考核管理等方式,改革基层任务分配和服务模式,城乡居民和家庭享有基本健康服务更便捷、更连续、更综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提高至人均45元,高于国家标准5元,位居全国第4,西部前列。新增结核病人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至15个类别。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4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90%以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为流动人口提供同质均等公共服务,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达65%,健康教育接受率达91%。
三、医疗卫生基础建设蹄疾步稳
依托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落实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3.89亿元,藏区专项资金1.8亿元,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亿元,共8.69亿元投入,较上年有大幅增长。重点支持省级医疗机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防控体系等共8类560个子项目,总建设规模20.82万平方米,续建项目开工率达100%,新建项目开工率85%以上。新型诊疗设备配置和更新速度加快,全年累计更新和配置大型乙类设备16台套,配置其他各类诊疗设备及车辆共落实投资额度2亿元。社会资本办医成效明显,完成投资1.5亿元。
四、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扎实有效
在全国率先实施“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6-2020)”,防治包虫病行动覆盖全省39个县,480万人口。29个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目标。全省连续4年、青藏铁路沿线连续14年无人间鼠疫发生。法定传染病疫情总体呈平稳态势,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无脊灰状态继续保持。重点人群监测干预有效,中东呼吸综合征实现“零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率和有效处置率均达100%。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实现市(州)县乡全覆盖。
五、中藏医药事业发展特色鲜明
全省市(州)县中藏医医院全部参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部分中医、民族医诊疗类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医保范围。省级藏医院、6所州级民族医院、4所县级民族医院和2所民营医院建立医疗服务分工协作、专科对口帮扶、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等机制,组建跨区域民族医疗联合体。全省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8%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6.6%的乡镇卫生院和70.9%村级卫生室为群众提供中藏医药服务。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藏医馆136个,促进中藏医药特色优势发挥,推进中藏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城乡居民。建立国家级名老中藏医传承工作室20个,“师带徒”传承推广中藏医药特色疗法和技术,44名继承人已通过结业考核出师,在培师承人员22人。民族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六、 “1234567”唱响健康促进新乐章
围绕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唱响“1234567”健康促进新乐章,打造健康知识传播新品牌。“1(哆)”就是围绕健康青海建设这一主线;“2(来)”就是每年打造两个全国健康素养促进试点县(区);“3(咪)”就是坚持“健康教育万里行” 省州县三级联动机制;“4(发)”就是力促健康教育优先融入深化医改、基本(重大)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计划生育“康福家行动”和新时期爱国卫生四方面;“5(索)”就是打造“健康文化广场”、开办 “健康教育大讲堂”、 强化“全民健康素养监测”、完善健康咨询平台、优化健康管理方式五大载体;“6(啦)”就是落实领导、经费、职能、责任、督导、评价六个到位;“7(西)”就是力推健康教育“七进”(即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进宗教场所)。通过唱响“1234567”,全省累计打造健康文化宣传阵地137个,设立健康宣传栏1452块,开发传播宣传品71种,组建健康教育巡讲团52个,开办健康教育大讲堂247场(次),开展“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60余场,健康知识传播覆盖全省70%的地区,受益群众达100余万人(次)。
七、“人才兴医”战略持续深入
完善“人才兴医”战略,实施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疾病预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牧区)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6个类别的专项培训, 5.09万名卫生计生人员获得“充电”。招收、培养订单定向医学生1050名,首批70名学员毕业后全部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40名全科医生获得转岗培训,569名学员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设肝胆胰外科、临床检验等1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个培养专科,确定15所医院为省县共建县级临床特色专科项目建设单位。
八、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面广质优
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从上年33.29/10万下降为31.95/10万,婴儿死亡率从上年11.50‰下降为10.2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上年14.42‰下降为12.73‰,全省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7万名农牧区妇女补服叶酸、10.39万名6-24月龄儿童发放营养包、8.5万名育龄夫妇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5.3万名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18.7万妇女提供“两癌”筛查、5.5万人获得住院分娩补助。完善生育服务证办理,政策内生育全部实行登记制,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平稳,人口计生目标全面完成。依托“康福家行动”平台,扩大新家庭试点,以健康幸福为主题的家庭综合服务全面落实。
九、基本药物和药械采购抓早抓快
加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管理,成立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药事质量管理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临床用药定期监测、超常预警、有效干预监测机制,对重点品种进行重点监测。全省二级、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配备比例分别达到90%和8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达到100%。三级医院平均配备药品845种,其中基本药物378种,占配备药品总数45.6%,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提高到17.8%。建立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基本药物剂型、规格、包装标准化。高值医用耗材和常用低价药品集中采购,建立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平台,实现与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十、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
“橘杏讲坛”党建品牌“高定位”,邀请国际、国内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24 场,宣传重大政治理论,解读深化医改政策,讲授医学前沿理论,分析最新工作形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系统内坚持学习、崇尚文化、树立良好行业形象蔚然成风。以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为契机,实施“深化医改攻坚”、“健康文化建设”等十大工程, 把文明行业创建与卫生计生中心工作、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与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结合起来,形成推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强化干部教育监督,开展领导干部集体约谈,具化党员干部“六大纪律”,提出卫生计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十必纠”工作准则,即有令不行一必纠、有禁不止二必纠、有律不执三必纠、有职不履四必纠、有责不守五必纠、有错不改六必纠、有书不学七必纠、有求不应八必纠、有谏不听九必纠、有家不归十必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