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发威 对青海影响不小
青海新闻网讯 霸王级寒潮、天气反复无常、全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2015年1月多地出现青海史上最冷天,到了2015年10月至11月,青海又迎来史上最热深秋。降水时段分布不均匀,气温高低起伏,年内各种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各类气象灾害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气候事件,或多或少和正在发生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息息相关。
记者从省气候中心获悉,目前,祸害青海超过二十个月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进入衰减阶段,但对青海气候造成的影响不容低估。
省气候中心气象专家刘彩红介绍:厄尔尼诺是发生在横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一种准周期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变动的极端时期即成为厄尔尼诺现象,会在世界很多区域引起极端天气。
自2014年5月开始,此次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持续了二十多个月,根据监测,目前厄尔尼诺指标仅为0.5摄氏度,已经出现衰减。
持续近两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青海造成不小影响。
刘彩红说:厄尔尼诺对青海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气温升高,一是降水减少。
多年生态治理对抗厄尔尼诺现象 青海湖水位仍然呈上升趋势
2015年7月底,根据卫星遥感对青海湖监测记录显示,青海湖面积达到4432.32平方公里,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8.8个西湖面积,增加49.84平方公里,比历年同期增加了62.29平方公里,达到2001年以来近15年遥感监测的最大值。
同时,根据青海省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从2005年开始到2015年,青海湖水位连续上升,这在1959年至今的观测记录中绝无仅有,在十一年中,青海湖“个头”长了1.58米。
从观测记录明显看出,2014年、2015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青海湖水位上升趋势略有减缓。
2014年青海湖水位上升0.02米,2015年水位上升0.11米。之前几年,青海湖水位上升速度都较快,比如2012年上升0.36米,2010年上升0.16米,这表明厄尔尼诺现象直接影响到了青海湖。
作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心脏”,青海湖维系着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青藏高原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对柴达木盆地、三江源、祁连山等地区均有较大影响。“虽然厄尔尼诺现象来势汹汹,2014年、2015年周边降水量明显减少,但青海湖的水位仍然在上升,从1959年的观测记录来看,历史上青海湖最多能维持两年水位连续上升,这和连续多年青海湖附近降水偏多、形成前期效应有关。更主要是,多年来,青海省大力度的生态保护工作,是青海湖水位在厄尔尼诺年也能保持上升的重要原因。”刘彩红说,以前青海湖周边也遇到过降水偏多年,但由于土壤多为干地,水根本存不住,经过沙坡变绿、退牧还草、种草种树、牲畜减畜等一系列工作,现在即使只下一点点雨,也能流到青海湖中,而青海湖的蒸发量在明显减少。
目前,青海湖的水位已经上升至3194.44米,接近历史上的最高点、1995年的3196.55米。
黄河上游来水偏枯三成 不大可能造成下游断流
厄尔尼诺现象对青海最大的影响之一,是黄河上游来水偏枯。
2015年是2003年以来黄河上游来水最枯一年,来水偏枯三成。这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青海高原降水偏少引起,2015年,黄河上游降水量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值偏少13.4%。当年,黄河上游降水量为2003年以来最少一年。
刘彩红介绍,黄河上游来水偏枯,对沿河植被、牧草生长影响较大,也将对黄河下游供水、发电产生影响。
那么持续多年水流潺潺的黄河,会不会再现十几年前的下游断流现象?
对此刘彩红表示,即使2015年黄河上游来水偏枯现象较为严重,但下游不大可能出现断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河下游治理有乱开发、乱建设现象,加之当时气温偏高,降水较少,这是引发断流的两大原因。现在各级政府重视生态,厄尔尼诺现象仅对青海高原形成降水偏少的气候影响,所以下游断流的可能性极低。”刘彩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