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牧厅】聚焦农牧龙头企业:力推农牧业产业化提档升级
近日,记者从省农牧厅了解到:目前,我省市州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94家,其中国家级17家、省级76家。据统计,去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5亿元,辐射带动农户50.9万户,户均增收1300多元;安排就业人员10万多人,发放工资福利总额10.7亿多元。以高原特色、生态绿色为标志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成为我省农牧业经济的生力军。
近年来,我省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标,坚持创新、提升、优化和拓展,采取优化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壮大龙头规模、搭建发展平台等措施,重点扶持培育和农牧业“十大”特色优势产业相对应的龙头企业,推进全省农牧业产业化提档升级,已基本形成了以牛羊肉、绒毛、油菜籽、马铃薯加工为主导,以乳品、青稞、饲料、沙棘、蔬菜加工为骨干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为完善政策措施优环境,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动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财政、税费、信贷、土地等方面支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延伸产业链。
2013年按照农牧业产业化贷款贴息办法,省财政安排财政贴息资金2300万元,拉动了各类社会资金13.01亿元,其中银行贷款5.78亿元、企业资金7.23亿元,放大效应达56.5倍,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地资金支撑。
几年来,全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以提升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化能力为突破口,采取奖励补助和贷款贴息相结合,连续7年安排农牧业产业化扶持资金5000余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引进示范和推广优质品种,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农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使我省农牧业产业化领域涉及到了牛羊肉、绒毛皮、马铃薯等11大类产业。其中地毯业、毛纺织业、牛羊肉加工业、青稞酿酒业、马铃薯加工业及菜籽油加工业等已成为我省农产品加工的主导产业,农畜产品加工率达40.1%。
目前,全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固定资产达60亿多元,其中有40家龙头企业资产超1亿元。龙头企业原料基地面积达437.8万亩、牲畜饲养量271.7万头、禽类饲养量5.1万只。同时,也带动了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
为扩大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全省利用“青洽会”平台,每年招商引资签约资金达10亿元以上,通过会展全面展示了以藏羊地毯、雪域牦牛肉、草地藏羊肉、高寒菜籽油、冷水三文鱼等为主的一批高原特色农产品和农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并展示了我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发展投资机遇,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及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据悉,在8月举行的全国援青合作对接活动上,对口援青的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6省市,长期有合作关系的四川、安徽2省及西藏自治区农口部门分别与我省8个对口援助和合作的市州政府及省农牧厅签订农牧业合作备忘录。我省农牧业相关单位和企业与15个省市企业签约合作项目49个,签约总额达33.8亿元。
为推动重组整合强化产业,我省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要素,先后扶持油菜籽、牛羊肉、乳制品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入股形式进行重组整合,组建了3个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全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ISO、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66家,占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71%;有13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5件商标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2家企业产品获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8家企业的52个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罗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