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山青厅长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8.05.2014  18:08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
全力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刘    山    青
(2010年2月6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部署今年的国土资源工作,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服务和保障能力,全力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开拓创新,主动应对挑战,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以全面落实国家藏区政策为抓手,以开展“双保”行动和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地质工作得到加强,土地管理总体良好,移民安置稳步推进,取得了来之不易、好于预期的新进展、新成效。主要表现在:
  ——青藏专项全面实施,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全力推进青藏专项的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部和省人民政府召开了“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青海片区)工作会议”,  形成了青藏专项(青海片区)总体部署方案及九个整装勘查方案,正式提出“358地质勘查工程”,明确了2008年至2015年我省地质工作的目标任务,国家、省财政、社会资金计划8年投资56亿元,开展地质找矿工作。2009年共投入各类地勘资金7.8亿元,比上年度增长47%。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天峻木里永久冻土带首次成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陆域发现“可燃冰”的国家,该调查成果列入国土资源部2009年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大场金矿经过多年的勘查工作,累计金资源量151吨,有望成为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金矿开发基地。格尔木市尕林格铁矿累计铁矿石资源量1.42亿吨,改变了全省没有亿吨铁矿的历史。新发现大柴旦团鱼山煤矿、沱沱河地区孔莫茸铅锌矿、大通县卡里果玛钨钼矿、都兰县三岔北山多金属矿4处矿产地。
  ——规划编制进展顺利,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取得预期成果。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报国务院审批,西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查,民和、化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其余县(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序推进。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各州(地、市)及重点县的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取得预期成果,全省46个县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基本农田数据库全面建成,西宁、格尔木和德令哈3个城市及135个建制镇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全面建成。全省二次土地调查各类数据汇总已经完成,在规定时间上报全国调查办,上报顺序全国第七,西部第一。目前我省正在进行州(地、市)级和省级成果汇总。经调查,全省耕地面积实有925万亩,比过去增加111万亩,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确保耕地红线奠定了坚实基础。土地登记覆盖面不断扩大,全省国有土地登记发证率已在90%以上,农村土地登记发证率达50%以上。
  ——耕地保护进一步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取得重要进展。200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通过国务院检查组考核,位居全国第十九名,西北五省区第一名。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过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组织的专家审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青海甘河工业园区、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全面完成。我厅会同省发改委、省统计局,对全省2008年度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情况进行了评价考核,海西州、西宁市评定为优秀。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全面运行,实现了土地利用数据实时提取。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工作方案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省财政落实了研究经费。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成效喜人。加大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力度,全省492.07公顷土地实行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占有偿使用土地面积的75.72%,成交价款35.84亿元,占土地总成交价款的95.84%,是近年来招拍挂效果最好的一年。西宁市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招拍挂出让,全年共举行4次拍卖会,拍卖土地1700亩,共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总价达30多亿元,政府收益5.1亿元,创下西宁市有史以来政府土地收益之最。全省矿业权出让成效喜人,全年共举行3次挂牌、拍卖活动,共提供矿权49个,成交36个,成交价款1.5亿元。尤其借助青洽会平台,成功拍卖了31宗探矿权和3宗采矿权,总成交价款1.37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青海藏区政策,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后,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支持,通过项目形式逐项落实国家藏区政策,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很多项目较好地得到落实。争取国家矿山治理项目资金创历史之最,国家批准我省2009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和地质遗迹保护项目11个,下达资金3.288亿元,这是我省历年来争取国家资金最多的一年,是往年同类项目资金的五至六倍。西宁北山危岩体治理取得进展,征收土地2342亩,完成拆迁面积380.55亩。干部队伍培训进展顺利,10名干部到发达地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挂职,  2名干部到国土资源部机关挂职,国土资源部在江苏省苏州市为我省成功举办了32人参加的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培训班。
  (二)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地质工作得到加强。1:5万地质矿产调查完成700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8.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1.2%。突出重点,统一部署,在柴北缘含煤区和祁连含煤区安排煤炭项目11个,在东昆仑和“三江”北段安排了以铁、铜、铅、锌、金为主的勘查项目,确定了8个整装勘查项目,其中省地勘基金出资项目6个,资金6170万元。积极引进省外地勘队伍,组织筛选了11个省地勘基金项目,以优选委托和招投标方式引进了10家较有实力的省外地质勘查单位,为补充和加强我省地勘力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强化地质资料的汇交和二次利用,地质资料汇交与去年同比增长27%,全面完成了地质资料涉密清理和馆藏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基础。深入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初步形成了《关于创新地勘工作体制机制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的若干意见》等9项成果。
  (三)创新机制,加强监管,矿政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研究提出了盐湖资源配置意见。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出台了《青海省木里焦煤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办法》,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合理配置矿产资源奠定了基础。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明确了整合工作中地方政府的责任,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全省29个整合矿区中,26个矿区已完成整合工作。木里煤田聚乎更、江仓矿区及察尔汗盐湖铁路以东矿段整合取得重要进展。开展了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清理,对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间出让的228个探矿权、328个采矿权逐个进行了清理。有序推进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业权核查工作,完成了738个采矿权、60个探矿权的野外实测工作,完成率达100%。加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对321个矿产开发区和地质矿产勘查区开展了69次专项及常规巡查,共发现矿产违法行为53起,及时制止37起,立案查处16起。对4起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案件进行了破坏价值鉴定,出具了鉴定结论,4人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统筹安排,未雨绸缪,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对《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由省人民政府重新下发。完成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突发性地质灾害调(巡)查143次,派出人员446人次。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发布3级地质灾害预报3次。编报地质灾害险情专报17份,调查报告31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灾措施。开展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工作,有106家矿山企业缴存保证金7500万元。16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顺利实施,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19674亩。尖扎坎布拉、久治年保玉则、格尔木昆仑山和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和公园建设工作积极推进,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经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准。
  (五)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耕地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圆满完成了全省810万亩耕地保有量和651万亩基本农田保有量的目标任务。编制完成了《青海省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编制审查和项目决策提供了依据。组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4个,建设规模10694公顷,新增耕地3192.7公顷,总投资达2.7亿元。加快互助县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台子乡东台、东沟乡塘拉滩、红崖子沟乡等3个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基本完工。加强土地执法,开展土地巡查70次,专项巡查2次,发现土地违法行为247起,立案142起,结案134起,拆除建(构)筑物3.2万平方米,没收建(构)筑物200平方米。对11起非法占用耕地和耕地挖砂造成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案件进行了认定,出具了认定结论,12人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建议当地党委、政府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人,落实4人。西宁市对第九次卫片执法检查中发现的9宗违法用地进行了严厉查处,开展了整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
  (六)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确保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落地。从土地预审、建设用地报批等各个环节入手,全力为国家和省扩大内需项目和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西宁曹家堡机场二期建设克服了征地拆迁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如期完成了征地拆迁丈量登记工作,共征占用土地近3000亩,涉及农户1580户6946人。提前介入国家重点项目兰新铁路二线(青海段)前期工作,拟定了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发布了禁止“三抢”行为公告,工作走在了甘、新二省(区)的前面。制定了湟源至西海一级公路等交通项目的征地补偿方案,确保了公路建设顺利进行。主动到相关部门了解项目情况,为项目选址、用地规模、审批程序等提供咨询,通过用地预审核减不合理用地318.9公顷。全年批准建设项目用地2444.67公顷,已供应建设用地1523.06公顷,其中,以划拨方式供地873.2公顷,以有偿方式供地649.86公顷,实现有偿收入及租金37.54亿元。
  (七)确保群众利益,确保电站建设,稳步推进移民安置工作。全年共完成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后期扶持投资3.5亿元,完成土地丈量登记1.03万亩。接待来信来访32件(次)88人,有效处理24件(次),上访率同比下降68%。积极推进水库移民工作,拉西瓦、炳灵水电站蓄水发电,羊曲、石头峡水电站开展了实物调查,全面完成了炳灵、大河家水电站征地和实物调查工作。着力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遗留问题,筹措资金1600万元,修建了唐尕洛、加让提灌站等一批水利设施,改变了夏藏滩移民安置区五年来未开展生产的状况,耕种面积达到2070.48亩,植树造林成活率达到80%以上。认真落实后期扶持政策。分解落实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移民51832人,拨付直补资金3109.92万元。
  此外,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党风廉政和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廉政教育、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测绘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完成了电子政务平台及应用系统研发工作,在门户网站上增设了政务公开栏目,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提前全面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任务,共签约39个项目,总金额5.47亿元,到位资金4.01亿元。人事工作加大了干部调整力度,加强了干部培训。财务工作加大了资金争取力度,加强了收支管理。机关党委、  老干部和工会工作有了新起色。省国土资源博物馆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感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归功于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和正确领导,归功于各州县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归功于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开拓创新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厅党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外部环境对地质工作的干扰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地质勘查的严重问题。由于草原补偿、牧区的宗教“神山”以及边远地区社会治安等问题,造成省地勘基金及国家资金安排的部分项目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有些项目撤项或终止。二是在土地管理中未批先用,边批边用的现象依然突出。三是移民安置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移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越来越高,个别地区“三抢”现象严重,给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造成较大困难。四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服务发展和政策研究方面还需要狠下功夫。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当前形势下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资源保障的任务更加迫切。目前,我省已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矿产资源勘探的大突破带动项目建设的大发展,这需要我们在地质找矿方面下更大的气力,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资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二是土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今年我省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在10%以上,随着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我省耕地保护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国土资源监管和改革的压力更加凸显。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国土资源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深化改革、坚持公平、维护权益的期待更加急迫,对土地、矿产领域腐败案件频发反应强烈,需要我们进一步规范土地和矿业权市场建设,真正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同时,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青藏专项进入加快实施阶段,有利于我们抓住国家实施地质保障工程的历史机遇,努力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二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经过十年的基础上向纵深推进,国家支持青海藏区政策较好地得到落实,土地管理、矿产勘查、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项目有序开展,为我们继续做好国土资源工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三是中央前不久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推动青海等四省藏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作出了统筹安排,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落实省委提出的“四个发展”,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既要看到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又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看到发展的希望,努力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做好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加强地质找矿,积极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努力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为推动青海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做出应有的贡献。重点要抓好七方面的工作:
  (一)以加大地质找矿力度为突破,为“358”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强卫书记指出:“要加大地质工作力度,创新机制体制,一方面要调动国有地勘单位作为地质找矿主体力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社会力量开展商业勘查。”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青藏专项的历史机遇,围绕我省开展的“358地质勘查工程”,进一步明确目标,做好工作部署,抓好项目实施,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时至今年,“358地质勘查工程”已历时三年,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任务时间紧迫。我们要加快勘查进度,缩短勘查周期,特别要瞄准大型、特大型矿产地,集中精力,集中人力,集中财力,集中投放,真正实现“大投入、大产出、大收获”,力争到年底提交10处可供开发的大中型矿产地,新增煤炭2亿吨、铁矿石0.6亿吨、铜铅锌300万吨、金100吨,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覆盖率提高到13%。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上述目标实现。一是加大地勘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地质矿产保障工程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统筹地方和社会资金,加大地勘投入。力争2010年投入资金1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3亿元,省地勘基金3亿元,海西州财政2亿元,大企业等社会资金2亿元。二是积极引进省外地勘队伍。在充分发挥省内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引进技术力量强、装备精良、信誉好的省外地勘队伍参与我省地勘工作,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促进地勘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要拿出一批地勘项目,通过招标方式引进省外地勘队伍。三是开展大比例尺航空磁测工作。在祁漫塔格地区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1:5万航空磁测工作,加大异常查证力度,加快找矿进度。四是推进整装勘查。按照统筹规划、统一部署,面上展开、点上突破的思路,瞄准大型-特大型矿集区,集中资金和力量,开展整装勘查,加快勘查工作进程,大幅增加探明资源储量,引导矿业开发,形成新的资源开发基地。
  (二)以加快优势矿产资源开发为契机,加速延长资源产业链,促进矿产资源循环利用。
  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力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推进资源集约开发、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增强竞争能力。”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加速推进特色资源综合开发、集约开发、系列开发,实现阶梯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一是进一步推进资源整合工作。资源整合是确保矿山大型化、基地化、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今年整合的重点矿区是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矿区;一个矿段同时设有不同主体采矿权和探矿权的矿区;重要交通沿线、主要河道及名胜风景区附近可视范围内的砂石粘土开采区;同一矿区设置多个探矿权或探矿权布局明显不合理影响整装勘查开发的勘查区。特别要加强曲麻莱县大场、都兰县五龙沟、沟里等整装勘查区内矿业权整合。二是加快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矿产资源开发新格局。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基本取向的前提下,把矿产资源优先配置给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能就地进行转化和深加工的企业。今年对已经完成勘查工作的曲麻莱大场金矿、木里煤田(三井田、四井田、二露天、弧山一井田)、瓦勒根金矿、格尔木四头羊-牛苦头铁多金属矿、上庄磷矿、纳日贡玛铜钼矿等尽快转入开发。三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综合监管,以科学规划指导全省矿产资源开发,依法确保矿产资源科学合理开采,避免乱采滥挖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发生。规范矿政管理行为,严格有关证照审批条件,规范审批程序,依法审批,依法行政,建立和完善维护矿业秩序长效机制,提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全面加强矿业开发秩序管理,切实提高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水平。要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实现我省特色资源和东部强势企业、优势资本、先进技术的对接,深入研究资源的组合与配置、产业链的形成与衔接、产业集群的培育与扩展等重点问题,延长产业链条。四是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规范探矿权、采矿权招拍挂工作,今年继续拿出一批矿业权在“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集中进行招拍挂,使矿业权市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有机结合,同时,进一步规范州、县政府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招商引资工作。五是夯实矿产资源管理基础。完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业权核查工作,加快矿产资源储量利用调查工作,为矿产资源科学合理管理奠定基础,增强后劲。
  (三)以积极保障用地为手段,为国家和省重点项目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加快规划修编,保证重点项目依法合规用地。将规划管理融入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重点做好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实施工作,督促和指导完成西宁、海东、海西及所属县(区、市)和海北、海南、黄南部分(区、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西宁、海西、海北、海东、海南及所属部分重点县(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全力为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我们要千方百计扩展建设用地空间,千方百计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千方百计提高审批效率,千方百计保证项目落地。在用地计划上实行“四倾斜一控制”,区域上向西宁、海东、海西倾斜;产业上向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科教文卫等民生工程倾斜;项目上向国家和省以上重点工程倾斜;导向上向节约集约、土地利用水平高的地区和项目倾斜;严格控制“二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用地。特别是要做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格敦铁路、“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和湟水北干渠工程、高速公路,新建750kv、330kv输电线路工程、光伏电站、水电站等重点项目的用地保服务工作。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开展“提高报件质量、保障项目用地年”活动,指导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和用地单位提高报件质量,改进办件流程,进一步精简审批资料,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实现审批提速。对季节性强、开工时间紧而一时完不成审批手续的,依法办理先行用地手续,确保建设项目及时落地。
  (四)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为核心,全面加强土地管理工作。
  一是落实好耕地保护目标。充分利用“二调”成果,对条件具备的地区研究建立本辖区土地利用“一张图”管理的方式。会同省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新增建设用地  “批、供、用、补、查”的专项检查,及时纠正整改发现的问题。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动态监管系统,随时掌握和了解各地基本农田的动态变化情况,实施监管。将土地管理的各项监管措施和专项检查与各地责任目标的考核挂钩,确保全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目标实现。今年要突出抓好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整理耕地60多万亩,新增耕地20万亩,省、州、县要尽快组建领导机构和组织实施机构,加强制度建设,项目区所在县要以“二调”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做好土地清查,拟定详细的土地权属调查方案,全面开展规划设计,在今年5月份完成公伯峡北岸项目区、清水河灌区的规划设计及审查,确保6月份两个项目区开工建设。
  三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会同省发改委、省统计局做好对各州(地、市)政府2009年度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评价考核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利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土地核验制度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平台两个抓手,建立健全“按标准供地—合同管理—绩效评估”的全过程监管机制,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招拍挂程序,确保土地使用权出让、评估依法按程序运作。启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试点工作,探索国有未利用地集约利用的新路子。
  四是全面完成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耕地、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数据是二次调查的三项关键数据,这三项数据必须核准、上图、落地。完成州级和省级成果汇总,在全面完成统一时点的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和基本农田建库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二调”成果应用和共享。对各地数据进行全面核查,确保“二调”最终成果的真实性、权威性,报经政府批准后适时向社会公布。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完善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和公开查询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集体土地登记覆盖面。
  五是建立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构建土地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土地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问责机制,在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广泛沟通的基础上,请示省政府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的通知》。
  (五)以查处未批先建、无证开采为重点,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案件查处责任。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案件查处负总责。对非法占地、非法转让、非法批地和无证开采、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违法审批发证等违法行为,及时立案查处,逐级上报。对依法应当提出行政处分建议、移送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坚决依法办理,并跟踪、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反馈落实情况。二是强化预防机制。全面实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做到对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指导基层加大巡查力度,合理划分全面巡查和重点巡查区域,推进执法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违法行为举报信件、举报电话的作用,扩大违法案件线索来源,拓宽社会监督渠道。三是认真开展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今年卫片监测将实现全省覆盖,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对遥感监测发现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处理到位。四是认真贯彻落实《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15号令)。今年将严格依据15号令实施问责,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15号令,把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作为宣传的重点。全省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违法责任人,及时提出处分建议,及时移送,做到既处理事,又处理人。
  (六)以保障民生完善公共服务为切入点,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地质灾害防治和移民安置工作。
  一是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维护被征地农牧民利益。4月初发布实施征地区片地价和统一年产值标准,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补偿,协助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二是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今年是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力度最大的一年,投入的资金多,达3.28亿元;治理的面积广,达6万亩;涉及的区域广,三江源、北祁连和环青海湖地区都安排有项目。我们一定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突出抓好项目招投标、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资金拨付、质量验收等环节,确保项目质量,确保资金安全,确保干部安全。实施好格尔木昆仑山、贵德、互助北山、久治年保玉则、尖扎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做好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论证工作。三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争以省政府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加快“十有县”建设和应急能力建设,继续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调查、巡查及汛期气象预警工作。四是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加快羊曲、大河家、石头峡等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规划的审查工作。基本完成羊曲水电站实物调查,完成羊曲、大河家水电站施工区征地工作,确保羊曲、大河家电站开工建设。紧紧围绕积石峡水电站今年蓄水发电这个中心,督促完成库区淹没线下和安置区征地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各库区遗留问题的解决。五是推进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社会化应用。充分应用第二次土地调查、矿业权核查、储量评审和基础测绘成果,继续开展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打造统一、全面、高效、便捷的国土资源政务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省、州、县三级联网,实现公文网上传输、网上审批和网上招拍挂。
  (七)以改进作风、增强执行力为目标,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努力培育恪尽职守、勇于进取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在主动谋划、改革创新上多下功夫,在强化服务、优化效能上下多下功夫,在攻坚克难、解决问题上多下功夫,进一步增强行政执行力,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刚性机制,进一步推进权力阳光运行,把干部的用权行为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以公开促公正、促廉洁。三是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不仅是个人进步的阶梯,而且是集体进步的动力。国土资源系统干部大都能认真负责,业务工作抓的很紧,但学习调研不够、开拓创新不够,要善于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干部要争当学习型干部,领导要争当学习型领导,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形象,努力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国土资源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鼓足干劲,开拓进取,为推动我省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春节就要到了,借此机会,我代表厅党委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国土资源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进步、家庭幸福!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
我省完成千余名省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数据录入工作
  为切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年度集中录入水利厅
省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王建军刘宁出席 尹稚作报告
  4月24日,省委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水利厅
全国首个中微子望远镜将落户我省
  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全国首个中微子望远镜将落户水利厅